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坡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音乐剧《心安东坡》正式开排
海南日报· 2025-09-18 02:02
音乐剧《心安东坡》正式开排 打造东坡主题精品力作,将亮相第三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 海南日报海口9月17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 通讯员 赖世沙)9月17日,第三届中国(海南) 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开幕式演出音乐剧《心安东坡》正式开排。该剧将于11月8日在澄迈福山咖啡文化风 情镇首演,并于12月18日至19日登陆海南省歌舞剧院开展巡演。 随后,夏振凯、蒋倩如等主演结合对东坡文化的理解,分享角色塑造思路与表演设想。饰演苏轼的 夏振凯表示,剧本通过丰富的生活化场景塑造了一个立体多元的东坡形象,他将从苏轼的诗词、经历中 汲取灵感,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精神内核以及随遇而安却坚守理想的人生态度通过表演传递给观众。 饰演王弗的蒋倩如提到,王弗不仅是贤妻良母,更是苏轼的精神知己和人生参谋。王弗在剧中四次 回忆片段的出场,在东坡困境时给予关键力量。蒋倩如表示,将通过细腻表演诠释这份跨越生死的情感 联结,让观众感受到"十年生死两茫茫"背后的深情。 开排仪式上,海南省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师浩介绍,《心安东坡》是本届东坡文化旅游 大会的重点项目,是弘扬东坡文化、展现海南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他表示,海南省演艺集 ...
以沉浸式体验焕新海南文旅消费图景
海南日报· 2025-08-20 01:07
行业发展趋势 - 沉浸式演艺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突破口 引发观看热潮[1] - 文旅产业正经历以文化场景重构和消费体验升级为核心的深刻变革 例如西安大唐不夜城和长沙橘子洲头的红色青春剧场[1] - 海南文旅产业面临同质化 体验浅层化 客群单一等问题 传统业态如沙滩娱乐和海鲜餐饮占比较高 东西线文化资源丰富区域长期处于游客洼地[2] 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 海南拥有东坡文化 黎苗文化 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 但部分景区仍停留在走马观花观光模式[2] - 数字技术应用滞后 文化表达形式陈旧 例如东坡文化被简化为雕像打卡与东坡肉美食套餐 黎苗文化体验仅为竹竿舞表演[2] - 丰富的文化资源未能很好地转化为消费动能 游客难以通过简单项目深度体验海南文化[2] 项目创新实践 - 《男神东坡》是全国首个宋韵书院沉浸式文旅演出 以东坡居儋三年历史为脉络 通过载酒堂讲学 劝耕园农耕等场景将东坡精神转化为可参与立体体验[3] - 采用古今混搭艺术语言 如韵纱幔中的箜篌与电音古筝共鸣 男神乐队将东坡诗词改编为RAP唱段 吸引大量年轻观众[3] - 利用书院实景空间 通过全息投影 数字交互等技术构建时空折叠叙事场域 实现人在戏中 戏呈路上的沉浸体验[3] 运营模式与经济效益 -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 以《男神东坡》作为主IP 串联一剧一会一宴一线文旅生态 包括东坡文化城市交流会 东坡羹家宴和串联桄榔庵 东坡井等遗存的旅游线路[4] - 推动文化消费从门票经济升级为综合体验经济 实现从单次观演到文旅综合体的跨越[4] - 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2小时延长至3.5小时 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27%[4] - 看过演出的游客中60%会主动延长在儋州行程 参观东坡井 购买男神东坡系列文创产品[5] 文化传播与社会影响 - 剧组定期下乡和进校园公益演出 吸纳儋州调声非遗传承人 本地学子参与 使文旅演艺成为在地文化共建共享平台[4] - 沉浸式研学产品成为海南中小学研学爆款 获得好评[4] - 演出赋予了海南独特的东坡文化话语权 成为海南旅游消费新名片[4] - 让东坡文化从学术圈走向大众视野 游客因一场戏记住一座城[5] 未来发展规划 - 构建全域沉浸式东坡文化体验网络 从场景拓展 技术赋能 产业融合三个核心维度深化创新实践[6][7] - 联动全岛构建多层次体验场景 丰富东坡文化沉浸式旅游项目 开发东坡美食体验馆 苏轼诗词互动墙等新业态[7] - 利用环岛旅游公路交通优势 在沿线重要节点建设东坡文化主题驿站 提供东坡诗词诵读 苏轼故事讲解等服务[7] - 整合海口 澄迈 昌江等地东坡文化资源 推出跨区域东坡文化体验线路如东坡海南行精品旅游线路[7] 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 - 开发基于AR和VR的东坡文化体验项目 让游客通过佩戴设备在现实场景中看到苏轼虚拟形象 聆听诗词歌赋[8] - 利用3D建模 高清影像等技术建设数字博物馆 将东坡文物 书法 绘画等珍贵资料数字化展示[8] - 开发东坡文化互动小程序 游客可通过扫描景点二维码获取东坡生平介绍 诗词赏析等信息 参与知识竞赛和诗词创作互动[8] - 与教育部门合作将东坡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开发研学旅行产品[8] - 鼓励文创企业开发东坡文化主题文创产品如东坡诗词笔记本 苏轼画像冰箱贴等[8] - 举办东坡文化主题马拉松 骑行等活动 将体育赛事与文化体验相结合[8]
