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增值

搜索文档
小黄瓜大产业,曲堤黄瓜“串”起亿元产业链
齐鲁晚报· 2025-09-25 22:16
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黄瓜种植基地",曲堤街道目前已拥有黄瓜大棚约3万个,种植面积达6万亩,带动瓜农 1万户、从业人员超3万人。曲堤黄瓜销往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的50多个城市,市场蔬菜年交易量达 11亿斤,成交额超过17亿元,全街道菜农存款额超过30亿元。曲堤黄瓜也成为济南农业的金字招牌,先后获 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绿博会"金奖"、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荣 誉,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认定,"曲堤黄瓜"品牌已价值达16.26亿元;曲堤黄瓜市场也被评为"全国商品 交易市场服务标准化示范市场",并成功入选第十三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通讯员冯杰刘静宇 9月23日上午,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传好味知济"为主题的济阳区第八届农民丰收节暨第十四届曲 堤黄瓜文化旅游节活动在曲堤街道闻韶广场盛大开幕。活动以宣传片《曲堤黄瓜"青"尽全力》拉开帷 幕,活动中进行了"好味知济"品牌授权仪式,并向获得"曲堤黄瓜种植能手""乡村振兴示范单位和文明诚信 客户代表""品牌营销突出贡献奖"等奖项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颁奖和表彰。 "农业+文旅"也在曲堤落地生根,焕发新机。曲堤街道积极探索"农业+文 ...
从头到尾全有用,阳信牛产业“超级牛”
齐鲁晚报· 2025-05-29 03:26
肉牛全产业链发展 - 阳信县形成从肉牛养殖到牛肉加工、牛皮制品、牛骨雕刻、牛毛制笔的全产业链,实现牛的价值最大化[2] - 亿利源牧场通过5G数字化技术实现规模化养殖,5人可管理5000多头牛,牛肉产品可溯源[3][4] - 华阳集团年加工牛皮100万张,年产值6亿元,产品包括军靴、高端皮具等[4][5] - 牛骨雕刻艺术品价值从每斤7-8元提升至数千至数万元,作品如《万里长城》耗时8个月完成[8][9] - 牛毛被加工成牛毫毛笔,需经过十余道工序,成为书画收藏品[6] 5G智慧养殖技术 - 亿利源5G数字化牧场通过电子耳标和数字平台实时监控牛的健康状况和环境参数[4] - 饲料配比和投放实现自动化,精准满足不同生长阶段需求[4] - 与传统养殖相比,人力效率大幅提升,从一人养十头牛发展到五人养五千头牛[3][4] 牛皮加工产业升级 - 华阳集团采用植物鞣制工艺替代传统化学染料,实现环保生产[5] - 通过物联网监测每张牛皮的pH值、湿度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高端标准[5] - 单张牛皮价值提升超10倍,从原材料到高端皮革制品[5] - 建立废水循环利用和固废资源化系统,形成"牛皮加工-有机肥-农田"闭环[6] 牛骨雕刻工艺创新 - 寰宇盛大公司开发牛骨雕刻技术,作品如《松鹤延年》展现高超工艺[8] - 牛骨需经过蒸煮脱脂、切割塑形等十余道工序才能成为艺术品[8] - 全国仅有三四家企业从事牛骨雕刻,该公司在长江以北是独一家[9] 牛粪资源化利用 - 山东第一牛生物肥科技公司专注牛粪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10] - 牛粪经过高温好氧发酵15天,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10] - 有机肥应用减少农业废弃物污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