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豁免

搜索文档
从威胁起诉到名单曝光 特朗普对美联储“双线施压”
央视新闻· 2025-08-14 04:56
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施压行动 - 特朗普计划提前任命美联储新任主席,并考虑就美联储总部翻修成本从19亿美元暴涨至25亿美元的问题对现任主席鲍威尔提起诉讼,指控其"管理不善"和"极度无能" [1] - 特朗普的真正目标并非追回建设成本,而是借此放大舆论压力,寻找迫使鲍威尔提前下台的理由,以便任命更符合其经济与货币政策理念的人选 [4] - 特朗普批评鲍威尔在降息问题上顽固不化,与其经济政策理念存在分歧 [6] 特朗普起诉鲍威尔面临的法律障碍 - 主权豁免原则可能使法院以豁免为由直接驳回案件,如果鲍威尔的行为被认定是履职范围内的公务行为 [7] - 特朗普作为总统可能缺乏诉讼资格,因为其在工程预算上的不满多属政策分歧,而非个人财产或法律权益的直接受损 [7] - 法院可能以"政治问题"为由拒绝介入,认为特朗普与美联储的摩擦属于行政机关之间的权力冲突,不适合司法介入 [7] 美联储新任主席候选名单 - 特朗普政府正在拓展鲍威尔接班人的人选范围,候选者名单已由最初4人扩大到了11人,其中8位被列为核心人选 [12][13] - 热门候选人包括现任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凯文·哈塞特、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等 [14] - 名单传递出政治忠诚与政策导向并重、保留过渡选项、平衡市场安抚与未来掌控的信号 [17][18] 特朗普的双线施压策略 - 特朗普一手用法律和舆论削弱鲍威尔的正当性,一手放出潜在人选引导市场预期 [18] - 这是一次既瞄准货币政策未来走向、又服务于政治权力布局的行动 [18] - 鲍威尔能否挺到2026年任期结束,不仅取决于经济数据,还取决于这场政治攻防的强度与耐力 [18]
北美观察丨从威胁起诉到名单曝光 特朗普对美联储“双线施压”
搜狐财经· 2025-08-14 04:49
核心观点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采取法律威胁和舆论施压 旨在推动其提前卸任 以便任命更符合自身政策理念的新主席 同时公布了一份潜在候选人名单 显示出政治与货币政策双重考量 [1][5][18] 事件背景 - 特朗普指控美联储总部翻修预算从19亿美元暴涨至25亿美元 管理不善且可能存在舞弊现象 [1] - 特朗普考虑就装修成本飙升问题对鲍威尔提起诉讼 此举在美国总统与美联储主席关系史上极为罕见 [1][3] 政治动机 - 特朗普的真正目标并非追回建设成本 而是借此放大舆论压力 寻找迫使鲍威尔提前下台的理由 [5] - 鲍威尔任期至2026年 受任期保护 总统不能因政策分歧直接罢免 因此诉讼威胁成为逼宫策略的一部分 [5] - 换人成功后 特朗普可任命符合其低利率和经济刺激理念的人选 服务于选举周期 [5] 法律障碍 - 主权豁免原则可能使法院以豁免为由直接驳回案件 因联邦官员履职行为受保护 [9] - 特朗普作为原告可能缺乏诉讼资格 因预算不满属政策分歧而非个人法律权益直接受损 [9] - 政治问题原则可能导致法院拒绝介入 认为此类行政机构间冲突应由国会监督或内部解决 [9][12] 候选人名单 - 特朗普政府将美联储新主席候选名单从4人扩大至11人 其中8人被列为核心人选 [14][17] - 最热门的4位候选人包括:米歇尔·鲍曼(现任美联储理事)、凯文·哈塞特(前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凯文·沃什(前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现任美联储理事) [14] - 其他候选人包括詹姆斯·布拉德(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菲利普·杰斐逊(现任美联储副主席)、洛丽·洛根(达拉斯联储主席)、凯文·萨默林(特朗普竞选团队经济顾问) [14] 候选人特点 - 沃勒被视为热门候选人 因政策务实且与特朗普团队理念契合 [15] - 哈塞特和沃什被媒体看好 因政治影响力大且政策倾向与特朗普接近 [15] - 名单体现政治忠诚与专业能力并重 包含特朗普亲信和学术型人物 [18] 策略信号 - 名单显示特朗普可能通过半换血方式实现过渡 而非全盘否定现任班底 例如保留副主席杰斐逊和理事鲍曼 [18] - 人选考虑了市场安抚与未来掌控的平衡 既包含温和派降低短期恐慌 也包含鹰派为政策调整保留空间 [18] - 从法律威胁到候选人曝光 特朗普完成对美联储的双线施压 一手削弱鲍威尔正当性 一手引导市场预期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