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反哺治沙

搜索文档
在沙海扎根 为家乡添绿(我的家乡我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41
仲麟(左二)在教志愿者管护树苗。 本报记者 赵帅杰摄 核心阅读 "请到民勤种棵树",是仲麟去年发起的志愿活动,累计带动4.1万余人次参与,在4500亩荒漠上栽种沙 生植物152万棵。这名甘肃民勤县的95后大学生上大二时便踏上治沙造林之路,努力通过电商带货筹集 资金,用短视频宣传带动更多人参与。在仲麟看来,治沙不能等,"总要有人去做"。 在甘肃武威民勤县,27岁的仲麟名气不小。要是想找他,发微信、打电话时常行不通,但去沙漠里,找 到他的概率更高。 仲麟高个子、短头发、皮肤黝黑。走起路来,步幅小、频率快,身体不自觉地往前倾,这是常年在沙漠 行走养成的习惯。一年里,将近2/3的时间,他都吃住在沙漠里。 在沙漠里干什么?治沙造林。从2022年开始,仲麟和伙伴们坚持了3年多。去年以来,他又发起"请到民 勤种棵树"志愿活动,带动4.1万余人次参与,在4500亩荒漠上栽种沙生植物152万棵。 "总要有人去做,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 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环抱,荒漠化面积一度超过90%。仲麟就出生在县 城东北边的西渠镇丰政村。春季遮天蔽日的沙尘暴,是他童年最深的记忆。 除了沙子,仲麟熟悉的还有蜜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