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治理倡议
icon
搜索文档
澜沧江—湄公河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会议举行 王小洪主持并作主旨讲话
人民日报· 2025-09-15 22:55
本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张天培)澜沧江—湄公河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会议15日在京举行,国务委 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主持并作主旨讲话。 王小洪指出,今年澜湄合作机制将迈入第十年。近年来,澜湄国家执法部门认真落实澜湄合作领导人会 议共识,采取务实有效举措,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给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 的利益。 王小洪表示,中方愿同各方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完善区域安全治理框架,严厉打击 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国犯罪,全力支持澜湄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建设,共同提升执法能力,以合作促安 全、以安全保发展,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澜湄家园,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走 深走实。 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代表团团长作了发言。各方表示,感谢中方为会议成功召开作出的努力,将 积极落实会议成果,更好开展澜湄区域执法安全合作。 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打击跨国犯罪合作的联合声明》和《关于深化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合作的联合声 明》。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埃塞俄比亚学者:全球治理倡议为解决全球挑战提供路线图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5 01:59
巴鲁·德米西表示,在这个充满深度不确定性的时代,世界面临地缘政治竞争、气候危机以及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全球治理既是必需品,也存在争 议。全球治理倡议主张坚持主权平等、坚持国际法治、坚持多边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力求实效五个方面,致力于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 系,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团结而非对抗、合作而非单边主义,为解决全球挑战提供路线图。" 巴鲁·德米西表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坚持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这在当今的多极世界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全球治理倡议呼吁提升新兴经济 体发言权,提升全球南方国家代表性。"全球治理倡议增强了人们对多边解决方案的信心。" 人民网开罗9月14日电 (记者沈小晓)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高级顾问巴鲁·德米西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将有助于缩小 南北差距,重塑对多边主义的信心,赋能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高级顾问巴鲁·德米西。受访者供图 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实实在在的成果,"有效的全球治理,本质上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治理。"巴鲁·德米西表示,当前世界面临的困境,既凸显了改革的紧 迫性,也彰显了合作的潜力。全球治理倡议 ...
高端访谈丨全球治理倡议为何重要?武契奇130秒说清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5 00:57
全球治理倡议必要性 - 提升全球南方国家代表性 非洲大陆和亚洲大陆需要更多更好代表性权利 [2] - 国际公法规范法规等现有成果正遭受侵蚀 [2] - 全球治理效能不足 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缺乏效率 [3] 倡议核心目标 - 实现各国各民族平等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 [3] - 倡导内容最终须真正惠及全世界人民 [3] - 中国倡议并非破坏现有国际秩序 [3]
中国驻荷兰、捷克大使馆举行国庆76周年招待会
新华社· 2025-09-15 00:56
新华社海牙/布拉格9月13日电(记者王湘江 邓耀敏)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和驻捷克大使馆12日分别举行招待会,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周年。荷兰、捷克两国现任和前任政要、华侨华人代表及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应邀出席,气氛友好而热烈。 9月12日,在捷克布拉格,中国驻捷克大使冯飚在招待会上致辞。 新华社记者 邓耀敏 摄 中国驻捷克大使冯飚在布拉格举行的国庆76周年招待会上宣介了中国发展成就和全球治理倡议。他强调中方将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 发,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原则基础上,同捷方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与会嘉宾纷纷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表示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并期待中荷、中捷关系不断深化,双边合作迈上新台阶。 责编:卢思宇、姚凯红 9月12日,在荷兰海牙,中国驻荷兰大使谈践在招待会上致辞。新华社发(中国驻荷兰大使馆供图) 中国驻荷兰大使谈践在海牙举行的国庆76周年招待会上致辞时说,中荷关系近年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初以来,中荷高层互访不断,为双 边关系注入新动力。双方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并对荷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将停留 ...
命运与共开创未来
新华社· 2025-09-15 00:27
纪念活动与历史意义 - 60多位外国领导人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应邀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招待会 [1]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1] - 14年浴血奋战超过3500万人伤亡 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 有力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4] 中国抗战的世界性贡献 - 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主力 日本不得不明确宣布不介入欧洲战场 [7] - 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切断德、意、日法西斯的直接配合 牵制和推迟日本进攻东南亚的"南进"步伐 [7] - 中国派出精锐部队组成远征军紧急开赴缅甸对日作战 [7] - 罗斯福表示"假如没有中国 假如中国被打垮了 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作战" [7] 国际协作与正义力量 - 美国"飞虎队"2000多名队员牺牲在东方土地 [8] -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来华救死扶伤 德国的拉贝、丹麦的辛德贝格保护中国难民 英国的林迈可、汉斯·希伯报道中国抗战壮举 [8] - 中国参与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 为巩固战争胜利成果注入东方智慧 [6] 和平发展与现代担当 - 中国维和部队在联合国维和征程上走过35载 筑起维护世界和平的钢铁屏障 [11] - 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等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 [14]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负面清单越来越短 准入门槛越来越低 国家级展会矩阵效应增强 免签政策红利释放 [22] 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合作 -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着眼经济增长与物质繁荣 更注重增进人民福祉 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带来智慧启迪 [21] - 塞尔维亚总统表示期待进一步密切塞中务实合作 越南国家主席坚信中国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22] - 中国愿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实现美美与共、相互成就 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而携手奋斗 [22]
命运与共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启示录(五)
新华社· 2025-09-15 00:14
