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主义

搜索文档
有欧洲人士指责中国试图“殖民联合国”,中方回应
快讯· 2025-07-21 07:38
金十数据7月21日讯,7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提问,郭嘉昆表示,古特雷 斯秘书长提出联合国80周年改革倡议,中方对此高度重视。郭嘉昆指出,中欧作为两大文明、两大力 量,都支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都支持联合国的核心地位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中方愿同欧方一道,以 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联合国的核心地位,切实发挥联合国应有的作用,为多边主义注 入信心和动力。 (中青报) 有欧洲人士指责中国试图"殖民联合国",中方回应 ...
王毅同克罗地亚外长拉德曼会谈
快讯· 2025-07-21 07:28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中欧关系处于关键节点。中欧关系50年发展历程的重要经验 就是视彼此为伙伴,致力于推进合作、寻求共赢。一个稳定健康、积极发展的中欧关系,符合双方的根 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双方要坚守初心,坚持伙伴定位和开放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对话妥处分 歧,实现互利共赢。希望克方继续为促进中欧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 智通财经7月21日电,据外交部官网,2025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克 罗地亚外长拉德曼举行会谈。 王毅说,克罗地亚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中国是第一批同克罗地亚建交的国家,双方始终相互尊 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以佩列沙茨大桥为代表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推动双边关系更 加成熟稳定,进入高水平发展新阶段。今年是中国和克罗地亚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要以 此为契机,本着开放、互利、共赢精神,总结经验、谋划未来,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 阶。双方要加强各层级交往,增进相互了解和互信,继续坚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加强"一带一路"倡 议同克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 ...
弘扬“上海精神” 共促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7-20 21:47
区域经济合作与上海精神 - 上海合作组织工商论坛在北京举行,近400名国内外政府机构、工商界代表出席,强调深化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和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1] - 论坛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工商界在行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指出中国轮值主席国期间举办多项大型活动,体现对务实合作的高度重视 [2] - 白俄罗斯正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实业家委员会纳入白俄罗斯实业家委员会,工商界不断拓展合作范围和机遇 [2] - 巴基斯坦工商联合会主席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地区重要经济合作平台,实业家委员会在培育经贸关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 - 哈萨克斯坦代表指出上海合作组织为商业活动提供宝贵平台,未来希望在投资合作、投融资担保、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作用 [3] 绿色能源转型与合作 - 阿联酋驻华商务参赞强调中国在绿色能源转型中的关键角色,提及中国企业承建的艾尔达芙拉光伏电站(世界最大单体光伏电站)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 [4] - 乌兹别克斯坦积极推动太阳能电站和绿氢项目,期待制定绿色能源发展路线图并建立绿色标准平台及基金 [4] - 俄罗斯能源部部长呼吁构建公平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模式,加强经验分享和人才培养 [4] - 吉尔吉斯斯坦加大太阳能、风能、水能开发力度,工商会愿为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5] - 伊朗—中国商会提议设计区域碳减排框架,包括联合碳减排目标、清洁能源投资平台及碳信用交易机制 [5] 产业链供应链与互联互通 - 俄罗斯工商会建议升级国际公路铁路及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释放供应链潜力 [6] - 白俄罗斯提议建立数字交通走廊,整合海关认证和电子商务数字解决方案以简化货运程序 [6] - 中吉乌铁路项目预计缩短运输时间并降低成本,开辟中东和欧洲直接通道,吉尔吉斯斯坦建议打造统一商业数字空间 [6] - 土耳其对外经济委员会支持土中企业合作,推动中国企业对土耳其投资 [6] - 《上合组织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2024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连续增长,平均运输时效从18天缩至15天 [7]
国际调解院推介招待会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行
快讯· 2025-07-18 23:41
