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

搜索文档
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6月18日启幕,新设网络文学专题展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2 05:30
书展概况 - 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交流互鉴共赢"为主题,将于6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1] - 书展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承办,马来西亚担任主宾国 [1] - 展览面积扩大至6万平方米,吸引8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展商参展,22万种中外精品图书亮相 [3] 参展情况 - 新增9个国家参展,包括智利、塞浦路斯、白俄罗斯等 [5] - 全球知名出版公司如爱思唯尔、企鹅兰登、威立、培生、施普林格·自然等参展 [5] - 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如德古意特博睿、世哲、世界科技出版社、哈佛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等参展 [5] - 主宾国马来西亚展台面积约500平方米,携20多家图书馆、出版机构、行业协会参展 [5] - 国内综合馆吸引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600多家单位参展 [5] 重要活动 -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将于6月1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6] - 2025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全球出版合作"主题,邀请中外出版、技术等领域专家、学者参与 [8] - 首届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商协会亚太会议(STM APAC)以"创新引领·开放同行"为主题 [8] - 第三届出版与技术创新大会(PubTech Conference)以"技术驱动未来出版"为主题 [8] 数字化与新业态 - 网络出版馆汇聚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新兴出版领域优秀产品,展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应用成果 [9] - 中国动漫、腾讯、网易、三七互娱、抖音、阅文等头部网络出版企业展示游戏、网文出海业务 [9] - 新设"网络文学专题展区",聚合网络文学作家资源,以图书作品、短片视频、文创周边等形式展现网络文学魅力 [9] - 中图公司展示"十四五"期间在新零售、新阅读、新科技等方面的出版融合创新成果,包括VR作品、图壤大世界等产品 [9] -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IP展区"集中展示黑神话:悟空、哪吒、封神榜、敦煌等传统文化故事IP [9] 精品与特色展区 - 精品出版物展区500平方米,展示主题图书、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古籍图书、科技图书、文学艺术图书、少儿图书六大板块 [10] - 新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书"和"世界文化遗产图书"两个专题展区 [11] - BIBF绘本展面积2000平方米,汇集泡泡玛特"我们都是星星人"、姆明80周年、杜莱绘本作品等八大国际著名IP [11] - BIBF艺术书展总面积1200平方米,策划"大卫·霍克尼主题展"、"观象敦煌"特邀展、"企鹅90周年纪念展"等 [11] - BIBF插画展面积约500平方米,打造面向全球优秀插画师的国际化专业展示平台 [12] - BIBF美食书展750平方米,汇聚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精品美食图书,8个国家的特色美食文化产品展示 [12] 作家活动与文创 - 开设童书销售区、艺术书店销售区、世界礼物市集、文创市集、插画师市集 [13] - BIBF SHOP首次亮相,精选近30种BIBF衍生产品 [13] - 哈利·波特书展快闪店携"骑士巴士"入馆 [13] - 举办北京作家日、Author Focus系列活动、BIBF大使会客厅、"世界作家话中国"研讨会等活动 [13] - "世界作家话中国"研讨会邀请莫言、康震、西川、欧阳江河、梁鸿、吉井忍、黎紫书等知名作家参与 [13] - 中国名家名作译介展聚焦麦家作品,展出30多个语种、约80部(篇)麦家译介作品 [14] - "世界作家写中国"专题展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展出多语种书写的中国文学、历史、诗歌等图书作品 [14]
到底什么是“淫秽”小说?
