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

搜索文档
“政策+活动”精彩纷呈 上海消费热潮持续涌动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19:32
消费券活动 - 杨浦区发放超千万元"玩转杨数浦"消费券,重点整合五角场商圈等商业体,券面设置为潮品券与次元券 [2] - 黄浦区"璀璨金喜大豫园"消费券首轮发放瞬间抢空,18家商户参与活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463% [2] - 浦东新区每周发放"乐购浦东"零售消费券,长宁区推出针对服装鞋帽、化妆品等四大品类的消费券 [3] 黄金珠宝文化节 - 2025钻石珠宝文化节联动"五五购物节",覆盖黄浦、浦东等7个区,推出43项活动 [3] - 老凤祥、中国黄金等重点企业推出工费减免、以旧换新、免费鉴定养护等优惠措施 [3] 首发经济 - 浦东新区今年将引进31家首店,包括Osprey中国首店、Flaneur中国首店等 [4] - 1至4月静安区引入53家首店,黄浦区一季度新增22家首店(含3家全球首店) [4] - 国际品牌HOKA在新天地开设全球首家品牌体验中心 [4] 政策支持 - 《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国内外品牌开设高能级首店,试点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 [5] - 上海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模式,覆盖全品类进口首发消费品,单票货物通关效率提升80%以上 [5] - 已有14家跨国品牌中国总部的20个消费品品牌申请纳入"白名单",涉及2万多款全球或区域首发新品 [6]
多领域“引擎”轰鸣,今年前四月成都经济跑出 “加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5-23 14:53
工业与制造业表现 - 2025年1—4月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1% [1]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 4% 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 8% [1]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激增412 5% 主要受益于政策扶持与消费热潮 [5] - 华为在成都发布全球首款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HUAWEI MateBook Pro与HUAWEI 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 实现国产操作系统在PC领域突破 [3] - 成都市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 [5] 消费市场动态 - 1—4月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 1% [10] - 限额以上企业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5 0% 金银珠宝类增长19 7%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 1% [10] - 成都累计落户海内外首店超4000家 2024年引进首店超820家创6年新高 [10] - 一季度成都开展首展首秀首发活动超50场 落地首店148家 [10] - 成都市推动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为2027年底落地首店6500家 高能级首发活动超1000场 [12] 外贸与物流表现 - 1—4月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2759 8亿元 同比增长11 2% 其中出口1610 8亿元增长11 9% 进口1149 0亿元增长10 1% [14] -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货邮吞吐量超36 64万吨 同比增长23 11% 天府机场与双流机场增速均超20% [14] - 成都在飞国际及地区航线77条 计划全年新开复航加密28条航线 [16] - 成都企业组团出海签单活跃 例如工业代表团赴沙特签超50亿元订单 37家经贸企业赴日本签约10个项目金额超10亿元 [18] 企业合作与产业生态 - 华为与成都形成"动能生态" 合作企业包括华鲲振宇(算力) 鼎桥通信(终端 AI) 华体照明(新能源)等 [3] - 四川华鲲振宇为华为计算唯一战略级合作伙伴 成都鼎桥通信参与鸿蒙共建项目 [3] - 新能源车企在蓉加速布局 某品牌计划新增3家体验店 一季度在川交付量同比两位数增长 [7]
大悦城(00003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09:24
公司战略与经营策略 - 2024年公司推进战略重塑,定位“卓越的城市运营与美好生活服务商”,构建“1123”战略体系,突出商业业务,聚焦“中粮好房子”,注重现有业务专业化、精细化运营,适时回顾战略,坚持经营与开发并重 [1][2] - 预计行业止跌回稳态势延续,结构性分化加剧,国家推动建设好房子,行业加快构建发展新模式 [3] 2024年经营情况 - 行业排名提升,位列中指2024房地产百强榜第20位,上海易居“2024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第18位,销售排名升至第23位,同比上升6位 [4] - 商业再拓版图,完成厦门、三亚、海淀三个大悦城开业,发行成都大悦城商业REIT,实现现金回流16.6亿元 [4] - 营业收入357.91亿元,同比下降2.70%;归母净利润 -29.77亿元;全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6.17亿元;期末总资产1,785.7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5.96亿元 [4][5] 融资环境与资金管理 - 与金融机构合作良好,可用融资授信额度充足,有多元化融资渠道,2024年末有息负债总额666.13亿元,资产负债率76.73%,与上年持平 [6] - 2024年新增借款平均成本3.0%,全年综合融资成本4.06%,较上年末下降55个基点,维持AAA主体信用评级 [9] 业绩改善措施 - 销售聚焦住宅产品力,打磨“悦系”产品;商业确保头部项目迭代,推进REITs发展;土地获取聚焦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压降融资成本,开展降本降费行动 [10] 现金流管理 - 近三年经营性净现金流连续为正,通过开源节流、商业拓展、资本运作、优化融资等方式管理现金流,2024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较同期下降55bps [10][11] 核心竞争力与商业运营 - 大悦城商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体验式商业”、强大管理能力和优质储备资产,未来优化模式,推进资产证券化 [12] - 2024年引进首店等近500家,深耕首发经济,巩固“青年潮流地标” [19] - 2024年购物中心销售额401.2亿元,同比增长16%;客流3.6亿人次,同比增长30%;2025年计划新开业深圳、南昌大悦城2家项目 [19][20] 产品与市场拓展 - 2024年签约369亿元,签约面积167万平米,2025年聚焦核心城市群实现销售目标,动态调整业态比例 [13] - 2024年完成“好房子”部分研究并推广,2025年增加相关研究,搭建实验室打造特色产品 [14] - 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打造外贸优品专门店或区域 [19] REITs发行情况 - 2024年发行消费REITs,募集资金33.2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约21亿元,收回现金16.6亿元,底层资产经营指标超额完成,分红高于业绩预测 [16][17][18] - 公司积极研究扩募政策,如有计划将及时披露 [18] 轻资产业务 - 轻资产项目运营良好,未来聚焦两大产品线,深耕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以收入提成加净收益提成为收费模式 [21][22]
山东城市观察 | 当“首发经济”浪潮席卷,青岛凭何突出重围?