一个自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的东坡推广者
中国青年报· 2025-08-19 21:24
苏文身份与投资事件 - 苏文拥有多个头衔包括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海南东坡书院院长、郏县东坡书院院长等共9个身份,经调查部分身份存在造假 [6] -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身份存疑,RAE官方确认苏文非其成员,RAEN未回复查询 [10][11] - 海南东坡书院院长身份不实,海南省现有3家东坡书院均无此职务 [12][13][14] 东坡文化项目 - 2022年4月苏文代表公司与郏县签订33亿元东坡文化项目框架协议,计划建设书院、酒店、纪念堂 [15] - 项目因设计理念分歧、投资要素不足等原因未实质性推进,2024年4月协议自动作废 [20][21] - 项目签约主体东坡先生教育培训中心注册资本150万元但实缴资本为零,参保人数为零 [22] 商业活动与关联企业 - 苏文关联21家企业,早期11家公司中9家被吊销,现存企业多含"东坡"字样 [22] - 北京华夏城投集团为苏文控股企业,持股49%实缴250万元,旗下多家"东坡"系公司成立于2021年 [22][23][28] - 海南省东坡文化发展基金会2024年被撤销登记,中国东坡书院国际合作中心未在民政部登记 [29] 后续处理 - 郏县东坡书院和三苏研究院已提交注销申请,民政部门正按程序办理 [30][31] - 当地官方平台已删除所有苏文相关信息,相关部门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规范清理 [31]
眉山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打造“东坡故里·天府眉山”品牌矩阵 将三苏文化基因植入城市肌理
四川日报· 2025-08-11 07:29
城市文化战略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建设文明城市、保护历史文脉、提升文化软实力,眉山以文旅深度融合为目标,将三苏文化植入城市肌理,打造"东坡故里·天府眉山"品牌矩阵 [1] - 眉山命名110余条文化街道(如三苏大道、东坡大道),构建从教育场所(东坡小学、苏辙中学)到文化地标(远景楼、大雅堂)的完整传承体系,形成"处处有故事"的城市特色 [5] 文旅产业动态 - 三苏祠博物馆暑期客流激增,讲解员每日带团量达6个,反映三苏文化当代生命力强劲 [2] - 眉山推出"东坡行旅"文物游径、东坡文化月、儿童剧《少年苏东坡》等创新项目,通过现代化表达助推"东坡热"持续升温 [5] 文化IP开发案例 - 湖北黄冈以东坡文化为核心打造"大美黄冈,此心安处"品牌,构建文脉体验游、农文旅融合游等多维文旅生态圈 [7] - 广东惠州聚焦东坡遗迹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差异化实施文化体验项目,系统性推进遗产保护与IP拓展(如"不辞长作岭南人"文旅IP) [7] 文化传承实践 - 三苏祠讲解员通过互动式讲解(如古井洗手体验)使历史鲜活化,促进文脉精神的可感延续 [4] - 眉山市民生活深度融入三苏文化,例如家庭日常烹饪东坡肉时诵读《猪肉颂》,体现文化浸润的社区化渗透 [5]
《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东坡讲坛文集》发布
海南日报· 2025-07-29 01:07
《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东坡讲坛文集》发布 汇集苏轼主题文物展期间12场名家系列讲座精髓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 实习生 劳兰婷)近日,由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与海南省 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东坡讲坛文集》新书发布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海南馆启 幕。该文集收录了"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期间举办的12场名家系列讲座的内容精 髓,为读者呈现东坡文化的深邃与魅力。 发布会现场设置了"穿越时空的对话"环节,在悠扬的古筝曲调中,通过"东坡先生"与出版社编辑对 话的形式,呈现海南人民与东坡的深厚情谊。 此外,现场观众还参与了"背诵东坡诗词,赢取限量文创""寻找隐藏款印章,享新书及周边5折优 惠"等活动,沉浸式体验东坡先生在海南的烟火气与大智慧。 2024年2月至6月,由故宫博物院与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联合主办的"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 ——苏轼主题文物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这是近年以苏轼为主题的展览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形 式最新的一次。先后有92万人次沉浸式地畅游在26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里,欣赏来自63家单位的332件 文物珍品。与此同时,展览期间创造性地开设了"东坡讲 ...
