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经济

搜索文档
做活亲水文章带来的启示(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25 21:50
亲水经济消费潜力 - 亲水需求带动大市场 包括水上运动装备购置如泳衣泳镜 充气桨板 救生衣 防水袋 以及水上休闲服务如租船 旅拍 零食消费 并延伸至周边餐饮购物住宿等长链条消费场景[1] - 差异化消费场景持续涌现 带动服务消费市场供销两旺 例如浙江临海香年溪串联6个村 溪上堰坝吸引游客消暑纳凉 溪畔夜市吸引140多位主理人洽谈合作[1] - 江西南昌免费开放赣江两滩七湾 通过引入水上运动基地和慢行绿道 将观光带升级为活力带 消除野泳安全隐患的同时激活消费潜力[1]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水质改善直接推动水上运动普及 上海杨浦纬五河经系统性修复后自净能力显著提升 带动河边体育培训机构数量增加 亲子皮划艇课程经常报满[2] - 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湖北丹江口市守护水源吸引饮料企业投资建厂 今年以来饮用水平均日销量超1万吨[2] - 保护生态环境等同于保护自然资本与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绿水变活水的实践表明生态效益可持续释放绿色红利[2] 公共服务精细化升级 - 滨水空间管理注重细节优化 包括布设直饮水 自动售货机 储物设施 骑行道减速带 以及融合问询与医疗急救功能的驿站[3] - 广东广州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专门设计80米遛鸟廊道 满足养鸟爱好者需求并获得居民好评[3] - 上海普陀区在苏州河沿线建设景观步道 亲水平台和苏河驿站 实现南岸步行 北岸跑步 水上划船的多功能场景[3]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 湖北武汉修建100多公里东湖绿道 坚持水岸同治并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使山水休闲成为市民生活组成部分[3] - 加强河湖水域空间保护助力人居环境改善 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持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3] - 城水相融与人水相亲体现滨水公共空间建设成效 为城市治理提供借鉴[4]
这个夏天,南昌的“海”火了
新华网· 2025-08-25 01:40
今夏,南昌的"海"火了。 这座距大海数百公里的内陆城市,在赣江开辟出的"两滩七湾"天然泳场,每日人流量堪比"同时开9 场万人演唱会"。 一边是群众强烈的亲水需求,一边是防溺水的巨大压力,这道难题困扰许多城市。南昌没有选 择"一堵了之",而是探索"疏堵结合",将天然泳场建设纳入2025年全市十大民生实事,主动破题。 近三年,从万人激情夜跑、八一广场常态化升旗再到大型演唱会轮番上演……南昌之所以频频"破 圈",正源于其"民呼我应"主动作为,勇于打破"不做不错"的避责思维,敢于"自找麻烦"实干担当。 从"治水"到"亲水" 2200多年前,西汉大将灌婴挥师南下,在赣江之滨筑城,南昌由此而生。一江一城,命运相 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描绘南昌的绝美词章,传唱千年。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秋水"几近干涸。 枯水时节,赣江南昌段水位持续走低,河床大面积裸露,行人几乎可以踏着龟裂的河床直穿对岸。 更让人揪心的是,持续的低水位直接威胁上百万市民的饮水安全,沿岸百万亩农田"干渴难耐"。 种粮大户凌继河对2022年大旱至今心有余悸。他承包的两万多亩耕地,面临绝收风险,"到处打电 话求水,根本无水可调,最后只能自 ...
