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搜索文档
跨省通办让群众“零跑腿”
经济日报· 2025-08-03 21:58
近日,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已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不动产登记"跨 省通办"机制。该举措将为超9000万人提供不动产异地登记服务,是全国重点城市不动产登记机构跨区 域协同的重要一步。协议生效当天,在工商银行杭州半山支行,客户成功办理北京市昌平区房产抵押权 设立登记,成为此次协议联动办结首单业务,这让重点城市不动产登记机构跨区域协同,群众办事"最 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变成现实。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技术的情况下, 今年以来,全国不动产登记机构颁发电子证书2656万本、电子证明881万本,越来越多的群众只需动动 手指头,即可轻松实现"零跑腿"办证。接下来,可通过扩大区域协作范围、优化线上平台功能、简化材 料审核流程、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及推广电子证照应用等方式,提升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效率。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不动产登记加快推动“跨省通办”
证券时报· 2025-07-31 18:01
宁可数据多跑路,要让群众少跑腿。 房产登记跨省办,在线遥控能到位。 政务联通网络化,便民服务赢口碑。 拥抱科技新时代,与时俱进多么美。 朱慧卿/漫画孙勇/诗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地不动产登记实现跨省通办
快讯· 2025-07-23 04:54
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机制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地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机制 [1] - 协议签署即日生效,首批涵盖16项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包括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抵押权首次登记、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等 [1] - 五城间实现"跨省通办",为五地市民提供异地办理登记的便利 [1]
北上广深杭不动产登记可“跨省通办”
新华网· 2025-07-23 02:15
合作机制建立 -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五地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正式签订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协议 协议即日生效 [1] - 首批涵盖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 抵押权首次登记 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等16项高频业务 [1] - 创新推出异地帮办全程网办与异地代收属地办理双轨机制 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或零跑腿 [3] 覆盖范围与推进计划 - 首批将五城全域纳入跨省通办范围 逐步覆盖全部不动产登记机构 [3] - 首期覆盖转移登记 变更登记 抵押登记等高频事项 后续扩展至国有土地房屋全业务 [3] - 预计2026年五城间基本实现高频登记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3] 民生需求与实施效果 - 五城常住人口超9000万 年均流动人口超千万人次 异地购房等不动产登记需求旺盛 [1] - 首单业务在签约当天下午完成 杭州受理北京昌平区房产抵押权设立登记 2小时内核发电子证明 [1] - 单笔业务节省2-3个工作日 人均成本降低超过2000元 实现全程网办与电子文书签署 [2] 技术基础与现有成果 - 通过屏对屏实现面对面 各类信息跨层级跨区域实时共享 [2] - 杭州已累计办理长三角范围内不动产登记业务15.1万件 近21万权利人受益 [2] - 长三角跨省通办积累的技术经验成为本次五城合作的坚实支撑 [2]
五城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首单产生
杭州日报· 2025-07-23 02:12
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服务拓展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与杭州五城签署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涵盖16项高频业务[1] - 五城常住人口超9000万人,年流动人口超千万人次,异地购房等登记需求旺盛[1] - 杭州与北京联动办结首单业务,为在杭客户办理北京昌平区房产抵押权设立登记[1] 业务办理模式创新 - 构建"异地帮办、全程网办"与"异地代收、属地办理"双轨并行机制[2] - 满足线上条件的可通过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或浙里办App全程网办[2] - 不满足线上条件的由"跨省通办"窗口远程核验后属地办理并邮寄材料[2] 成本与效率提升 - 单笔跨省抵押业务节省数天时间和近万元成本[2] - 工商银行作为受托方可全程线上代办,客户通过视频核验签署电子文书[2] - 杭州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可登录"跨省通办"服务专区账号代填申请信息[2] 杭州先行探索成果 - 杭州2023年率先探索跨区域协作,2024年服务拓展至长三角全域[3] - 累计办理长三角范围内不动产登记业务15.1万件,惠及权利人近21万人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