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博士

搜索文档
全球博士生过剩
第一财经· 2025-07-06 06:35
博士生数量增长与就业挑战 - 全球博士毕业生数量稳步增长,中国和印度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2013年至2023年博士生人数从约30万人增加到60多万人,翻了一番 [1] - 推动增长的因素包括拥有学士和硕士学位人数增加,以及期望高等教育带来更好经济回报 [2] - 学术界就业岗位数量未跟上博士毕业生增长,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非学术工作日益成为博士生的常态 [3] 博士就业现状与问题 - 英国4500多名博士毕业生中,超过三分之二在学术界以外就业,部分从事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工作 [3] - 博士学历薪资不一定高于硕士学历,部分毕业生认为学历过高但未得到应有重视 [4] 产业博士培养模式探索 - 教育界呼吁重新审视博士培养导向,建议增加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博士生规模,以产业界需求为导向 [4] - 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已开始改革,推出"产业博士"模式,让学生与企业合作完成研究 [4] - 中国多个领域已开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如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面向创新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培养博士 [4] - 计算机领域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数据库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博士毕业生优先获得对口企业工作机会 [5] 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企业呼吁与高校院所构建多主体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加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5] -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是就业市场所看重的关键素质 [5]
全球博士生过剩,业界呼吁培养“产业博士”
第一财经· 2025-07-05 12:01
博士培养现状与挑战 - 全球博士毕业生数量稳步增长 在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呈爆发式增长 中国2013年至2023年博士生人数翻番 从约30万人增加到60多万人 [1] - 学术界就业岗位数量未跟上博士毕业生增长 非学术工作日益成为博士生的常态 英国4500多名博士毕业生中超过三分之二在学术界以外就业 [3] - 许多博士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工作 学历与薪资不匹配现象普遍 [3] 博士培养改革方向 - 业内呼吁推出"产业博士"替代选择 让博士生与企业合作完成面向实际产业需求的研究 [1] - 日本 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已开始改革 博士生在研究期间接受培训和带薪实习 [4] - 中国多个领域开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如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面向创新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培养人才 [4] 校企联合培养实践 - 计算机领域本土企业与复旦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数据库领域科技创新人才 毕业生优先获得对口企业工作机会 [4] - 企业负责人呼吁构建多主体协同创新联合体 加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5] - 建议调整评价机制 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为衡量标准 而非论文数量或影响因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