新兴水上运动破圈,“亲水经济”打开夏日新商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5 06:00
水上轻运动消费热潮 - 桨板、皮划艇、背包船等水上轻运动成为北京市民消暑新宠,带动装备销量激增和露营地客流量增长 [1] - 这波消费热潮反映市民对"亲水"体验需求爆发式增长,折射消费升级向个性化、场景化发展的新趋势 [1] - 业内专家预计将带来数亿元市场体量的"亲水消费" [1] 装备消费市场表现 - 迪卡侬推出桨板日租服务,价格99元/天,3人皮划艇149元/天,包含全套装备 [3] - 山姆会员店上新充气桨板,水上运动装备被摆放在零售超市显眼位置 [5] - 拼多多数据显示2025年夏季桨板类产品搜索量同比飙升190%,皮划艇购买用户数同比增长40% [5] 线下消费场景 - 龙潭中湖露营基地"夜光果冻船"体验价499元/两小时,需提前三天预约 [6] - 多布亮马河城市水上营地晚6-9点客流比白天多一倍,每晚接待五六十人 [6] - 朝阳区陈庄村露营基地水上运动周末接待104组游客,两天收入近2万元 [8] 行业发展趋势 - 亲水经济从游泳馆、水上乐园升级为桨板运动等多元化消费场景 [10] - 北京市场机遇在于差异化经营,建议结合不同水域特点打造细分化、特色化场景 [10] - 新兴水上项目应成为连接消费生态的纽带,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文创等消费 [10]
“火热赛事+装备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 夏日清凉释放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24 08:28
水上运动行业概况 - 水上运动带动"亲水经济"在多地持续升温,涵盖赛事、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1] - 我国冲浪、桨板项目消费人群超过100万,整体消费规模超过10亿元 [17] - 长三角地区在水上装备出口中占据较大比重,已形成区域集聚效应 [19] 水上运动赛事发展 - 南浔古镇连续7年举办桨板公开赛,2025年将吸引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选手参赛 [3][5] - 浙江省夏季每周举办近20场水上赛事,整个夏季将开展200多场水上活动 [8] - 赛事活动带动装备展示,成为新品首秀场,包括折叠艇、背包艇、水上自行车等 [8] 水上装备制造创新 - 富阳某企业赛艇产品占据全球超16%市场份额,远销欧美、澳大利亚等地 [8] - 企业研发耗时3年的钢模技术可实现赛艇一次成型,模具寿命达1万艘以上 [9] - 采用航空航天工艺技术,首创一次成型技术并拥有排水系统发明专利 [10] - 新材料应用取得突破,使用碳纤维预浸料提升产品性能 [9][10] - 创新产品设计推出"赛板",结合桨板与赛艇功能并实现便捷收纳 [12] 亲水业态拓展 - 云南抚仙湖发展帆船运动,帆船数量增至近120条,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13] - 抚仙湖凭借每年近300天风天的自然条件,形成稳定的帆船旅游产业 [13] - 成都城市水上公园提供电动冲浪板、皮划艇等多样化项目,满足市民亲水需求 [15]
一块板撬动10亿市场!“亲水经济”爆火玩出夏日新热度
环球网· 2025-06-24 06:22
水上运动赛事带动经济活力 - 南浔古镇连续7年举办桨板公开赛,今年吸引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选手参赛,为古镇带来夏日新活力 [1] - 浙江省夏季将密集开展200多场水上活动,每周举办近20场水上赛事 [3] - 国际冲浪协会冠军评价南浔水域风景优美、水质良好,赛事吸引家庭参与并展示多种新型水上装备 [3] 水上装备制造业发展 - 浙江富阳、淳安地区的皮划艇和赛艇产量占全国60%以上份额,产业链配套完善,产品向高端化发展且价格逐步下降 [5] - 杭州富阳某企业赛艇产品占据全球16%市场份额,采用航空航天工艺技术,首创一次成型技术和排水系统发明专利 [5][7] - 企业研发钢模技术可使模具寿命达1万艘以上,远超传统复合材料的200艘上限,并应用碳纤维预浸料等新材料提升产品性能 [5][7] 产品创新与设计突破 - 企业推出"赛板"创新产品,结合桨板与赛艇功能,配备可拆卸桨架和滑轨系统,便于收纳携带 [9] - 从木质艇转型至碳纤维材料,通过结构突破实现轻量化,与国际一流产品竞争 [7][9] 亲水业态与区域发展 - 云南抚仙湖依托300天/年的稳定风力发展帆船旅游产业,形成高原内陆湖泊特色水上运动生态 [11] - 成都城市水上公园提供无动力水翼板等设施,满足市民近郊亲水需求 [11][13] - 全国冲浪、桨板消费人群超100万,消费规模突破10亿元 [13]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长三角地区形成水上装备制造集群,出口比重显著提升,技术突破增强国际话语权 [15] - 专家建议推动国内水上运动双循环发展,科学开放更多水域资源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