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

搜索文档
“《文明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I”全球首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0 08:38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6月10日是"文明对话国际日",记者从《文明》杂志社获悉,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和《文明》杂志社在 纽约联合国总部等多地举办展览并全球首发"《文明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I",构建文 明对话和文明传播的新方式与新载体,展示中国人的全球文明观。 为向世界展示和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和《文明》杂志社特别策划推出:"《文明 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I"即"文明长卷I"。文明长卷I以习近平主席的"2014《文明宣 言》"和"2023《全球文明倡议》"为核心主题基础,以193个联合国会员国和2个联合国观察员国(共195 个国家)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暨世界文明标识为代表的多元文化和多彩文明为主要内容, 呈现出诠释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据介绍,文明长卷I按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理念为设计基础,纵向分为"上、中、下"三重结构,体现中国 古典哲学中"天地人和"的理念;横向分为"左西、右东"两翼。 其中:纵向"上部和下部"通过展示193个联合国会员国和2个联合国观察员国的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 产经典图片,不但系统呈现出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标识 ...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 外交部介绍有关情况
环球网· 2025-06-10 08:05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萌】在6月1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去年,第78届联 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今年6月10日是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 我们注意到,联合国总部以及多个联合国机构所在地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联合国秘书长、联大主席以 及许多联合国机构负责人纷纷表示祝贺。可否请发言人介绍相关情况? 对此,发言人林剑表示,一年前,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联合80多个国家共同提出的决 议,决定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这是中国积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 议,为推动不同文明间平等交流对话、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林剑表示,"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顺应了各国人民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人类进步的普遍愿望,弘扬 了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将继续以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引,同国际社会一道,发挥"文 明对话国际日"的重要平台作用,捍卫文明平等,践行文明交流,促进文明进步,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林剑说,今天是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中方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多国一道,在纽约、日内瓦等联 合国机构所在地以及全球多 ...
蓝厅观察丨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交流互鉴 美美与共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0 02:25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到来之际,一系列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举行。去年6月,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把每年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 国际日,决议充分体现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中国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 明百花园。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从汨罗江到德国美因河,不同国家的人们在龙舟竞渡中,体验文明交融的魅力。此时此刻,中乌联合考古队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 河流域,一同发掘千年古城尘封的历史记忆。来自希腊、墨西哥等国的珍贵文物正与中国各地观众见面,展现世界文明的绚丽多姿。一幅幅文明对话的生动 图景在中国与世界各地渐次铺展,播撒下更多友谊的种子。 交流对话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中国致力于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新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从"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良渚论坛"、世界古典学大会的成功举办,到中 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雅典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相继开设,再到实施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旅游举措,举行精彩纷呈的中外旅游年、文化节、青年 艺术节……持续的交流对话,增进理解、加深信任,不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肯尼亚常驻联合国内罗毕办事 ...
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访谈录)
人民网· 2025-06-09 22:3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1]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应了"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世界"的人类重大课题,凝聚了各国人民建设美好未来的最大公约数 [1] - 12年来该理念在理论层面不断丰富发展,在实践层面持续稳步推进,取得丰硕成果 [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 - 人类社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紧密团结,共存概念从未如此重要 [2] - 该理念是对现有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方案缺失的深刻反思,有助于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2] - 从人文角度看,该理念彰显对全人类的整体关怀,具有历史纵深和科学前瞻性,并强调实践导向 [3] 对国际关系原则的继承与发展 - 继承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权平等原则、联合国宪章精神、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4][5] - 超越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区域法"特性,具有全球视野,融入中国理念和价值 [5] - 对主权、人权、民主、自由等原则进行了合理化改造与时代化创新 [5] 三大全球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 [6] - 全球发展倡议正值评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关键时期,中国为减贫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6] - 全球安全倡议帮助各国塑造安全心态,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维和出兵国 [7] - 