虎嗅· 2025-06-09 15:06
色情与淫秽的界定争议 - 司法实践中"色情"与"淫秽"缺乏本质区分标准,艺术表达与违法传播的边界存在争议[1] - 身体与欲望作为文学题材的合法性存在争议,艺术价值与"露骨淫秽"的判定标准模糊[1] - 虚构文本与现实"伤风败俗"行为的因果关联缺乏实证依据,但常被用作审判依据[1] 中国文学史中的情色书写演变 - 《素女经》等古代性教育文本曾被作为养生工具而非禁忌[2] - 明清艳情小说如《金瓶梅》兼具情欲书写与社会风貌刻画,但被批评"倡盗诲淫"[4] - 情色书写与"社会危害"的绑定源于封建礼教治理逻辑,非客观事实[5] 法律规制与艺术价值之争 - 1990年《关于惩治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的决定》首次将淫秽出版物纳入刑事打击[5] - 法律界定"淫秽物品"时排除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但"艺术价值"标准缺失[6] - 《废都》从查禁到解禁的案例显示,"艺术拔高"策略能重构作品价值认知[9][10] 网络文学的特殊性 - 网络文学继承通俗文化基因,与严肃文学存在根本分野[11] - 耽美文学作为女性性幻想空间,其私人表达正当性常被忽视[13] - "情色书写导致现实危害"的逻辑缺乏科学依据,判定标准高度主观[13] 评价体系与讨论空间 - 网络文学的"经典化"诉求与其反体制特性存在矛盾[13] - 需跨学科合作建立情色书写的共识边界[14] - 当前关于敏感题材的公共讨论空间较过去更为逼仄[15]
陶三圆的“桃花源”
人民日报· 2025-06-02 22:02
网络文艺发展 - 2024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首次将网络文艺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纳入评选范围 [1] - 河南网络作家麦苏的乡村题材作品《陶三圆的春夏秋冬》成为获奖的3部网络小说之一 [1] 作品内容分析 - 作品背景设定在河南嵩山脚下的桃源村,展现村庄在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7年间从扶贫对象到脱贫典型的变迁 [1] - 主角陶三圆年轻有闯劲,通过返乡创业带领村庄发展,故事涉及自媒体、直播带货等新时代元素 [1] - 作品以人物描写见长,成功塑造乡村带头人形象,延续作家麦苏擅长的女性视角和个体成长叙事风格 [1] - 运用网络文学"升级流"写法,主角闯关升级过程推动故事线发展,展现互联网时代新乡村新农人 [1]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 - 在政策扶持下,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面临市场认可与艺术价值的双重挑战 [2] - 《陶三圆的春夏秋冬》探索在保留类型化优势基础上提升艺术品位,以网感方式讲述乡村故事 [2] - 作品展现脱贫足迹、农村生产生活变迁、人物坚韧与勇气,平衡叙事流畅与层次丰富 [2] - 网络文学在现实题材与类型化叙事领域的探索持续进行,期待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涌现 [2]
媒介为文学创造全新的环境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07:19
网络文学的概念与媒介影响 - 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文学界广泛接受[1] - 互联网媒介应被视为文学的第五要素,对文学产生深远影响[1] - "媒介即信息"理论指出互联网重构了文学生态环境,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话语机制[2] 网络文学的发展规模 -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人,建成全球最大互联网基础设施[2] - 网络文学写作人数超过2000万人,作品总量达3000多万部[2] - 每年新增网络小说400多万部,展现出强劲的创作活力[2] 网络文学的创作生态 - 互联网为各行业背景人士提供写作机会,包括专业人士和爱好者[3] - 网络文学实践是大众表达自我的写作实践,拓展了文学写作视域[3] - 文学网站开发跟帖、本章说等互动功能,使读者成为创作参与者[6][7] 网络文学的内容特征 - 融合中西文化元素,包括古典神魔小说、欧美奇幻、日本动漫等[4] - 出现上百种小说类型,继承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并创新发展[7] - 内容具有高度兼容性,成为影视、动漫改编的重要源头[5] 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 - 互联网媒介开创全新文学时代,2008年中国网络阅读首次超过图书阅读[8] - 网络文学是古典类型小说传统与互联网对话精神的结合[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网络文学提供丰富创作资源[7] 网络文学的产业价值 - 网络文学在IP产业取得突出成绩,内容存量不断增长[5] - 产业起步较晚但在影视、动漫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5] - 优秀作品通过读者筛选机制产生,具有良好市场基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