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网红”到“长红”:簪花“围”出闽南渔村新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07:39
旅游消费表现 - 蟳埔民俗文化村2024年1月至7月接待游客总数超426万人次 [1] - 同期带动旅游消费超8.6亿元人民币 [1] 行业业态发展 - 蟳埔村目前拥有近300家旅拍店铺 [3] - 推出簪花、旅拍、问海、巷遇、听音、看戏、品鲜、乐购"八大体验"业态 [5] - 通过多元业态扩展至美食、文创产品及文化体验领域 [5] 文化推广与创新 - 蟳埔女文化推广者自十多年前开始传播文化并鼓励村民参与视频拍摄 [3] - 设计多巴胺色系、马卡龙色系等流行色系簪花围以融合传统与时尚 [3] - 制定《蟳埔女习俗"簪花围"服务规范》从元素要求、人员要求、服务流程、收费标准等方面规范体验服务 [4] 国际影响力拓展 - "小蟳女"文旅IP曾亮相中意时装周 [5] - 在泉州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法国等地文化交流活动中展示簪花围文化 [5] - 教外国友人用花朵编织头饰并讲述渔女故事 [5]
赵一德在调研文化建设工作时强调坚持守正创新 狠抓工作落实 奋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陕西日报· 2025-08-19 00:40
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空间 - 强调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1] - 长安书院作为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开展"阅读+"服务模式 [1] - 优化文化基础设施布局,通过整合资源打造更多"城乡书房""文化客厅",提供多样化、精准化、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1] - 省非遗体验中心注重非遗保护与传承,鼓励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1] 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 -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依托工业遗址改造,注重保持原有格局和风貌,进行商品化开发、年轻态植入、数字化表达 [2] - 积极引入新业态、创造新动能,推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 [2] - 西南城角餐饮休闲街区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依托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2] 文旅产业发展与规划 - 健全文旅产业工作推进格局,项目化、节点化落实文化强省建设目标任务 [3] - 结合"十五五"规划调整完善文旅发展布局,培育招引文旅头部企业和中小微企业 [3] - 强化文旅市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保障和本质安全水平,做大做强文旅万亿级产业集群 [3] -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贯彻党的领导,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 [3]
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千年古镇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四川日报· 2025-08-19 00:21
文旅融合发展策略 - 以文化传承创新为核心引擎,系统梳理历史脉络、人文典故,推动泉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共生 [7] - 主打"小而精、近而活"的在地文化演绎,丰富游客互动体验与德孝文化感知,通过可触、可感、可参与的生动场景焕发千年文脉新生 [6] - 凭借"历史与现代共生、文化与烟火交融"的差异化路径实现文旅破圈 [7] 游客数据与收入增长 - 1—7月累计接待游客75万人次,同比增长44.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3亿元 [7] - 延祚寺绣球花季吸引15万人次观光打卡,民宿预订率提升近一倍,游客停留时间明显延长 [10][12] 业态创新与消费场景 - 盘活闲置古旧院落,引进青年创客团队运营茶馆、主题民宿、非遗工坊等12处新兴业态,创客项目年均营收持续增长 [9] - 打造"夜市、夜游、夜秀"夜间消费场景,武圣宫戏曲常态展演,"上九会""放河灯"等活动深受欢迎 [10] - 非遗美食如"牛排火锅""孝泉麻饼"转化为体验项目,非遗展示体验中心、研学工坊稳步建设 [8] 重点项目投资与建设 - 谋划编制近中远期项目38个,2023年推进12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6.3亿元,年度投资1.6亿元 [11] - 孝泉书院、邻姑泉泉系整治、阳安大道提档升级等项目加速落地,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优化文旅服务水平和消费体验 [11][12] 品牌塑造与营销 - 培育"上九会"与"孝文化旅游周"两大品牌活动IP,运用"线上+线下"营销模式扩大影响力 [14] - 融入三星堆旅游环线,打造融合古蜀文明与德孝文化的特色旅游线路 [14] - 通过央视戏曲春晚、《记住乡愁》等纪录片提升全国知名度 [15] 体制机制创新 - 组建商家联盟引领业态规范化,深化"文旅+百业"融合互促模式,强化文旅产业支柱地位 [14] - 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全系水系规划,优化文旅产业发展格局 [15]
方寸之间,博古通今 中小博物馆如何成为各地文旅“破圈”密码?