全球文明倡议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有力回应,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7]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 -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五通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9][10] - 具体项目包括比雷埃夫斯港、佩列沙茨大桥、中欧班列、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 [10][11] - 打破了西方主导的经济合作模式,考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落差动能" [12] 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路径 [12] - 只有推动新型国际关系,才能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真正落实到国际社会日常运行中 [12] - 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不合理不公正成分的干扰 [12] 文明交流互鉴的作用 - 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旨在消除歧视偏见、增进理解信任、促进民心相通 [14] - 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 [15] - "和而不同"是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的规律,中国理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精神一致 [15]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支撑 -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 [16] - 与西方推行的所谓"普世价值"形成鲜明对比,避免加剧世界分裂和对抗风险 [17] - 这些价值经过历史检验,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性价值,相互间具有内在联系 [18] 建设"五个世界"的总目标 - 包括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五个方面 [18] - 与"五位一体"总体框架相对应,为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生态发展提供遵循 [20] - 需要采取共同举措和行动,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强调合作共赢理念 [19]
6月9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9 14:12
经济贸易 - 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5% [5] - 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6][7] - 一季度全国跨省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参保群众7075.26万人次,减少群众垫付金额达469.92亿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37.97%和11.44% [14] 产业与科技 - 消费品工业智能化转型加速,前4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增长,智能、绿色、健康产品增长快速 [8] - 中国港口加快绿色智慧发展转型,已建成和在建自动化码头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9] - 湖南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1] 农业与粮食 - 各地夏收夏种有序推进,科技助力粮食丰产丰收 [10] - 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约占全国近四成 [15] 国际事件 - 美国洛杉矶抗议者与国民警卫队发生冲突 [16] - 俄罗斯称在顿涅茨克又控制一处定居点,乌克兰称袭击俄境内导弹工厂 [19] - 加沙地带援助物资分发点遭以军袭击,死亡人数达115人,受伤1110人 [20][21]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央视网· 2025-06-09 11:55
全球文明倡议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2] - 全球文明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构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支撑 [2] - 中国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共同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1] 文明对话国际日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 把每年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1] - 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旨在提升全世界对文明多样性 文明交流合作重要价值的认识 [1] -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到来之际 一系列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举行 [1] 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具体行动 - 中国邀请中亚五国参与实施"文化丝路"计划 提出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 与非方携手推进"文明互鉴伙伴行动" 深化中拉文明交流互鉴 [2] - 中国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良渚论坛" 世界古典学大会 开设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 雅典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 [3] - 中国实施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旅游举措 举行中外旅游年 文化节 青年艺术节等活动 [3] 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 - 端午节期间 从汨罗江到德国美因河 不同国家的人们在龙舟竞渡中体验文明交融 [4] -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流域发掘千年古城 [4] - 来自希腊 墨西哥等国的珍贵文物在中国各地展出 展现世界文明的绚丽多姿 [4]
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力量(国际论坛·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6-09 02:06
在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上海合作组织将继续践行"上海精神",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维护地区 安全稳定,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力量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形势深刻变革,各类挑战层出不穷,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形成增强 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力量。作为亚欧地区重要的多边合作平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覆盖全球近一半的人 口,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4。中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 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与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高 度契合。 中国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不断为这一多边平台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坚持 互信互利、尊重多样性等理念,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成员国对接发展规划,推动基础设施项 目建设,为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提供了助力。中巴经济走廊经过10多年发展,取得重要成果。走廊将巴基 斯坦同中国的长期友好关系,进一步拓展为两国在硬件设施、贸易往来和民众交往等各领域的密切合 作。不久前,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帮助中亚"陆锁国"发展成为亚欧国际贸易枢纽。自 2018年中国宣布支持建设 ...
