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

搜索文档
“伟大胜利”主题专列在北京地铁19号线上线运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05:30
编辑:徐世明 "伟大胜利"主题专列由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中国军号"联合北京轨道运营公司共同打造,共包含7个主 题,在每个车厢内融入了抗战历史元素与强军时代风貌,通过图文展示、主题涂装、在线互动等形式, 生动再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展现新时代人民军队赓续红色血脉、聚力强军兴 军的使命担当,让乘客在交通出行中沉浸式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荣光。本次"伟大胜利"地铁19号线 主题专列于8月31日至9月30日期间每周二、三、四、六、日上线运行。 北京轨道运营公司与相关单位合作,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把爱国主 义教育和地铁车站进行深度融合,在所辖线路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空间,将庄重的历史叙事融入乘 客的日常轨迹,让不可遗忘的历史走进城市脉搏。 地铁19号线作为主城区骨干线网中第一条大站快车线路,平均站间距达2.3公里,最高运行速度可达 100km/h,采用"大站快车"的运营模式,贯穿南北串联多区,从新宫站到牡丹园站约30分钟,满足市民 快速通勤的需求,线路自开通运营至今,安全、平稳运送乘客超1亿7300万人次,为乘客提供了更具速 度和时间优势的交通服务选择。(完) 来源 ...
19号线“伟大胜利”主题专列上线 8月31日至9月30日每周二、三、四、六、日运行
新华社· 2025-09-01 01:17
8月3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中国军 号"联合北京轨道运营公司共同打造的"伟大胜利"主题专列在地铁19号线正式上线运行。 "伟大胜利"主题专列共包含7个主题,每个车厢内均融入了抗战历史元素与强军时代风貌,生动再现中 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展现新时代人民军队赓续红色血脉、聚力强军兴军的使命担 当,让乘客在交通出行中沉浸式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荣光。 走进车厢,头顶上一条条抗战口号和语录,记录下全民族筑成抗日统一战线,抵抗日寇侵略的坚定决 心;脚下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名字,留存抗战每一个坐标;座椅后方的展板上记 录着抗战故事和先烈事迹,带乘客重温曾经的一场场战斗。值得一提的是,在第7节车厢,乘客还可 以"登上"福建舰甲板,一览解放军新型武器装备,感受抗战精神的时代回响。 本次地铁19号线"伟大胜利"主题专列于8月31日至9月30日期间每周二、三、四、六、日上线运行。 同时,北京轨道运营公司与相关单位合作,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把 爱国主义教育和地铁车站进行深度融合,在19号线草桥站、平安里站和 ...
郑州烈士陵园入选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郑州日报· 2025-09-01 00:52
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新增情况 - 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郑州烈士陵园入选[1] - 河南省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总数增至七处[1] 郑州烈士陵园基本情况 - 陵园始建于1955年 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丹青路11号 占地面积413亩[1] - 主要设施包括革命先烈纪念碑 浮雕影壁墙 吉鸿昌/吴焕先/彭雪枫/杨靖宇纪念碑亭 中原英烈纪念馆 吉鸿昌烈士墓 解放郑州纪念碑亭 烈士墓区 凌云堂 郑州国防园 烈士诗抄碑林[1] 陵园资质与功能 - 获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1] - 承担河南省重大革命历史事件 著名革命烈士和郑州地区烈士褒扬工作 烈士遗骸安葬 骨灰存放管理 纪念设施维护管理等职能[1] - 年接待参观祭扫群众达50余万人次[1]
浴血东江畔 精神耀南粤(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2025-08-31 22:32
图①:"东江铁流 南粤旌旗"主题雕塑。 图②:在"东纵第二课堂"旧址教学实践环节,同学们装扮成游击队队员监 听情报。 图③: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外观。 李梦颖摄 图④:1943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宣言》。 图①②④均为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提供 滔滔东江水,巍巍大岭山。 沿着葱茏草木间的石阶拾级而上,踏入位于广东东莞的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庄严的"东江铁流 南粤旌 旗"主题雕塑矗立眼前,令人肃然起敬。 450余件(套)文物、800余张历史图片,无声讲述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 击队东江纵队远离主力,孤悬敌后,紧密依靠群众,坚持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的英雄故事。 血肉铸就的东江铁流 "我们是广东人民的游击队,我们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兄弟,我们的队伍驰骋于东江战场上,艰苦奋斗, 英勇杀敌,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来自广西的观众韦江龙踏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序厅,墙上镌刻的 《东江纵队之歌》歌词激情昂扬,顿时让他热血沸腾、能量满满。 序厅正中的主题雕塑中,有的人拿着枪,有的举着旗,有的握着拳。 "他们是谁?"观众中有人问。 "'书生扛枪'是东江纵队的一大特质。东江纵队早期领导人如曾生、王作尧等都是 ...
