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

搜索文档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黑龙江以有力监督赋能基层治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2 00:53
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制发《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工作措施》,明确75项具体措施、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全面落实改革任务 [4] - 建立包联督导机制,班子成员对13个市(地)开展"点对点"传导压力、"面对面"督促指导,推动市县党委狠抓任务落实 [4] - 科学设置县级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整合职能相近的综合部门,将人员力量向监督执纪执法倾斜 [5] 监督力量整合 - 全省125个县级纪委监委派驻机构人员力量由县级纪委监委机关统一调度,统筹用于案件查办、联合监督等工作 [5] - 建立467个乡镇(街道)协作区,整合纪检监察室、乡镇纪检监察机构人员力量协作开展监督检查 [6] - 全覆盖开展乡镇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分工情况清查,全面规范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分工,全部配齐村(居)党组织纪检委员 [6] 案件查办机制 - 采取重点督办、领导包案、指定管辖等方式提高线索处置和办案质效 [9] - 制作《乡镇纪检监察业务指引》,推广"乡案县审"模式,严格审核乡镇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等 [9] - 富裕县纪委监委组成"乡案审理组",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建立"一案三审"机制,对乡镇案件逐一审核把关 [10] 民生领域监督 - 哈尔滨市道里区在49个集体经济组织推广"智慧印章"监督管理系统,实现用印全程留痕,已审核2万余次 [11] - 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对资源流失、超低价发包、承包费未征收到位等问题严肃查处 [12] - 建立65个基层监测点,选聘50名基层监督员,动态监测减负要求落实情况 [12]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 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17 23:57
家庭建设与家风传承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文化传承的血脉 [3][4] -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已融入血脉,成为支撑文明延续的精神力量 [3][4] - 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通过每三年拍摄"全家福"增强村民凝聚力,记录生活变迁 [2] 家风的社会治理功能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机制 [6] - 好家风能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培养诚信守法公民,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8] - 家风是基层矛盾化解的缓冲带,减少家庭纠纷外溢为社会问题的风险 [8]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 领导干部家风直接影响党风政风,需从严管好亲属子女 [10][11]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家风失管纳入纪律处分范围 [11] - 毛泽东"三原则"、周恩来"十条家规"等红色家风典范彰显公私分明的党性原则 [12] 家风与治理现代化 - 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建设,培育爱国爱家、共建共享的新风尚 [5] - 领导干部家风具有乘数效应,一家清则一域兴,能涵养清朗政治生态 [13] - 家风建设是治国理政的固本之策,为民族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13]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经济日报· 2025-07-17 22:09
城市治理转型背景 - 我国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城镇化率达67%,城镇常住人口94350万人[2] -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需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应对"城市病"[1][5] - 中央提出转变城市工作重心,创新治理理念、模式、手段[1] 城市治理核心内容 - 涵盖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系统性管理[3] - 四大治理领域:基础设施维护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管道更新等)、资金高效配置、人口差异化服务(新市民/原住民需求)、生态环境保护(减污降碳)[4] - 治理效能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5] 