“东坡行旅”,一条流动的文明长廊
人民日报· 2025-07-07 22:28
东坡文化遗产开发 - 苏东坡文化遗产遍布全国18个遗址遗迹所在地,形成"东坡行旅"文物主题游径项目[2] - 项目通过串联10省15城的东坡足迹,构建从文物资源到城市单元的系统阐释体系[5][6] - 采用差异化主题定位,如眉山突出"少年意气"、黄冈展现"逆旅雄心"、杭州强调"以民为本"、儋州体现"兴学立言"[3][4] 文旅资源整合策略 - 建立全国统一的标识系统,设置专题博物馆并拓展数字化沉浸式体验[6] - 以大景区概念整合名镇名村资源,完善交通及旅游服务设施配套[6] - 通过重点城市带动知名度较低地区,形成文化牵引效应[5] 文物价值挖掘 - 重点考证东坡生平重要经历,加强史料挖掘和考古勘探[5] - 以文物本体为核心载体,如三苏祠、安国寺、苏堤等展示文化价值[3][4][6] - 保护提升历史场景,如宜兴东坡书院与蜀山丁蜀老街联动开发[6] 文化IP运营 - 通过诗词创作地实景体验增强互动性,如黄冈赤壁解读"一词两赋"[4] - 利用东坡人生6个阶段的时间轴线串联地域空间[3] - 融合历史深度与时代温度,打造当代文明"行旅图"[6]
全省首部东坡文化专题法规施行
海南日报· 2025-06-28 01:33
法规施行背景 - 全省首部东坡文化专题法规《儋州市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规定》于6月10日起施行 [1] - 该法规是儋州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第三部法规 共二十一条内容 [1] - 旨在加强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传承弘扬东坡文化 [1] 组织管理机制 - 形成"市—部门—镇(村)"三级联动机制 [1] - 儋州市人民政府主导 旅游文化主管部门牵头监督管理 [1] - 发展改革 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协同 镇人民政府 办事处落实属地责任 [1] - 村(居)民委员会积极协助 [1] 保护措施体系 - 构建"规划—名录—安全"三重防线 [1] - 旅游文化主管部门联合多部门编制保护利用规划 征求社会意见并经专家论证 [1] - 编制市级保护名录 对已确认资源分类施策 对潜在资源预先保护 [1] - 组织制定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预案 压实安全主体责任 [1] 文化传承创新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2] - 推动东坡文化与儋州调声等本土文化融合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2] - 开发文创产品 培育文旅产业集群 [2] - 搭建数字展示系统与共享平台 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呈现 [2] 实施保障措施 - 儋州市旅文局将编制《东坡文化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细化措施 [2] - 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 开展定期巡查 [2] - 依法查处履职不力 破坏资源等违法行为 [2]
廉洁文化中国行丨城湖江岭 文韵悠悠
历史文化资源 - 惠州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是东坡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同时也是东江地区革命斗争的发源地之一 [6] - 苏东坡谪居惠州期间留下近20处"苏迹",包括白鹤峰东坡祠、合江楼、嘉祐寺等,并创作了近600篇诗文 [7][10][11] - 惠州西湖因苏东坡而成为重要文化景观,史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记载 [10] - 苏东坡在惠州推广水力碓磨和秧马,倡筑西新桥、东新桥,体现其廉政为民思想 [10] - 叶挺将军纪念园占地300亩,包括叶挺故居、育英楼、腾云学堂等历史建筑 [14] 建筑特色 - 客家围屋碧滟楼占地面积3700多平方米,融合客家建筑工艺和南洋艺术元素,由泮池、禾坪、堂屋等组成 [16][17] - 客家围屋讲究对称和轴线感,采用以祠堂为中心纵横排列的庭院式布局,大多带有防御功能 [17][18] - 碧滟楼屋内木构件雕刻有百只飞鸟,寓意"百鸟归巢",反映客家人思乡之情 [18] 革命历史 - 叶挺将军7岁时被老师改名"挺",寓意"挺身而出,拯救中华",后组建中国共产党第一支正规武装力量"叶挺独立团" [14] -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育英楼成立,后发展为东江纵队,被朱德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15] - 周田村会水楼是共青团周田支部旧址,1928年成立第一个团支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