央视网· 2025-08-18 22:37
博物馆行业趋势 -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大型博物馆和中小型博物馆均出现参观热潮 展厅内人头攒动 入口处排起长队 [1][2] - 中小博物馆凭借特色馆藏和本土化内容成功"逆袭" 从"小众"走向大众视野 吸引游客"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3][10] -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底中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 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博物馆 [9] 代表性中小博物馆案例 - 定州博物馆: - 作为县级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馆 拥有5万余件馆藏 含3件国宝级文物和上千件国家珍贵文物 [3] - 暑期取消周一闭馆 每天开放 提供4-8场公益讲解 对5人以上学生教师团体提供免费讲解服务 [6][8] - 开展诗词大会 古书库探秘 手绘等研学活动 吸引亲子游群体 [5][8] -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 全国最大蜀锦蜀绣文化传承基地 展陈面积3000平方米 含9373件馆藏(48件国家级珍贵文物) [12] - 设置清代道光年小花楼木织机现场演示 开设织造体验 蜀锦香囊等互动项目 [12][14] - 2024年7月1日至8月11日访客量达8.2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2倍 [14] 行业创新举措 - 数字化应用:山东青州博物馆搭建VR全景声动感影院 MR文化体验区等数字化场景 [11] - 运营模式创新:多地博物馆实施错时开放 延长时长 推出夜游 剧本杀 换装体验等新型服务 [11] - 内容差异化:中小博物馆聚焦细分领域(如航海 美食) 避免"千馆一面" 提供沉浸式专业体验 [11] 用户行为特征 - 亲子游成为暑期主力客群 家长带孩子以家庭或组团形式参观博物馆 [4][5] - 游客偏好从大型博物馆转向中小型博物馆 更注重特色体验和文化沉浸感 [3][10] - 研学活动需求旺盛 博物馆成为"暑期第二课堂" 吸引学生参与互动项目 [1][8]
项目“加速跑”叠加消费“热力值” 成都火力全开冲刺三季度丨成都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18 14:40
项目建设 - 成都青白江国际名品奥特莱斯项目投资约30亿元 引入300余家国际品牌折扣店 一期6.9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开业[4] - 盛屯集团西区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 计划2026年初全面完工[5] - 成渝数字科创产业园投资3.5亿元 计划2025年10月竣工 已与8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7] 消费促进 - 成都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创历史新高 招募26家赞助企业及33家捐赠企业 特许经营招募48家企业 推出500余款特许商品 开设218个线下零售店[10] - 成都1月至7月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达492.6亿元 同比增长9.6%[10] - 成都市通过4家平台发放1000万元旅游住宿消费券 分两轮每轮500万元[10] 进口贸易 - 成都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274.7亿元 同比增长9.4% 其中冰鲜三文鱼进口5.6亿元增长31.9% 螯龙虾进口4.9亿元增长321%[14] - 成都开展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 推动100个以上进口消费特色场景建设[15] - 成都计划8月及11月分别组织进口供需对接活动 推广进口商品海外直采模式[15]
文旅消费“火出圈”——看六盘水依托气候优势打出“组合拳”
搜狐财经· 2025-08-18 14:06
编者按: 今年上半年,六盘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亮眼答卷,"稳"的基础更牢,"进"的动能积聚。这不仅源于重大项目、工业发展等"硬支撑"的强劲发力,还得益 于旅游经济、消费活力、营商环境等"软实力"的显著提升。为全方位呈现六盘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图景,《六盘水日报》从即日起将围绕上半年旅游经 济持续升温、消费活力加速释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等可喜表现,一一解析这些关键"软实力"如何为六盘水经济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石。 "赛事+旅游""旅游+美食""旅游+消费"……随着政策加码,文旅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六盘水已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高潮迭起的文旅消费新场 景。据公安部门提供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313.47万人次,同比增长11.44%。 游人如织。 立足"中国凉都"气候优势,六盘水深度融合文化体验与多元业态,创新打造差异化避暑产品体系,有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和消费升级,推动"旅游+"向"+旅 游"转变,促进文化、体育、农业等相关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把凉都的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经济红利,推动了"流量"变"留量"、"人气"变"财气"。 政府有为、企业向善、游客舒心,六盘水旅游经济持续"火出圈"。 ...
