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央地方财政关系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楼继伟: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面对七个问题
和讯· 2025-08-26 10:34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框架 - 系统提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基本框架 旨在解决当前财政实际问题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财政体系 [2][3] - 改革需重点关注七个核心问题 包括提高财政收入占比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优化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等 [2]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 2023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6% 其中税收占比仅14.4% 低于同等收入国家30%水平 更低于发达国家35%以上水平 [4][6] - 广义财政收入计算需扣除四本预算交叉重复项 如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对社保基金补贴2.5万亿元不能重复计算 [4] - 土地出让收入中净收入占比从2017年45%降至2023年30% 部分地区仅10% 2023年土地出让净收入约1.9万亿元 [5] - 人口老龄化加剧财政需求 2035年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需提高财政收入占比 [6] 财政收入增长路径 - 社保基金收入已达11万亿元(含2.5万亿财政补贴) 缴费标准已处高位(养老保险24% 医疗保险10%) 提高空间有限 [7] - 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可延长缴费年限 缓解社保基金压力 [7] - 土地收入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制约 虽有限购放开等政策 但难以回到高增长状态 [8] - 增值税基准税率从1994年17%降至2019年13% 导致年财政收入减少约5万亿元 国际增值税平均税率为20% [9] - 企业所得税25%税率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重点应清理碎片化优惠政策 [10] - 个人所得税改革困难 实际纳税人不足三成 其中60%适用3%最低税率 综合税制改革需调整基本扣除额(现行5000元 vs 国际标准1000元) [10][11] 地方税收体系改革 - 地方收入过度依赖共享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分享) 缺乏独立税种 [13] -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下划地方效果有限 高档商品消费税仅400亿元规模 且增加征管复杂度 [15] - 烟酒车辆燃油四大消费税若下划地方 可能加剧地区不平衡和负外部性 [16] - 房地产税作为理想地方税种 因利益关系复杂和市场低迷 推行难度大 [17] 中央地方财政关系 - 2023年中央财政收入占比46% 支出占比不足12% 转移支付规模达10.3万亿元 超过中央自身收入 [18][19] - OECD国家中央收入占比超60% 支出占比平均61% 中国中央支出占比明显偏低 [19] - 共同事权转移支付达3.67万亿元 但划分标准模糊 如养老保险应属中央事权却由地方管理 [20] - 中央公务员占比仅6% 远低于OECD国家41%平均水平 [21] 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应作为中央事权 目前正向中央统收统支过渡 [20][23] - 跨地区司法应中央统一管理 现行属地管理导致执法不公 需建立巡回法院制度和中央直属执法力量 [23][24] 财政政策调整 - 建议2025年财政赤字率提高至5%(2024年为3%) 通过中央增赤转移支付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25][27] - 超长期特别国债应支持"两重两新"项目 专项债扩大投向领域和资本金范围 [26] - 化债工作目标包括置换2万亿元隐性债务 支付8000亿元地方政府应付账款 节约2000亿元利息支出 [26] - "金税四期"可实现精准补贴中低收入家庭 同时遏制地方乱收费 [27] 增值税制度优化 - 消费型增值税配合留抵退税是最优税制 但多档税率影响产业链创新 [29] - 增值税五五分成导致留抵退税实施困难 欠发达地区退税能力不足 [30] - 2022年留抵退税2.4万亿元 中央承担92% 但期末留抵存量近3万亿元问题仍存 [31] - 解决方案包括将征收环节调整至销售环节 或回调基准税率至17%实行即征即退 [31] 结构性改革配套 -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改革重点 户籍制度改革可释放2亿进城农民消费潜力 边际消费倾向可提高30%以上 [28] - 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需中央上划事权 相应减少转移支付 短期可通过赤字融资解决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