通讯|特殊一课,种下一粒种子
新华社· 2025-08-31 10:54
公司运营 - 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目前约有300名学生就读 大多数为出生于南非的华二代 也有少数华三代 [2] - 学校主要在周末两天授课 课程包括中文 数学 美术 书法等 [2] -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选派杨秀英 黄博文 庄勇三位教师到该校工作 [3] 教育活动 - 学校于8月30日周六上午举办特殊课程 组织学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 [1][3] - 展出的60幅照片再现了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斗争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 [1] - 教师结合照片为孩子们讲述抗战历史 基金会主席韩芳亲自为低年龄段学生担任讲解员 [3][4] 教育成果 - 10岁学生陈宇梵学习中文五年后已能够读懂大部分照片说明 并表示要努力学习知识帮助更多人了解真实历史 [4] - 16岁学生刘毅涛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抗日战争历史有所了解 平时会与南非同学交流这段历史 [4] 教育使命 - 作为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者 使命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是传承文化 培育具有深厚家国情怀 开阔国际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 [4] - 教育目标是从历史中学会担当与珍惜 使学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 [4]
香港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型无人机汇演
新华社· 2025-08-30 14:33
汇演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共分13幕,内容包括"九一八"事变和卢沟 桥事变等重要历史场景、东江纵队及文化名人大营救等港人参与抗战场景、日本投降主题场景,还有香 港地区抗战时期报刊、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紫荆花开等多种场景,以史为基、以史为镜,内容丰 富、情怀饱满。 新华社香港8月30日电(黄茜恬)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紫荆杂志社承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无人机汇演30日在香港举行。 本次汇演以"科技+艺术"为媒介,为香港市民呈现一场盛大的抗战主题视觉盛宴,旨在回望历史、致敬 英烈,同时以创新形式弘扬爱国精神、传承抗战记忆,激发社会各界守护和平、砥砺前行的共同力量。 汇演现场人头攒动、气氛激昂,大批香港市民提前到观赏区域等候。此次汇演共出动1200架无人机,无 人机队列在夜空中编队变换,将历史节点与城市记忆有机串联,营造沉浸式、多维度的观演体验。 香港市民乔先生说:"看到夜空中的不同场景,孩子一直在追问背后的历史。通过无人机把故事'画'在 天上,是很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完) ...