AI遇汉学 青年汉学家“圳”当时
南方都市报· 2025-06-08 23:16
世界汉学大会概况 - 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宝安院区举行,主题为"理解中国: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汉学家参与[1] - 大会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对汉学和中国研究的影响,体现传统人文与新兴科技的深度对话[1] - 特别设立"汉学薪传:青年汉学家圆桌",关注全球青年汉学学者培养[1] 政策与项目支持 - 教育部将深入实施"新汉学计划",着力培养新一代青年汉学家,创新办好世界汉学大会[1] - "新汉学计划"博士后项目于2024年启动,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五所大学合作试点,是国内首个针对汉学人才的博士后项目[3]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世界汉学子平台上线,是国内首个以汉学为核心的学术期刊矩阵和数字资源平台[3] 城市与学术支持 -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表示,深圳的"科技之城"底色和"现代城市文明"底蕴为汉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文化内涵[2] - 世界汉学大会首次在深圳举办,主题与深圳城市气质高度契合[2] 学术交流与倡议 - 会议举行4场主旨演讲,中外学者围绕"AI与汉学研究范式变革"、"数字技术与中国典籍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谈[3] - 青年汉学家代表冯海城倡议打破传统汉学与中国研究的二元对立,整合多学科方法深化对中国理解[2] 大会历史与影响 - 世界汉学大会自2007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成为推动国际汉学发展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高端学术品牌[3]
在文明对话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环球热点)
人民网· 2025-06-06 22:06
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与意义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于2024年通过决议正式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 旨在提升国际社会对文明多样性价值的认知 促进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 加强全球团结 [4]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响应文明对话国际日号召 强调对话是通往和平之路 [7] - 联合国宣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网站首页写道 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仍然是消除歧视和偏见 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加强国家间联系以及巩固全球团结的最有效途径 [8][9] 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全球庆祝活动 - 在加拿大多伦多北美动漫节上 中国驻多伦多旅游办事处举办"对华·知音"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 以中国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悟空形象和古筝演奏《云宫迅音》等乐曲吸引现场观众互动、拍照 [4] - 在罗马尼亚举行的"对话·知音——用音乐与世界对话"中国古筝音乐会上 中国古筝演奏家与罗马尼亚的小提琴家、大提琴家合奏《春江花月夜》 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6] - 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一个字让你爱上中国"汉字文化主题活动中 近百名巴黎中学生通过汉字拼图游戏、古法拓印、活字印刷术等体验活动 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汉字文化探索之旅 [7] 中国在推动文明对话中的角色与举措 -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和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决议 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了解提供了重要渠道 [11][12] - 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2024·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金砖国家文明对话"系列活动、中拉文明对话、中非文明对话大会等 努力为不同文明平等对话搭建平台 [10][11] - 中国通过"文化丝路"计划、"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文明互鉴伙伴行动"、"人文交流伙伴行动"等举措 让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有了更多落脚点 [12] 文明对话的国际影响与未来展望 - 世界正从地缘政治竞争的时代转入文明竞合的时代 不同文明求同存异、交流合作、对话互鉴成为一种广泛的国际共识 [9] - 希腊汉学中心主任斯塔夫洛斯·卡茨奥斯认为 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具体的倡议和措施 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了解提供了重要渠道 [13] - 叙利亚政治问题专家马希尔·伊赫桑认为 中国在倡导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倡议和方案将增进不同文明间的了解与合作 [13]
敦煌奏响丝路文明互鉴新乐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5 00:56
在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壁画上,一个奇妙的符号静静讲述着文明交融的故事。 "三兔共耳"——三只兔子竞相追逐,两两共用一耳。传说它最早出现在6世纪的敦煌,但其形象早已经 由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沙漠与山川,跃上英国的瓷砖画,融入埃及的陶瓷,跳进德国的教堂钟表…… 起源之谜仍未揭晓,寓意为何众说纷纭。这一符号无声见证:纵使山海阻隔,岁月漫长,文明始终没有 孤独前行。 当前,世界正经历深刻演变。在这样一个呼唤理解与包容的时代,增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比以往更 为紧要。 近日,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甘肃敦煌举行。来自五洲四海的约400名中外嘉宾共聚此地,聆听 历史的回响,凝聚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丝路重镇敦煌,多元文明在此交汇。在这里,人们发现,"美"并非统一的标 准,而可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古道新程,心路相连。昔日,丝绸之路上,声声驼铃在山间回荡,袅袅孤烟在大漠飘飞。如今,呼啸 的"钢铁长龙"夯实着"硬联通",政策规则标准协同构建起"软联通",日益丰富的人文交流拉近了"心联 通"……150多个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古丝路重焕荣光。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