新浪财经· 2025-05-23 07:55
青岛首发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584.5亿元,稳居北方消费第二城 [1] - 80余家品牌首店密集落地,京东MALL等超级商业载体创新实践显著 [1] - 从"首店经济"进阶至"首发经济",彰显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雄心 [1]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首发经济列为重点任务,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构成新消费矩阵 [3] - 青岛已向17家零售餐饮首店及5家引进主体发放485万元财政支持 [3] - 京东MALL作为山东首店,聚合200余个知名品牌,打造4万平方米场景化体验中心 [3] 企业创新与区域优势 - 青岛万象城引入麻六记、始祖鸟贝塔店等首店,开业即引发排队热潮 [3] - 青岛凭借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地位,首店布局覆盖省内3400万人口及日韩经贸圈 [3] - 寇莎精品百货、句象书店等首店吸引潍坊、烟台等周边城市消费者,形成消费外溢效应 [3] 文旅融合与科技赋能 - 青岛啤酒博物馆通过《觉醒的酿造师》实景剧游、《金色奇妙夜》光影秀等创新项目转型为文旅消费综合体 [5] - 台东步行街《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结合实景互动与动态全感模拟技术,增设汉服变装、国风市集等衍生消费 [6] - 京东MALL通过虚拟货架联动可售商品突破20万种,AI智能服务实现"千人千面"推荐 [7] 商业空间重构与数字技术 - 青岛啤酒博物馆1903时光影舍项目将文化体验转化为情感消费,实现从"观光"到"沉浸"的升级 [7] - 京东MALL的电竞区成为年轻人社交新地标,台东步行街国潮剧场吸引游客穿越盛唐 [9] - 青岛首发经济"黄金三角"由浮山湾商圈、台东步行街、金家岭商圈构成,形成首店集群效应 [9] 未来发展方向 - 青岛注重商旅文融合,中山路历史城区引入裕莲茶楼等首店,实现商业更新与城市文脉保护双赢 [9] - 通过"首店密度"提升商业能级,"首展频度"增强文化辐射,"首发速度"重塑产业生态 [9] - "青岛模式"有望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9]
不同文化IP创意融合联动 文博会上首发经济活力转化为交易力
央视网· 2025-05-23 07:48
央视网消息:第二十一届文博会5月22日在深圳开幕,6000多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走在展馆里,具身机器人弹古筝、做导览,文化和科技共同驱动的文化产业新业态随处可见。 一家刚刚成立一年的初创公司,带来一款新品人形机器人,在文博会首次亮相,第一天就收到了几十单合作问询。 在科技与文旅融合的展区,一位客户戴上VR眼镜,进入虚拟世界里坐上游船,正在无锡地标与非遗元素中穿梭。目前,这款产品已经应用在 无锡古运河游船体验中。 文博会开幕首日就举办了20多场新品发布会,各展位实时发布新品项目80多项。文旅新业态、文化新IP、科技新产品,首发经济成为本届文博 会一大亮点。组委会介绍,本届文博会还将举办新品发布会超150场,将交易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举办近300场交易活动。 首发密集 打造文化新品超级发布平台 5月23日是文博会开幕的第二天,哪些新品即将亮相?本届文博会还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许多文化消费新场景。除了文化市集、文创专区,2025年组委会首次推出热销商品榜,还有多项促交易措施。比如符合条 件的退税商品,在文博会可以实现即 ...
