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战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抗战史诗的多维叙事
人民日报· 2025-09-06 21:54
展览概况 - 北京艺术展览空间在2025年金秋时节相继开幕多个抗战主题美术作品展 包括中国美术馆的人民必胜主题展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的中流砥柱主题展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美术馆的丹青铸魂主题展 形成互补与对话并掀起观展热潮 [3] - 观众在作品前驻足沉思 通过画面感受烽火岁月中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 [3] 主题叙事特点 - 人民必胜主题展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分为序篇 国难当头 浴血奋战 伟大胜利 走向复兴五大篇章 强调历史逻辑连贯性 [3] - 中流砥柱主题展以视觉思辨构建历史认知 分为民族脊梁 众志成城 得道多助 维护和平四大板块 从领导核心 民心所向 国际同盟 未来之思角度揭示抗战胜利深层逻辑 [3] - 丹青铸魂主题展强调英雄个体与抗战史深度交融 以具象人物故事呈现宏大抗战叙事 凸显历史洪流中的精神坚守 [3] 展品选择特色 - 人民必胜主题展兼顾经典与新创 包含徐悲鸿 齐白石等大师传世之作及新时代主题创作工程佳作 形成历史与现代对话 [4] - 中流砥柱主题展汇聚吴作人素描《重庆大轰炸》 李斛中国画《战火中的难民》等名家之作 强调艺术本体历史价值与精神高度 [4] - 丹青铸魂主题展以特别邀约定向创作的新作为主体 通过当代名家对同一主题的个性化解读回应历史 [4] 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 抗战美术作品具有历史真实性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英勇无畏的战士 每幅画面都诉说着可歌可泣的历史 构成抗战叙事 [5] - 作品彰显美术工作者当年义无反顾投身抗战 描绘抗战 宣传抗战的坚定信念和艺术精神 画面叠印出的烽火岁月是全民族抗战的无畏身影的真实写照 [5] - 在当年摄影技术未普及情形下 各类表现抗战期间战斗与生活的美术作品成为和文物一样可以证史的珍贵图像和明史的重要载体 以独特艺术语言表现中国人民共同意志与心声 [5] - 抗战美术不仅印证历史真实画面 更印证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浪潮中挺立的脊梁和永不磨灭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 [5] 创作背景与时代影响 - 中国美术史上从未有过像抗战美术一样各地美术家围绕一个重大主题齐心协力共同开展创作 这种情况在世界美术史上也极为罕见 [6] - 新时代美术工作者以饱满热情和精湛技艺持续创作抗战主题精品力作 凝结着对历史的敬畏 对英雄的礼赞 对和平的向往 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应答 [6] - 在抗战胜利80周年历史节点 镌刻在画作上的抗战记忆通过一代代美术工作者的笔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形态 通过主题展览展开新的艺术叙事 传承中创新 纪念中超越的实践是对抗战精神最好的弘扬 [6]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丨继往开来谱写复兴伟业新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高校干部职工踔厉奋发共创未来
新华社· 2025-09-06 10:11
航空发动机行业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专家尹泽勇院士表示国产航空发动机装配战机飞越天安门广场 体现航空事业跨越式发展 [2] - 航空人将牢记责任使命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航空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电力能源行业 - 国网陕西延安供电公司枣园保线站班长邱绎同强调要立足能源电力保供一线 以昂扬斗志守护万家灯火 [3] - 电力行业职工将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 以务实作风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3] 银行业 - 中国银行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境外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3] - 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张欣园表示将坚守金融报国初心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3] - 国家开发银行江西分行副行长孙剑平强调将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 聚焦重点领域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7] - 农业银行甘肃庆阳环县支行惠兴瑞表示将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实体经济 [6] 保险行业 - 中国人寿管理养老金资产规模超2万亿元 健康保险体系持续完善 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8] - 中国人寿健康保险事业部医保业务处经理刘彦婷表示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8] 钢铁制造业 - 鞍钢股份炼钢总厂首席技师刘铁表示产业工人将把抗战精神融入实践 无畏技术攻关艰难险阻 奋力挺起大国重器钢铁脊梁 [6] 船舶制造业 - 中船集团七〇二所历经6年攻关 全国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于今年7月正式交付 [9] - 中船集团七〇二所所长叶聪表示将勇攀科技高峰 为海洋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9] 工程建设行业 - 中建一局雄安华能总部项目经理党毅章表示将牢记使命坚守岗位 在新时代建设浪潮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7]
国际人士:阅兵式宣示中国对和平的追求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6 07:07
军事科技展示 - 阅兵式展示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及集成指挥控制系统等尖端军事科技 [1] - 尖端科技体现最先进水平并将保障未来数十年和平 [1] 国际社会评价 - 阅兵式展现中国强大力量但始终将力量用于维护和平而非军事冒险 [3] -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6] - 多个国家共同庆祝二战胜利并认识到维护现有世界体系的重要性 [3] 国家形象呈现 - 阅兵式展现中国强大团结与发展成就 [7] - 国家领导人讲话强调和平理念与民族自豪感 [7] - 活动传承抗战精神并宣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追求 [1] 历史纪念意义 - 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铭记二战先烈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5] - 强调中国人民以坚韧意志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
