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式创新

搜索文档
从世界工厂到科创中心 折射深圳创新“三级跃迁”
证券时报· 2025-08-25 18:21
深圳创新历程与产业跃迁 - 深圳创新体系经历45年发展 从低端制造演进至多产业共生的创新雨林生态 当前以平均每天约580件专利授权量体现创新速度 [2][11] 产业跃迁第一阶段:要素集聚(1979-1990年代) - 通过三来一补模式奠定工业基础 1994年三来一补企业数量占广东省三分之一 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48% 出口总额和就业人数均占40%左右 [3][4] - 中集集团1980年引进丹麦技术生产标准集装箱 1996年成为全球集装箱产量第一企业 打破日韩垄断 [4][5] 产业跃迁第二阶段:链式突破(1980年代末-2000年代) - 实施外引内联策略 吸引中航技 中电等央企入驻 建立纺织服装和电子配件为主的轻工业体系 [6] - 企业纵向深耕实现国产替代 中金岭南开发陶瓷过滤机价格仅为进口设备八分之一 性能实现超越 [7] - 横向拓展产业链 中集集团从集装箱延伸至商用车 船舶 海上平台等30余项明星产品 中金岭南从铅锌铜拓展至金银镓锗等稀有金属 [8] 产业跃迁第三阶段:生态创新(当前阶段) - 形成创新雨林生态 华为鸿蒙系统研发投入超数百亿元 代码量达1.3亿行 已开发矿鸿 电鸿等行业定制系统 [10] - 政府打造低空经济第一城 2024-2026年建设方案支持全球低空经济发展 同步推进汽车城 超充之城等多元生态建设 [11] - 企业通过资本纽带构建技术生态 云天励飞投资岍丞技术 智慧互通等产业链企业 推动AI芯片在智能穿戴 交通领域应用 [10] 创新成果与产业影响 - 优必选天工机器人2025年以21.5秒成绩获得人形机器人百米短跑金牌 体现全自主导航系统技术突破 [2] - 2025年前5个月深圳专利授权量达87,152件 创新体系从世界工厂向科创中心转型 为全球提供创新发展样本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