超大特大城市治理挑战 - 全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10超大城市+12特大城市)贡献全国35%GDP、58%进出口总额[7] - 治理难点包括基础设施老龄化(交通/房屋维修压力)、人口高流动性、数据安全风险[5][7] - 现存短板:公共服务精准供给不足(弱势群体保障弱)、物业管理矛盾(老旧小区停车难)、跨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10] 治理创新实践案例 - 资源配置:建立"15分钟公共服务圈",北京"接诉即办"解决率97%(1.5亿件诉求)[8][14] - 数字治理:上海"一网通办"推动政务数字化,气象预警系统提升应急能力[9] - 区域协同:长三角示范区形成154项制度创新,57项全国推广[9] - 基层改革:上海街道"6+2"机构设置、北京"街乡吹哨"跨部门协调机制[13] 基层治理精细化路径 - 党建引领:海淀区"大家商量着办"激发群众自治,桐乡市"三治融合"模式[15] - 网格化管理:上海"多格合一"整合多类网格,福州"一线处置"实现问题高效解决[14] - 政民互动:北京"接诉即办"结合行政与社会力量,构建全周期管理平台[14]
徐州市贾汪区:“两个没有”消怨解惑 基层治理更见实效
新华日报· 2025-07-16 02:46
基层治理创新 - 贾汪区纪委监委深化"两个没有"监督行动 通过干部下沉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推动基层治理质效提升 [1] - 建立立体化问题收集机制 包括12345热线筛查 包村走访 小程序监督等渠道 全面了解群众诉求 [2] - 对收集问题分层分类建立台账 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间节点 复杂问题采用联席会议协商解决 [3] 民生问题解决 - 今年以来已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9个 推动解决29个 包括龙门村蓄水池道路拓宽等具体案例 [3] - 打造"收集—研判—督办—反馈"全链条监督机制 与媒体协作扩大监督影响力 [4] - 建设农村集体资产智慧监管平台 覆盖全区132个村居 实现党务村务 资产资源等信息线上公开 [4] 专项治理成效 - 殡葬领域清理乱收费 取消5项不合规收费 降低3项收费标准 减轻群众治丧负担 [4] - 村干部主动上门宣传政策 帮助解决治丧困难 获得村民高度认可 [1] - 治理模式从"坐等上门"转变为"主动敲门" 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4]
拱墅区打造“三方学院”实训平台提档治理水平
杭州日报· 2025-07-14 03:30
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 拱墅区自2017年起探索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共治模式,针对基层需求提出打造"三方学院"培训实践体系 [1] - "三方学院"整合170余门培训课程,通过体系化课程提升基层治理队伍能力水平 [1] - 半山街道作为试点之一,设置20项专题课程并搭建5个实训场地,精细化培养25名业委会主任处理"阳光账本"等工作 [2] 差异化培训体系 - 文晖街道嵌入"名师带徒"行动,邀请杭州市治社名师设置"传帮带"课程,助推"85后"小区专员领办市民关心的"关键小事" [3] - 上塘街道开展10余场"理论培训+实例演练",带动44名小区专员参与"治理项目领办行动",促推老旧电梯自主更新等10余个项目落地 [3] - 东新街道创新三塘兰园"基础酬金+绩效激励"复合机制,破解物业资金监管困局,实现物业费收缴率100% [3] 未来发展规划 - 拱墅区计划持续完善三方协同实训体系,将"三方学院"打造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实景展现窗口和骨干队伍培育主阵地 [3]
建章立制 抓常抓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7-13 22:00
"职能部门有没有'吃拿卡要'、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行为?"近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纪检监察干部 深入企业走访。 缙云县完善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三张清单",明确10方面"要为"、10方面"不得为",收受、索要 红包等问题被纳入负面清单。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完善作风建设常 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前段时间家里水管坏了,联系网格员后没多久,就有人过来上门维修。"江西省浮梁县峙滩镇侈溪村村 民刘忠信说。 针对涉企检查过多问题,宜昌市伍家岗区纪委监委督促推动全区26家涉企执法单位实施"综合查一次"改 革,梳理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检查事项,实行"组团式"联合检查,为企业减负。 "环城北路现在好走多了!"近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居民王江萍说。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坑 洼道路修复推进慢问题,相关部门向县住建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发出"黄灯"提醒,不到1个月,项 目就完工了。 玉溪市围绕干部作风问题,建立"黄橙红"三色督促预警机制,对重点工作进度未达预期或落实不到位 的,首次"黄灯"提醒约谈,第二次"橙灯"限期督 ...
