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山水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自然做功,事遂天成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0 07:20
生态修复方法 - 采用柔性柳枝沙障固沙保水并创造植物微环境 自然腐解后成为土壤养分[2] - 选择垂穗披碱草 老芒麦 多花黑麦草等乡土草种依靠自然竞争形成稳定群落 避免人工干预和外来物种入侵风险[2] - 使用大小石块拼搭微型堤坝调控湿地水位 通过"小而美"方式调节自然水文节律[2] 生态修复成效 - 若尔盖植被覆盖率提升30% 藏原羚 黑颈鹤等珍稀物种数量显著增加[3] - 年增水源涵养量超3.33亿立方米[3] - 通过以工代赈模式使若尔盖牧民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4] 工程实施规模 - 全国已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3] - 完成保护修复面积超830万公顷 为全球最大规模生态修复计划[3] 治理理念创新 - 采用系统性治理摒弃单要素治理 实施整体保护 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3] - 推行适应性管理根据自然反馈动态调整治理策略[3] - 从对抗自然转向借力自然 提供低成本可持续的生态修复范式[3] 区域治理案例 - 乌梁素海从"一湖之治"升级为"全域之治"[3] - 福建闽江流域实施"山海共治"策略[3] - 北京永定河将河道修复与灾后水利防洪相结合实现生态再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