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生态

搜索文档
全球AI云战场开打:微软云、AWS 向左,谷歌、阿里云向右
雷峰网· 2025-09-20 11:01
AI云行业竞争格局 - AI云成为云计算赛道新一轮入场券 决定厂商能否摆脱价格战泥潭和重建护城河 [2] - 全球范围内仅存四朵超级AI云:美国AWS、微软、谷歌以及中国阿里云 [2][11] AI云核心评判标准 - 模型调用量体现市场接受度但不足以定义超级AI云 需通过四大硬核能力评估 [6] - 千亿级年度基础设施投入是基础门槛 谷歌850亿美元/微软800亿美元/AWS超1000亿美元资本开支计划 [6] - 百万级计算集群与云计算调度能力决定产业级大模型承载水平 [8] - 跨场景跨行业的顶级大模型能力需兼顾精准性与创造性 [9] - AI芯片自主布局对算力扩展和成本控制具有战略意义 尤其针对中国厂商 [10] 厂商能力对比分析 - 百度全栈能力突出但财力受限 2024年81亿资本开支仅为阿里767亿的10% 2025年300-500亿仍落后 [10] - 火山引擎资本充足 2024年800亿/2025年1500-1600亿开支 但算力调度技术积累存在短板 [10] - 全球仅四家具备全能力:微软/亚马逊/谷歌/阿里 [11] 两种发展模式对比 云+生态模式(AWS/微软) - 提供基础设施+开放外部模型合作 降低研发投入风险并增强平台吸引力 [15] - AWS通过SageMaker/Bedrock接入OpenAI/Anthropic/阿里Qwen3/DeepSeek等多模型 [14] - 微软依赖OpenAI合作 Azure年收入超750亿美元且增长34% 但面临合作方分流风险 [17] - OpenAI迁移部分训练至Google Cloud/Oracle 分成比例从20%降至8% [17] - 微软引入Meta/Mistral等多模型以减少技术依赖 [18] 全栈自研模式(谷歌/阿里) - 芯片-算力-模型全链路自研 实现技术协同与战略自主 [19] - 盈利空间更高无需分账 谷歌云AI收入达数十亿美元且订单积压1060亿美元 [20] - 谷歌TPU芯片与PaLM模型深度适配 阿里自研芯片与通义千问高度优化 [19][24] - 阿里云凭借双十一极端场景淬炼的算力调度体系 中国AI市场占比35.8%位居第一 [23] - 阿里三年投入3800亿建设基础设施 2025年Q2资本开支同比激增220% [24] - 通义千问开源模型衍生数量突破17万 形成全球最大AI模型社区 [24] 中国厂商特殊挑战 - 高端GPU供应受限倒逼自主芯片研发 阿里自研芯片已落地 [10][24] - 中国互联网场景复杂度全球独有 为算力调度体系提供极端测试环境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