纪念活动与历史意义 - 超过60位外国领导人及国际代表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招待会 [4]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持续14年 造成超过3500万人伤亡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的东方主战场 [8] - 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主力 迫使日本宣布不介入欧洲战场 并延迟其进攻东南亚的"南进"计划 [8] 国际合作与贡献 - 美国"飞虎队"2000多名队员牺牲在中国战场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等国际人士支援中国抗战 [10] - 中国在战略相持阶段仍派出精锐部队赴缅甸作战 支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战略需求 [8] - 罗斯福曾表示"假如没有中国 日本可轻松攻占澳洲、印度并直冲中东" [8] 和平发展理念 - 中国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5年 头戴蓝色贝雷帽执行国际和平任务 [14][15][17] - 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 [25] - 中国坚持开放政策 包括缩短负面清单、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免签政策 强化国家级展会矩阵的窗口效应 [37] 现代化发展成就 - 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经济增长与人民福祉 获国际社会认可 如印度医生柯棣华侄孙认为其为各国现代化提供智慧启迪 [34] - 塞尔维亚总统称中国在卓越领导下取得伟大成就 越南国家主席相信中国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发挥更大作用 [37] - 浙江安吉县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实现生态蝶变 [32]
亚信智库论坛丨专访陈东晓:不能因亚信暂时解决不了某些冲突就否定其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9-14 23:38
近年来,亚洲安全局势持续紧张,地缘冲突、边境争端、内部动荡等此起彼伏。同时,步入而立之年的 亚信自身,也处在转型为正式国际组织的关键时期。多年来,亚信机制为亚洲安全稳定提供了怎样的独 特价值?亚信转型对自身和亚洲又有怎样的意义?中国和中国智库在亚信发展过程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 用?带着这些问题,智通财经对陈东晓进行了专访。 亚信为全球安全治理带来独特的亚洲经验 智通财经:今年以来,全球安全形势仍然紧张,地缘政治冲突、军事对抗加剧,多边主义面临危机。在 这样的情况下,您认为亚信作为亚洲覆盖范围最广的安全对话论坛,其核心价值是什么?面临的主要挑 战又是什么? 陈东晓:在当前这种局势下,亚信会议拥有的特殊价值,面临的挑战更加凸显。 "包括亚信在内的其他一些区域机构和机制,都是全球多边机制网络的一部分,是推动国际秩序重建和 全球治理改革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看,亚信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在接受智通财经 (www.thepaper.cn)专访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作出上述表示,"必须守住多边主义,国 际关系秩序不能回到'丛林法则',不能是'Might makes right'(强权即公理)。" 2025年9月 ...
深刻把握全球治理倡议的重大意义与时代价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9-14 22:03
全球治理倡议背景与核心理念 -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核心理念包括奉行主权平等 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 倡导以人为本 注重行动导向 [1] - 倡议紧扣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关键问题 与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共同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拓展与深化 [1][11] 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 - 强权政治回潮导致个别国家绕开联合国践踏国际法 以武力推行地缘政治诉求 削弱联合国集体安全权威 [3] - 少数国家在经济 科技 文化领域实施滥施制裁 技术封锁 供应链脱钩和"长臂管辖" 构建排他性"小圈子" [3] - 全球治理体系出现"代表性赤字"(全球南方国家话语权不足) "权威性赤字"(国际法约束力削弱)和"有效性赤字"(国际组织决议执行不力) [9] - 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 霸权主义抬头阻碍全球治理能力提升 全球治理体系在安全 发展 环境等领域规则滞后 执行乏力 [4] 全球治理倡议的实践意义 - 倡议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多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 提升全球南方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9] - 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权威 确保国际规则凝聚共识和平等适用 [9] - 统筹协调全球治理议程 通过系统谋划提升治理效能 [9] - 为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等关键机构改革及新国际规则制定提供重要指引 [10] 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 全球治理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形成四位一体协同效应 分别从发展 安全 文明 治理维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1][13] - 全球治理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制度支撑 推动形成以平等互利 合作共赢为特征的治理模式 [12] - 倡议摒弃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排他性治理模式 主张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寻求包容性解决方案 [14]
全球治理倡议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4 22:03
2025年9月,中国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 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的五大核心理念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多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对该倡议表示欢迎,认为其顺应了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普遍期待。外媒普 遍认为该倡议回应了全球南方国家长期以来的诉求,为弥补现有治理体系缺陷提供了解决方案。 直面"治理赤字",全球治理倡议正当其时 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在代表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未能有效代表全球南方利益,造成 严重的"治理赤字",全球治理倡议符合当今世界需求 国际媒体普遍认为,现有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功能性危机。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文章认为全球治理倡议的总体目标有利于恢复联合国的核心地位,并提高治理机 制的有效性。伊朗《德黑兰时报》的报道从理念层面进行了深入解读。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文章指 近日,二〇二五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云南昆明举 办。图为来自各国的与会代表参与论坛。 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摄 出,该倡议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符合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期 待。 回应全球南方关切是外媒对全球治理倡议解读的 ...
2025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
人民日报· 2025-09-14 22:03
雪克来提·扎克尔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 提出中国方案。议会作为立法机构有责任也有能力为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发挥积极作用。希望各位议员围 绕论坛主题,分享真知灼见,加强经验交流,深化互学互鉴,促进互信合作,为携手完善全球治理、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自五大洲的60余位外国议员等260余人出席论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5日 0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4日电 (记者王泽宇)9月14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25年国际议员友 好交流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论坛主题为"共建全球合作关系 共促可持续共同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