人机共生创作

搜索文档
凝聚共识,贡献智慧,2025北京文化论坛聚焦“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3 12:34
论坛背景与核心议题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聚焦"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主题 汇聚18个国家地区150余位文化科技界嘉宾探讨文艺新趋势及文化原创力内涵 [1] - 论坛涵盖文化软实力 数字文明新秩序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 人机共生创作等多元议题 包含科技传承传统文化及人工智能文化使命的实践与思考 [2] 科技对文化原创力的作用机制 - 科技通过科学思维 技术工具 科创机制三个层次促进文化原创力提升 [5] - 数字化与智能化解除思维约束 形成"大场景时代" 数字化潮流更新人的文化身份 改变世界文化地理格局 在数字创生 数字原生 数字孪生三维度开辟创造力新空间 [15] 人机共生创作的前沿观点 - 原创力本质从"人类独自成果"转变为"人机协作关系" 原创不再是结果而是路径 不再是少数天才特权而是全民可参与过程 [5] - 人工智能非艺术终结者 而是开启平行宇宙般创作维度 人类需与机器共同编织新美学语言并重构AI艺术叙事体系 [5] - AI成形快但不一定新 不能替代人类创作 作品成败取决于作家生命状态及对生活的深度感知 [9][11] 艺术家使命与创作本质 - 艺术家需在智能化 自动化 虚拟化社会中保持人类感性活力与精神自主 将科技转化为人类智识和世界经验 [7] - 原创力源于内心原动力 与学历头衔无关 创作需坚持真实与真诚 才能产生有生命力经久不衰的作品 [7][9] 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宏观愿景 - 科技是驱动文化创新的超强引擎和文艺创造丰沃土壤 深刻重塑创作格局与境界 [9] - 北京正形成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科技文化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走廊——世界第四大"全球创新圈" 目标成为全球AI研发应用高地及国家代表性AI文化新高地 [9] - 中国持续研发核心技术 在全球文化价值链攀登 国际文化贸易主张发展 共享 创新三大原则 发挥正能量 [15] 人文思想的重构方向 - 新人文思想需抛弃"人类神圣化"基石 强化群体利益尊重同时肯定个体价值尊严 必须顺应科技最新进展 并普适于人类与AI文明共生场景 [13] - 现代人文思想因农业科技初萌建立 又因科技爆炸解构 需建立适应科技发展的新人文体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