中国是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支柱
人民日报· 2025-09-06 04:46
历史认知与全球治理 - 中国人民在二战中付出巨大牺牲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但这一历史事实在西方认知中被边缘化甚至遗忘[2] - 铭记历史并教育年轻一代客观全面认识历史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 -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是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支柱 其全球治理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 中国发展成就与国际作用 - 抗战精神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 推动中国在不到百年时间里从积贫积弱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 - 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实现创新发展 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壮丽篇章[2] - 在当前世界面临诸多危机挑战的背景下 中国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发挥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是全球治理格局中的稳定器[2] 国际格局与全球挑战 - 世界进入失序的多极化时期 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地区冲突频仍暴露国际冲突解决机制短板[3] - 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协调合作是关乎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课题 中国有能力在这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3]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应对全球性挑战之策 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维护和平、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贫困等挑战[3]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反映国际力量格局深刻演变和新兴力量重要性[3] - 南南合作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发挥重要作用 体现发展中国家谋求自主发展的共同诉求[3] - 应致力于构建更加平衡、包容、团结协作且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全球治理体系[3]
百岁老兵天安门观礼后,又坐轮椅走了一遍长安街……
人民日报· 2025-09-06 02:04
文章核心观点 - 百岁抗战老兵宋其祥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并实现赴京观礼心愿 体现国家对抗战老兵的尊崇和对抗战精神的传承 [1][2][3] 人物背景经历 - 宋其祥为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高坝洲镇湾市村人 1942年17岁时参军 加入国民党79军暂编第6师2团2营3排 一家五兄弟中三人参军抗日 [2] - 在战场上多次加入尖刀排执行阵地攻坚任务 经历子弹用尽后与敌人近身肉搏的战斗经历 [2] - 战后在生产队担任小组长等职务 参与修建大溪水库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2] 纪念活动细节 - 9月3日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获得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握手并敬军礼 [1] - 在阅兵现场观看整齐方阵及坦克导弹战斗机等新式装备 对比战火纷飞岁月 [2] - 9月5日参观江汉关博物馆 看到汉阳兵工厂老照片时激动回忆新兵入伍时发放"汉阳造"步枪的经历 [1] 社会反响与象征意义 - 沿途群众向百岁老战士致意请求合影表达尊敬 [2] - 返乡列车工作人员献上鲜花并赠送特制车票 始发站为"胜利站" 终点站为"复兴站" 象征中华民族复兴征程 [3] - 老人表示"从战场上闯过来的人什么都不算苦" 体现抗战精神传承 [2]
铭记伟大历史胜利更加奋发有为 陈吉宁主持市委常委会会议 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为国担当、勇为尖兵”实际行动“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精神动力
解放日报· 2025-09-06 01:33
会议核心内容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1] - 强调讲话对激励全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大意义 [1] - 要求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意志行动 忠诚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1] 上海城市发展定位 -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需在全社会讲好抗战故事崇尚抗战英雄 [2] - 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精神动力 [2] - 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 战略发展方向 - 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 - 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2] -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2]
大连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群众合唱展演举行
辽宁日报· 2025-09-06 01:30
9月5日,"和平颂"大连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群众合唱展演举 行。全市各界群众代表近一万人观看展演,在激荡人心的旋律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 神,凝聚奋进力量。 展演共分为序幕、"烽火岁月"、"抗日怒潮"、"珍爱和平"和尾声五个篇章,以抗战重要历史节点和 典型事件场景为主线,选取抗战经典歌曲,把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合旁白、情境再 现、歌舞杂技、人物采访、多媒体等艺术手段,主题鲜明,催人奋进。展演以全场万名观众高声齐唱国 歌拉开序幕,来自全市12个区市县、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市民群众的23支合唱队伍,以及工作生活在 外地的大连籍知名艺术家,倾情演绎23首经典歌曲。 ...