“消费第一城”再发力,上海锚定提振消费新引擎
第一财经· 2025-05-22 13:35
上海消费市场现状 - 2024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服务消费占比不足50%,显示巨大发展潜力 [1][7] - 2023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和增速全国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1年居首 [2] - 上海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首选地,首店经济领跑全国,2024年1-4月新增首店301家,高能级首店占比16% [2][10] 提振消费政策框架 - 上海推出六大行动: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提质、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 [1] - 政策强调收入与消费联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重点行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4] - 强化生育养育保障,加快出台育儿补贴和产假社保补贴政策,增加托幼服务供给 [4] 服务消费升级方向 - 上海服务消费7项举措聚焦提质升级,包括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建设旅游城市、发展体育赛事经济 [7][8] - 推动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引入国际乐园IP(如乐高乐园、哈利波特制片厂),预计乐高乐园年客流240万人次 [8] - 首次提出"丰富悦己消费",支持健康养生、兴趣课程、解压疗愈等新业态 [9] 新型消费培育重点 - 发展数字娱乐IP联动生产制造,开发主题文旅秀演项目 [9] - 扩大银发消费供给,优化养老服务设施,支持上门助浴等新业态 [5][9] - 促进首发经济升级,2024年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政策,构建五维生态系统 [10] 大宗消费更新措施 - 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汽车、家电及数码产品,4月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8.8% [12] - 汽车消费以置换更新为主,占比超30%,燃油车更新达50% [13] - 房地产政策侧重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旧房改造,配合城市更新需求 [13]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政策链接新兴产业生态,如数字消费、银发消费,促进供需对接 [10] - 需提升消费国际化水平,深化AI时代全球消费网络中心地位 [14]
五一入境游订单增长188%后,深圳再推出500场特色活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07:26
深圳国际消费市场提质扩容行动 - 深圳启动"购在中国2025深圳之夏消费季",计划推出超500场特色活动以刺激国际消费市场[1] - 优化免税消费模式成为重点,深圳将推出"退税+折扣+体验"深度融合模式,包括"Amazing Shenzhen"全球旅游计划等商文旅融合消费活动[1] - 深圳万象城境外旅客退税额度提高至9%,全市离境退税商店已超400家,其中深圳万象城有63家退税商店(47家实现"即买即退")[2] 入境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深圳边检总站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17%),其中外籍人员264万人次(同比增长40.6%),免签入境57万人次(同比增长110%)[2] - 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深度融合、促消费活动IP影响力扩大、免签政策红利释放推动深圳口岸通关流量持续高位运行[2] - 五一期间深圳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88%[1] 商业综合体发展情况 - 深圳新开/焕新四个商业综合体项目,包括K11 ECOAST(中国内地首个旗舰项目)、iN城市广场、罗湖益田假日广场和PA MALL[3][4] - PA MALL作为"深圳第一高楼"商业项目,新引进首店率达60%,包括Vivienne Westwood、DIESEL等国际品牌[3][4] - iN城市广场引入首店/特色店/旗舰店共29家,餐饮业态占比超40%[4] 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3.1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较1-2月加快1.4个百分点[4] - 深圳将推出首发经济、以旧换新、暑期消费等7大特色消费主题活动[2]
锋尚文化:Q1营收持续增长,探索文化科技创新-20250521
华西证券· 2025-05-21 13: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锋尚文化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降但2025年Q1营收大增 公司毛利率下降、费用率提升但在手订单充足 收入结构优化并探索文化科技创新 有望受益于文旅消费行业增长 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维持“增持”评级 [2][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 同比下降14.42% 实现归母净利润4177.25万元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 同比下降68.94%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 同比增加171.12% 实现归母净利润 - 131.51万元 [2] 毛利率、费用率与在手订单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2.14% 同比下降5.23pct 大型文艺演艺业务毛利率为28.65% 同比下降8.80pct 文化旅游演艺业务毛利率34.22% 同比下降0.96pct [3] - 2024年销售费用率为3.51% 同比提升1.31pct 管理费用率为8.61% 同比提升1.53pct 研发费用率为6.52% 同比提升0.81pct 财务费用率为 - 1.53% 同比降低0.62pct [3]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在手订单数量为3.68亿元 其中8788万元为大型文化演艺项目、2.80亿元为文化旅游演艺项目 [3] 收入结构与创新 - 公司自2022年起布局C端业务 实现从B端向C端延伸 2024年上海六三二项目实现收入3219.81万元 净利润达766.54万元 [4] - 2024年先后落地杭州实景演艺《湘湖·雅韵》项目运营、青岛全景秀演《海上有青岛》 [4] - 公司践行“文化 + 科技”模式 运用多种技术于国家大型活动项目 引入低空无人机飞行表演 赋能线上演出 为C端用户提供新体验 [4] 