潮鸣街道书写“温暖民生答卷”
杭州日报· 2025-07-11 03:13
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进展 - 拱墅区潮鸣街道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总量突破200台大关,达到202台 [1][2] - 所巷社区树园26幢84号电梯作为第200台交付案例,历时一年多完成,从2023年6月启动至2024年6月26日启用 [1] - 知足弄社区潮鸣苑27幢1单元电梯于2024年10月22日启动工程,2024年6月26日作为第202台投入使用 [2] 基层治理与协调机制 - 街道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十余场恳谈会协调居民矛盾,典型案例中白天勘察论证、夜间召开协调会 [1] - 加梯工程涉及管线迁移、施工安全等复杂问题,街道和社区全程跟进协调 [2] - 所巷社区当前有2台电梯在建、1台进入联审阶段,计划年底前完成交付 [2] 社会效益与居民反馈 - 加装电梯显著改善高龄居民生活品质,案例中八旬老人通过电动轮椅实现"下楼自由" [1] - 居民代表在验收时向街道赠送锦旗表达感谢,反映工程切实解决"悬空生活"问题 [1] - 使用者反馈电梯运行平稳,形容此前上下楼"像爬山",现可"抬脚就走" [2] 未来规划与政策优化 - 街道计划深度融合老旧小区改造,优化审批流程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以持续破解加梯难题 [2] - 目标将每台电梯打造为"幸福天梯",强调工程是对居民的庄严承诺而非机械安装 [2]
海口龙华区推出“信用+业委会”成立指引
海南日报· 2025-07-10 03:49
基层治理创新 - 海口市龙华区推出《"信用+业委会"成立指引》,通过信用管理规范业委会成立流程,将个人信用分为"红、橙、蓝、黑"四档,优先纳入"红档""橙档"优质信用业主进入筹备组,严格把关"黑档"业主 [1] - 依托海南省"金椰分"和"海口市信用等级审批实施方案",从源头提升业委会成员可靠性,规避因信用缺失引发的治理风险 [1] 属地管理强化 - 《指引》明确镇街在业委会成立过程中的指导与监督职能,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动态优化工作机制,确保业委会成立有序推进 [2] - 海口市住建局表示该举措是破解业委会成立难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 [2]
解了“事结”又化“心结”
人民日报· 2025-07-09 22:32
邻里纠纷调解案例 -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北里社区发生因凌晨4点手机闹铃和震楼器使用引发的激烈邻里冲突 李女士因神经衰弱报警 楼上邻居采取报复性闹铃设置 [1] - 民警介入后双方达成和解 李女士停止使用震楼器 楼上邻居取消闹铃并加装家居防护垫 矛盾通过执法调解得到化解 [1] 矛盾调解方法论 - 东花市派出所提出"心结"理论 强调矛盾化解需结合法理与情理 延迟处理会导致矛盾升级为"死结" [2] - 天坛公园设立"祈和驿站"矛调中心 通过环境氛围营造缓和对立情绪 创新采用庭院式调解场景提升解决效率 [2][3] 基层治理机制创新 - 东城公安推行"常驻+轮驻+随驻"多部门协同机制 整合公检法司妇联资源 建立"一事一议"到"类事规律"的标准化处理流程 [3] - 2024年起实施社区民警专职化改革 民警工作模式从"下社区"转为"在社区" 强化源头风险防控与主动发现问题能力 [3] 治理效能提升措施 - 建立"主动发现+多元参与"预防体系 通过驿站建设 社区机制完善和资源整合实现潜在风险源头化解 [3] - 重点培养民警三大核心能力:矛盾发现 情况分析和沟通协调能力 强调琐碎事务的精细化处理 [3]
东营全民共建共享筑实全国文明城市“连冠”根基 文明风景绽放城市角角落落
大众日报· 2025-07-09 01:25
社区志愿服务 - "金水大妈"志愿服务队四年多来坚持每日检查103位高龄独居老人的窗帘状态作为平安信号,累计服务1600多个清晨 [1] - 东营市拥有28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和57万多名志愿者,覆盖社区巡逻、活动组织等基层治理领域 [2] - 志愿服务形成长效机制,助力东营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 乡村经济发展 - 垦利区七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产业转型,村民刘慧芳经营农家乐使传统烹饪技能转化为经济来源 [2] - 该村通过移风易俗和旅游开发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形成文旅致富模式 [2] 文化及诚信建设 - 东营市美术馆设置无人看守文创摊位,依靠诚信交易机制实现账目零误差 [3] - 全市每年推出400多个文明实践项目,包括"精彩365"等文化活动,覆盖城乡基层 [3] - 建成54处文明实践基地和家庭站,培育54名"中国好人"及458名"山东好人" [3] 城市文明建设 - 实施"德润东营"品牌工程,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市民素质提升 [3] - 建立文化社区和书院作为文明实践"样板间",推动文明风尚全域覆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