向世界讲述中国抗战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6 01:12
纪录片制作与传播 - 微纪录片《来自东方的报道》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联合出品 采用5集形式于海内外社交媒体上线 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4] - 制作团队运用实景拍摄、计算机动画(CG)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深度融合 通过AI还原历史场景(如史沫特莱写作场景)增强沉浸式体验 [7] - 影片采用全英文史料 涵盖《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及《密勒氏评论报》等一战时期英文报刊一手资料 以全英文叙事面向国际受众 [7] 内容主题与历史叙事 - 纪录片聚焦埃德加·斯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等西方战地记者在华经历 记录其从上海(近代中国与世界连接窗口)深入安徽、延安等地的真实见闻 包括"九一八"事变、淞沪会战等14年抗战重大事件 [5][6][8] - 通过外国记者亲历视角(如鲍威尔记录"九一八"事变)展现中国人民抗争精神 影片被学者评价为"国际社会理解中国抗战的重要历史依据" [8][5] - 叙事强调历史现实意义 四川大学王炎龙教授指出影片传递"对世界和平的深切呼唤" 出品方希望借此片激励青少年传承抗战精神 [8] 社会反响与技术应用 - 影片上线后获海内外网友广泛关注与点赞 观众反馈称其使抗战历史"从教科书文字变为生动直观"体验 尤其吸引年轻受众 [4][7] - 团队在安徽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等实地取景 结合AI技术还原历史细节(如史沫特莱居住10个月的房间及写作场景)增强情感共鸣 [6][7] - 年轻制作成员表示通过拍摄深入理解历史 如摄制组黄思宇提及史沫特莱作品《中国的战歌》中"献给中国士兵"题词令人触动 [6]
“我一生中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跨越时空的精神回响)
人民日报· 2025-09-05 22:22
9月3日,罗竞辉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来到现场观礼。 这也是罗竞辉第三次受邀观摩阅兵。"这次是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阅兵,各种新式武器装备让我很震 撼。只有国防力量强大了,人民才能不受外人欺侮,国家才能真正强大。"笑着笑着,老人眼角有了 泪,"要是我那些牺牲的战友能看到这一天,该有多好!" 9月5日下午,听说记者来采访,本已卧床休息的罗竞辉(见图,受访者供图)执意端坐起来:"我愿意 多讲讲抗战历史,让大家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从北京返回香港,再到广东深圳女儿家中,一路舟车劳顿,但这位年逾耄耋、满头银发的抗战老兵依然 精神矍铄,一开口声如洪钟。 "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握着我的手,喊我老英雄,这是我一生中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罗竞辉感 慨,"这不是对我一个人的,是对所有抗战老兵的关心,也是对历史的铭记。" 抗战胜利后,罗竞辉参加了解放战争,之后长期在广东工作,曾任深圳纺织工业公司机关党支部书记, 1991年离休返港。今年7月,由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 的航母编队来到香港开展访问活动,罗竞辉曾应邀登上山东舰参观。 "他闲不住,离休之后 ...
中国是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支柱(高端访谈)
人民日报· 2025-09-05 22:22
中国现代化成就 -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顽强不屈精神 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2] - 中国在不到百年时间里彻底摆脱积贫积弱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 - 中国在经济 社会 科技等领域实现创新发展 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壮丽篇章[2] 全球治理角色 -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始终是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支柱[2]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 - 中国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发挥关键作用 是全球治理格局中的稳定器[2] 国际体系挑战 - 世界进入失序的多极化时期 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面临严峻挑战[3] - 地区冲突频仍 暴露出国际社会在预防与解决冲突方面的机制短板[3] - 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时代课题[3] 全球合作理念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应对全球性挑战之策[3] - 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维护和平 应对气候变化 减少贫困等全球性挑战[3] - 所有国家需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大国尤其要率先垂范凝聚共识[3] 南南合作发展 - 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折射国际力量格局深刻演变和新兴力量重要性[3] - 南南合作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发挥重要作用[3] - 体现发展中国家谋求自主发展的共同诉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