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健康
icon
搜索文档
洪水过后,这些饮食安全问题要警惕(服务窗·夏季安全指南)
人民日报· 2025-07-09 22:32
食品安全 - 洪水接触过的食品需及时清理,包括未密封包装的面粉、米、糖、谷物以及蔬果、肉类、禽类、鱼类、奶制品等,即使未开封的瓶装水也可能因瓶口螺纹处污染物进入而不可食用 [2] - 洪水浸泡过的冰箱或冰柜中食品,以及有异味、变色、发霉或质地异常的食品均需丢弃 [2] - 洪水后死亡的家禽、鱼虾不可食用,可能携带细菌、病毒或受重金属、农药污染,活鱼活虾也可能携带病菌 [3] 饮食卫生 - 洪水后需彻底清洁餐具、炊具等,采用煮沸消毒(至少1分钟)或含5.25%—8.25%次氯酸钠的漂白剂化学消毒,无法清洁的物品如奶嘴等应丢弃 [4] - 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等,优先选择瓶装水或完全煮沸的水,也可用家用漂白剂消毒或商用净水器制备的水 [4] - 农村被淹水井需清掏冲洗后用3%—5%漂白粉溶液清洗,按每吨水加40克到60克漂白粉(有效氯25%)浸泡12小时后方可恢复使用 [5] 个人健康 - 食用污染食品可能导致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腹痛、呕吐、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寄生虫污染还可能引发营养不良或贫血 [7] - 轻度症状可通过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缓解,中度症状需3到7天恢复,严重症状如持续高热、脱水等需及时就医 [7][8] - 年老体弱或基础疾病患者恢复时间更长,即使症状缓解后仍需留意不适并避免擅自用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