“红色游”不断升温 “科技+文旅”让红色文化“圈粉”年轻一代
央视网· 2025-08-29 10:51
核心观点 - 抗战题材电影热映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升温 红色旅游客流显著增长并带动服务升级和科技应用 [1][3][13] 客流数据表现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7月以来接待海内外观众123万多人次 学生团体和亲子研学游成为主要预约群体 [5] - 四行仓库纪念馆年参观人次超过100万 今年暑期日均客流比平时增长1倍 [9] - 百团大战纪念馆暑假客流量比往年同期增长5倍多 [13] - 红色旅游产品预订热度增长显著 今年暑期出游人次比去年同比增长近15% [13] 客群结构特征 - 学生团体和亲子研学游是纪念馆预约参观的主要群体 [5] - 80后90后亲子家庭成为红色旅游主力客群 [13] - 青少年志愿者积极参与 包括大学生志愿讲解员和9-14岁红领巾志愿讲解员 [3][9] 运营服务升级 - 纪念馆延长开馆时间并增加讲解场次 [13] - 升级服务设施并增设参观通道 [11] - 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 [13] - 线上增设VR展馆板块实现云端看展 [13] 产品创新举措 - 山西阳泉开通红色旅游定制线路 串联多个红色景点 [13] - 四行仓库纪念馆开展红领巾志愿讲解活动 开辟研学新方式 [9] - 通过科技手段多维度满足游客参观与学习需求 [11]
铭记抗战壮举 弘扬抗战精神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04:10
核心活动概述 - 华北油田采油四厂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歌展演活动 以拉歌形式组织三个80人方阵进行表演和竞技 [1] - 活动通过音乐和互动形式实现情感浸润式教育 替代传统单向传播模式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1] - 活动与《南京照相馆》观影 参观卢沟桥纪念馆共同构成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2] 活动形式特点 - 采用全员参与模式 取消演员与观众的分隔 所有参与者均成为活动主体 [2] - 运用拉歌竞技和安塞腰鼓等互动形式激发参与热情 通过挑战应战模式强化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 - 结合历史实物与现代声光电技术全景再现历史 通过光影艺术刻画家国情怀 [2] 教育意义与精神传承 - 活动使职工从历史聆听者转变为情感参与者 在音乐中感受抗战岁月的悲壮与豪情 [1] - 重现抗战时期全民动员图景 让团结奋斗精神在实践参与中得到深度体认和牢固凝聚 [2] - 采用年轻化科技化表达方式 使厚重历史变得可感可知 实现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与活力焕新 [2] 企业战略导向 - 活动融入反诈宣传教育 切实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2] - 公司以活动为起点 将抗战精神转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3] - 通过当前努力肩负祖国繁荣富强重任 创造企业更好发展前景 [3]
香港举办展览纪念粤港人民共同抗战历史
新华社· 2025-08-29 03:33
展览概况 - 粤港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于8月28日在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开幕 聚焦两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抗敌的历史并缅怀英烈 [1] - 展览分为粤港沦陷 奋力抗战及抗战胜利三部分 展出约40件/套文物及150张历史照片 [1] - 重点展品包括1944年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模范银戒指 郭沫若著作《全面抗战的认识》及东江纵队队员使用的布胸章和望远镜 [1] 展览内容 - 历史照片展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下两地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难及共同抵抗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 [1] -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指出抗战期间粤港人民并肩作战谱写爱国篇章 强调铭记历史与激发爱国情怀是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目的 [1] 展览合作与期限 - 展览由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合作推出 [1] - 展出日期为8月29日至明年7月8日 持续约10个月 [1]
从烽火童年到精神火炬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2 22:14
林珍个人背景 - 90岁抗日老战士 曾担任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小鬼通讯员和护理员 [4][6][7] - 1943年8岁加入游击队 负责情报传递和伤兵护理工作 [6][7] - 1977年返港后致力于抗战历史教育 1995年起担任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秘书长及会长 [8] 抗战经历细节 - 6岁目睹日军空袭启德机场 姐姐林展遭受日军欺凌成为投身抗日导火索 [5] - 情报传递方式包括将情报卷成火柴棒藏于衣襟或水果篮 通过树上刻痕和石头作为路标 [6] - 伤兵护理期间经历缺医少药困境 需反复清洗带脓血纱布 目睹无麻药取子弹手术 [7] 爱国主义教育贡献 - 长期在历史遗迹与校园开展抗战历史宣讲 包括屯门龙鼓滩纪念碑和斩竹湾抗日英烈纪念碑 [4][8] - 2015年获颁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024年借予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作为重点展品 [8] - 拔萃女书院通过AI技术创建虚拟抗战老兵对话项目 使学生重走抗战路线 [8] 历史纪念活动 - 2024年9月3日香港海防博物馆改设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 展出东江纵队实物包括布袋毛毯手枪及《前进报》 [8] - 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强调和平珍贵性 呼吁代代守护历史记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