国际调解院推介招待会 - 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与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国际调解院推介招待会 [1] - 各国常驻维也纳高级外交官、参加贸法会会议代表和各国际机构代表等150余人出席 [1] - 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李松大使表示《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调解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优先方法之一 [1] 国际调解院的意义 - 联合国成立80年来调解领域迄今还没有一个政府间法律组织 国际调解院将填补这一空白 [1] - 国际调解院是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的重要法治公共产品 [1] - 国际调解院是中国与各方一道共同为真正的多边主义作出的新贡献 是国际法治领域的创新之举 [1] 中国的立场与贡献 - 中方将继续积极主张以互谅互让精神处理分歧 以对话协商方式凝聚共识 [1] - 中方将以合作共赢态度促进发展 以面向未来眼光解决问题 [1] - 中国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 为各国化解矛盾分歧提供中国智慧 [1]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系列会议并举行多场双边会见
快讯· 2025-07-18 17:16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 会议于7月17日至18日在南非德班举行 这是今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1]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会议并发言 强调应尊重经济发展规律 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1] - 呼吁拥抱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促进复杂世界经济体系更加稳定 支持全球经济恢复增长 [1] 中国经济形势 - 中国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稳定性 [1] - 中国经济内外部平衡状况良好 国内消费品占GDP比重不断上升 [1] - 对外经常账户贸易顺差占比处于2%左右 处于国际认可的均衡水平 [1] 中国政策方向 - 今年下半年将落实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1] - 计划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特朗普挑起贸易战背景下,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发表公报,罕见展现团结精神
快讯· 2025-07-18 16:05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公报 - 全球经济面临加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挑战 包括持续的战争和冲突 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 [1] - G20承诺加强国际政策合作以应对现有和新兴风险 强调多边合作的重要性 [1] - 德国财政部长评价公报达成是G20主席国的重大成就 发出支持多边主义的强烈信号 [1]
巴西总统卢拉:不会向美国关税勒索屈服
快讯· 2025-07-18 09:02
巴西总统卢拉对美关税政策的回应 - 巴西总统卢拉公开表示拒绝接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利用关税进行勒索 [1] - 巴西社会各界将团结一致捍卫国家主权 [1] - 巴西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 保持开放姿态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1] 巴美贸易关系现状 - 巴西政府与美国政府过去几个月展开多轮对话 [1] - 巴西收到一封被描述为"不可接受的勒索信" [1]
巴西总统卢拉:美国的做法是针对巴西不可接受的敲诈和勒索
快讯· 2025-07-18 04:14
美巴贸易争端 - 巴西总统卢拉强烈谴责美国计划对巴西商品加征50%关税的做法 称这是不可接受的敲诈和勒索 [1] - 巴西将动用一切手段捍卫自身经济 包括诉诸世界贸易组织 [1] - 巴西强调自身是主权国家 认为美国干涉巴西司法即干涉巴西主权 [1] - 巴西支持多边主义与各国合作 认为贸易战不会有赢家 [1]
卢拉谴责美加征关税“敲诈施压” 巴西联合多方保卫经济主权
快讯· 2025-07-18 00:49
贸易争端 - 巴西总统卢拉谴责美国单方面对巴西加征50%惩罚性关税 [1] - 卢拉批评美国将贸易谈判变成"敲诈式施压"并对巴西司法进行虚假指控 [1] - 巴西将向WTO提起争端解决并依据《商业互惠法》采取对等措施 [1] 政府行动 - 巴西外交部于7月9日与11日两度召见美国驻巴西使馆代办表达不满 [1] - 巴西联邦最高法院与国会均表态支持政府立场 [1] - 卢拉7月15日签署总统令启动反制机制授权拟定报复性措施 [1] 行业影响 - 巴西将联合产业界、民间组织与工会共同应对贸易争端 [1] - 自7月9日美国宣布加税后卢拉于9日和10日两次重申对等回击 [1]
突然加关税,越南被美国“耍了”,越外长向中方示好求援
搜狐财经· 2025-07-18 00:06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单方面将越南关税从11%提高至20%,对越南经济造成重大冲击[1] - 美国此举暴露单边主义倾向,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批评[1][3] - 东盟国家担忧成为下一个"越南",重新评估与美国关系[3] 中越贸易关系 - 中越贸易额达2600多亿美元,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26%以上[3] - 2025年上半年中越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18%,远超对美出口增速[3] - 南宁至河内国际列车复运后运输效率提升30%,边境贸易额预计年增15%[3] - 中越加强铁路、金融、科技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规则[3] 越南经济影响 - 越南转口贸易遭受重创,部分商品面临40%惩罚性关税[4] - 越南组装产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企业寻找新出路[4] - TCL等中国企业加大越南本地原材料采购比例应对关税风险,市场份额维持在14.4%[4] 战略格局演变 - 越南放弃模棱两可策略,转向加强与中国合作[5]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将制造业拉回国内的战略失败,反而将越南推向中国[3] - 多边主义和互信合作成为国际贸易新趋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