四川仁寿:城市美活力足 持续推进县域文旅产业做大做强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14:03
城市生态建设 - 仁寿县打造景城一体公园城市新格局 将山 水 林 湖融入城市建设 形成园在城中 城在园中的布局[3] - 文化公园2024年底开放 与中央水体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 响水六坊串联成生态与文化交融的绿色长廊[2] - 推进公园+创新实践 建设文化赋能体验长廊和15分钟绿色休闲圈 开展普法宣传 非遗传承 文体娱乐等活动[3] 文旅活动与经济效益 - 通过马拉松赛事推出跟着赛事游仁寿 跟着赛事品仁寿活动 提供跑友免门票 专项消费券 特色文创展销等礼包[4] - 赛事实现一日比赛 多日停留 一人比赛 多人旅游 直接经济效益突破3亿元[4] - 栖西里商业街区融合创新创意经济 直播经济和本地文化 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形成新经济产业生态集群[6] 文化设施与地标建设 - 仁寿县博物馆预计2024年9月试运营 12月底全面开放 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 设三层及五个展区[5] - 博物馆设置历史沿革展 黑龙滩艰苦奋斗纪念展 仁寿沉浸式体验展 冯建吴石鲁纪念展 非遗传承展等展区[5] - 博物馆将作为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公众科普教育宣传平台和地方文旅融合发展文化平台[5] 文旅产业战略规划 - 整合文旅资源 非遗作品 美食体验 通过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4] - 着力打造精品点 串联旅游线 拓展协作面 提升文旅服务质效[6] - 擦亮历史文化+旅游名片 深耕体育文娱+旅游场景 升级休闲度假+旅游业态 打造天府南门·大美仁寿旅游品牌[6]
乡村“文旅+”四季生“金”兴业富农 水清岸绿绘就振兴新图景
央视网· 2025-08-18 08:16
生态环境改造 - 当地自2016年启动全面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和水域扩容工程 [5] - 环湖滨水步道与森林栈道陆续建成推动村庄环境显著改善 [5] - 生态修复和水系治理重现水清岸绿生态画卷 [1] 文旅产业升级 - 废弃水库管理房改造为咖啡厅 新增垂钓、游湖及草坪音乐会等业态 [7] - 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7] - 200多名村民从事民宿及农家乐业务且民宿入住率较高 [9] 区位资源特征 - 韶托村依托高海拔优势形成凉爽宜人的避暑气候条件 [1] - 小托水库与青山绿野构成核心景观资源 [3] - 别致民居错落分布形成特色乡村风貌 [3]
宁波宁海启动夏季文旅促消费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8-18 04:02
活动概况 - 宁波市宁海县于8月17日启动夏季文旅消费活动 主题为"夏游宁海·'暑'你最嗨" 活动持续七天 旨在打造夜间文旅盛事并促进消费[1] - 活动地点为宁海城隍庙中心广场 包含文旅资源推广、非遗文化展示、消费券发放及市集体验等多维度内容[3] 文旅资源推广 - 现场聘用六名文旅推介官 发布四条夏季旅游精品路线和六大消费场景 系统性推广宁海文旅资源[3] - 通过授牌四家市级非遗茶空间、第七批宁波市级非遗传承人及市级非遗项目 强化文化底蕴展示[3] 消费促进措施 - 发放百万文旅消费券 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 通过大麦 飞猪 云闪付平台扫码领取[3] - 推出"烟火缑城"市集活动 包含城隍非遗汇 城隍夜市 酒旅促销三大主题 集结传统美食 非遗技艺体验及酒店优惠[3] 文化体验升级 - 城隍庙内安排宁海传统戏曲表演 非遗技艺展示及祈福许愿活动 提升沉浸式体验与游览趣味性[5] - 城隍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送万家福"为主题完成展陈提升 通过老照片 老物件展示唤醒文化记忆[5] 战略发展定位 - 采用"古建+非遗"模式推动文旅融合 实现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与文化消费新风尚[6] - 依托"三万三城"建设 整合全域文旅资源 塑造"两核心多触点"城市文化轴 目标建成城市文旅产业集群[7]
主题公园,充实多彩人生的“加油站”(专家解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8 01:30
据外媒报道,不久前,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开业。近期,一系列新的主题公园正在筹备中:即将成为全 球最大乐高乐园的深圳乐园已在建设中;上海还将在2027年迎来"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和全球最大的 小猪佩奇主题公园。 暑期是一年中最长的旅游旺季,而主题公园尤其是具有IP属性的主题公园是暑期的消费热点。中国庞大 的旅游市场规模、活跃的旅游市场需求成为主题公园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们对优质旅游体验、适合 亲子消费的旅游产品的期待,有力支撑了主题公园高质量发展。旅游的核心诉求就是获得愉悦体验,主 题公园的核心卖点就是提供快乐价值。因此,主题公园只要秉持主题娱乐的根本方向,持续进行产品创 新、保持服务品质、丰富文化内涵,就能获得持续健康发展。但不可忽略的是,随着主题公园的数量扩 张,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为了更好地推动新时期主题公园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应深入认识主题公园的内涵。主题公园的核心究竟 是什么?主题公园致力于提供快乐的情绪价值,但是这些快乐的源泉是惊险刺激的娱乐设施设备,还是 主题凝练之后的文化产品与体验,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挖掘文化主题的过程中,文化的呈现是 停留在符号化、载体化、外壳化还是更加注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