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搜索文档
河南中南部局部气温可能达到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新华社· 2025-07-11 13:59
天气情况 - 7月12日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将再次控制河南省 导致13日至20日大部持续37℃以上高温闷热天气 [1] - 14日至16日是高温最强时段 北中部、东部、南部部分县市最高气温40℃以上 局部超过42℃ [1] - 中南部局部可能达到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1] - 15日夜里到16日有一次对流性降水过程 [1] 高温成因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导致晴空少云 太阳辐射增温明显 [1] - 副高控制区内盛行下沉气流 造成下沉增温效应 [1] - 低层暖气团发展强盛且持续时间较长 易导致极端高温 [1] 高温影响 - 持久高温威胁身体健康 增加中暑、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急性发作风险 [1] - 建议公众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出现不适及时使用解暑药品或就医 [1] - 建议行业部门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 防范负荷猛增引起的线路变压器过载风险 [1] 农业影响 - 高温主要影响土壤失墒和作物生长 [2] - 目前全省0-20厘米表层土壤大部墒情适宜 缺墒测站分散在豫中、豫东、豫南个别地块 [2] - 墒情适宜地块对高温有缓和效应 对苗期作物影响有限 [2] - 缺墒地块过高温度可能造成叶片灼伤 [2]
43℃+局部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河南还要热多久?
齐鲁晚报· 2025-07-09 02:44
高温天气概况 - 河南大部出现37℃以上高温闷热天气 部分乡镇最高气温超过40℃ 最高达43℃ [1] - 此轮高温持续时间长 范围广 基本涵盖全省 强度较强 [1] - 高温主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河南 导致晴空少云 太阳辐射强 地表加热近地层空气 [1] 天气变化趋势 - 8日下午副热带高压东退 河南西部 西北部迎来降雨 缓解酷热 [2] - 9日降雨持续影响河南北部 中西部和南部 东部部分县市最高气温仍达36到38℃ [2] - 10日到11日降雨范围缩小至西部和南部 [2] - 预计12日起副热带高压回归 新一轮覆盖全省的高温天气将再度展开 [2] 北方湿热天气特征 - 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 湿度类似南方"回南天"现象 [3] - 湿热天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紧密相关 [3] - 未来副热带高压将进一步北抬 主体仍控制华北地区 高温闷热天气将持续 [3] - 中途可能有阵雨或雷阵雨短暂缓解 但总体湿热天气不变 [3] 气象影响分析 - 高温高湿环境减弱人体散热能力 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3] - 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 影响循环系统功能 [3] - 高风险人群需及时补水 避暑降温 使用空调降湿功能 待在通风阴凉处 [3]
北京收获回南天“体验卡”?气象部门回应近期天气热点
新华社· 2025-07-04 12:36
天气现象分析 - 北京7月经历分散性降雨,气温高湿度大,体感闷热,被形容为"回南天"体验[1]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提前北抬导致暖湿气流输送,北京湿度增大,较常年提前进入"桑拿天"[1] - 未来一周持续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高温闷热天气将维持,午后或夜间易出现阵性降水[1] 健康应对建议 -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利用清晨凉爽时段户外活动,避免正午高温外出[2] - 需保证夜间充足睡眠并创造通风环境,老弱病幼人群应待在凉爽室内[2] - 饮食需清淡多摄入蔬果,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2]
“衣物都有馊味了”,北京也出现了“回南天”
新京报· 2025-07-02 08:30
北京异常潮湿天气现象 - 北京近期湿度显著高于常年同期,部分城区最小相对湿度接近60%,而常年7月上旬平均值仅12.6% [2][4] - 京津冀地区受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影响,体感温度达35℃(气温30℃+湿度超70%),湿度夜间可达90% [2] - 气象专家指出,北京当前潮湿虽被比喻为"回南天",但实际不符合华南地区"先冷后暖"的严格定义 [3] 气象成因分析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偏南暖湿气流持续控制北京,导致水汽充沛,降雨日数较常年偏多 [4] - 北京自6月26日起连续5天出现分散性阵雨或全市范围降雨,7月2日仍有明显降雨 [4] 缓解条件与时间预期 - 短期缓解需"下透的雨"将大气水汽转化为降水,长期彻底缓解需等到夏末副热带高压撤离 [1][4] - 气象观测显示,朝阳、海淀等城区异常高湿度状态将持续,具体历史罕见程度需后续统计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