行业趋势与公司机遇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首发经济”列为重点任务 文旅消费是发展首发经济的优质场景 [5] - 演出行业促进文旅融合和拉动消费 旅游经济景气指数同比上升2.1% 呈稳步上升态势 [5] - 公司深耕文旅演出行业 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带动业绩增长 [5] 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为6.93/7.83/8.66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1.40/1.53/1.67亿元 EPS为0.73/0.80/0.87元 对应2025年5月21日收盘价PE分别为36、33、30倍 维持“增持”评级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77|579|693|783|866| |YoY(%)|111.5%|-14.4%|19.7%|13.0%|1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4|42|140|153|167| |YoY(%)|813.9%|-68.9%|235.2%|9.6%|8.8%| |毛利率(%)|37.4%|32.1%|32.4%|32.3%|32.3%| |每股收益(元)|0.70|0.22|0.73|0.80|0.87| |ROE|4.1%|1.3%|4.2%|4.4%|4.6%| |市盈率|37.18|119.71|35.71|32.59|29.96|[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数据 包括营业总收入、净利润、货币资金等 [10] - 主要财务指标涵盖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方面的数据及变化情况 [10]
锋尚文化(300860):Q1营收持续增长,探索文化科技创新
华西证券· 2025-05-21 12: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锋尚文化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大幅增加但仍亏损 公司毛利率下降、费用率提升但在手订单充足 公司收入结构优化,探索文化科技创新 首发经济文旅场景当先,公司有望受益于文旅消费行业增长 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2][3][4][5][6]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下降14.42%,归母净利润4177.25万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同比下降68.94%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增加171.12%,归母净利润 - 131.51万元 [2] - 2024年毛利率32.14%,同比下降5.23pct 大型文艺演艺业务毛利率28.65%,同比下降8.80pct,文化旅游演艺业务毛利率34.22%,同比下降0.96pct 销售费用率3.51%,同比提升1.31pct,管理费用率8.61%,同比提升1.53pct,研发费用率6.52%,同比提升0.81pct,财务费用率 - 1.53%,同比降低0.62pct [3]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数量为3.68亿元,其中8788万元为大型文化演艺项目、2.80亿元为文化旅游演艺项目 [3] 业务发展 - 自2022年起布局C端业务,2024年上海六三二项目实现收入3219.81万元,净利润达766.54万元 先后落地杭州实景演艺《湘湖·雅韵》项目运营、青岛全景秀演《海上有青岛》 [4] - 践行“文化 + 科技”模式,将多种技术运用到国家大型活动项目中,引入低空无人机飞行表演,打造线上产品,为C端用户提供全新线上文化娱乐内容体验 [4]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首发经济”列为重点任务,文旅消费是发展首发经济的优质场景 演出行业成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旅游经济景气指数同比上升2.1%,持续保持在景气区间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为6.93/7.83/8.6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0/1.53/1.67亿元,EPS为0.73/0.80/0.87元,对应2025年5月21日26.19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36、33、30倍 [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的各项财务指标,包括营收、成本、费用、利润、现金流等情况 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等指标也有体现 [11]
锋尚文化(300860)年报&一季报点评:Q1营收持续增长 探索文化科技创新
新浪财经· 2025-05-21 12:4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下降14.42%,归母净利润4177.25万元,同比下降68.94%,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增加171.12%,归母净利润-131.51万元[1] - 2024年毛利率32.14%,同比下降5.23pct,其中大型文艺演艺业务毛利率28.65%(同比下降8.80pct),文化旅游演艺业务毛利率34.22%(同比下降0.96pct)[2] - 2024年销售费用率3.51%(同比提升1.31pct),管理费用率8.61%(同比提升1.53pct),研发费用率6.52%(同比提升0.81pct),财务费用率-1.53%(同比降低0.62pct)[2] 业务发展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3.68亿元,其中大型文化演艺项目8788万元,文化旅游演艺项目2.80亿元[2] - 2022年起布局C端业务,2024年上海六三二项目收入3219.81万元,净利润766.54万元,杭州《湘湖·雅韵》和青岛《海上有青岛》项目相继落地[3] - 践行"文化+科技"模式,运用AR、3D双威亚、裸眼3D等技术,在大型活动中引入低空无人机表演,开发线上文化娱乐产品[3] 行业机遇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首发经济"列为重点任务,文旅消费是发展首发经济的优质场景[4] - 演出行业成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旅游消费复苏带动投资和创新,全年旅游经济景气指数(CTA-TEP)同比上升2.1%[4] - 公司深耕文旅演出行业数十年,有望受益于国家促内需消费驱动的行业增长[4] 投资展望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6.93/7.83/8.66亿元,归母净利润1.40/1.53/1.67亿元,EPS 0.73/0.80/0.87元[5] - 按2025年5月21日收盘价26.19元/股计算,对应PE分别为36、33、30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