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事关金融服务农村改革!两部门最新发文
证券时报· 2025-07-24 11:25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策解读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旨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提升资源配置效能 [1] - 金融被视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截至2024年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52.9万亿元,同比增长8.4% [3] - 政策核心是通过改革方法提升金融支农效能,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4]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措施 - **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的信贷倾斜,深化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金融服务 [5][6] - **巩固脱贫成果**: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优化联农带农金融支持模式,谋划过渡期后帮扶机制 [6] - **乡村产业振兴**:创新"土特产"融资模式,推广"一链一策"服务,丰富债券、理财等金融产品供给 [6] - **乡村建设**:通过投贷联动、银团贷款等方式支持基础设施覆盖,提供债券融资、股权投资等综合性服务 [6] - **乡村治理**:增强"农文旅"融合金融服务,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 [6] 金融工具与机制创新 - 鼓励发行"三农"、小微、绿色专项金融债券,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 [4][7] - 探索农业设施和畜禽活体抵押登记制度,扩大抵押融资覆盖面以盘活农村资产 [8] - 2018年至2025年2月,乡村振兴债券累计发行699只,规模达5025.26亿元 [9] - 建议完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规则,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以提升投融资效能 [9] 政策协同与保障 - 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强化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工具,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功能 [4][9] - 加强部门协同与统计监测,总结典型经验以优化金融支农模式 [4]
两部门:探索将景区经营权、门票收益权等纳入抵质押物清单范围
快讯· 2025-07-24 08:46
政策导向与金融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1] - 政策重点增强"农文旅"融合金融服务供给 探索景区经营权 门票收益权等新型抵质押物[1] - 推动"整村授信"与"积分制"治理模式结合 拓展乡村信用积分金融应用场景[1] 文旅产业资源盘活 - 明确支持挖掘农村历史文化资源 包括乡村戏台 民俗体验馆 非遗传习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1] - 金融资源将重点投向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建设 促进文化资产价值转化[1] 农村信用体系改革 - 通过"无感授信"模式盘活村民信用资产 建立美德信用积分与金融服务的联动机制[1]
两部门:丰富债券、理财等金融产品供给 提升农村居民和新市民财产性收入
快讯· 2025-07-24 08:46
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1] - 政策目标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信贷支持措施 - 扩大首贷和信用贷款投放以支持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 [1] - 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融资培育力度 [1] - 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金融支持 [1] 创业与供应链金融 - 加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以支持返乡创业主体 [1] - 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1] - 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及"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融资增信和经营增收 [1] 金融产品供给 - 丰富债券、理财等金融产品供给 [1] - 提升农村居民和新市民财产性收入 [1]
人民银行等两部门:加强种业振兴金融服务 建立差异化的授信评估体系
快讯· 2025-07-24 08:45
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1] - 政策聚焦加强种业振兴金融服务 支持"南繁硅谷"等重大科研平台和核心种源技术攻关项目 [1] - 加大长周期 低成本研发贷款投入 提升种业企业融资便利度 [1] 种业金融支持措施 - 推广科研育种材料 植物新品种权 育种制种设施设备抵质押融资 [1] - 针对农机装备 智慧农业 远洋渔业领域科技创新企业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估体系 [1] - 适当提升信用贷款额度 支持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 [1] 信贷政策工具运用 - 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工具 [1] - 加大老旧农机设备报废更新信贷投入 [1] - 扩大并购贷款规模 促进农业科技企业兼并重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