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

搜索文档
司法解释可否加一条:企业破产避免夫妻连带责任
吴晓波频道· 2025-08-13 00:29
民营经济促进法背景 - 法治化进程显著进步,相比十年前行政文件治理方式,《民营经济促进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破产法》等法规推进体现法治化思路[2][22] - 全球首个为民营经济单独立法的国家,此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未出现在《公司法》《民法典》等重量级法规中[4] 民营企业困境 - 普遍面临银行断贷抽贷、客户拖欠款、融资难等问题,典型案例显示500万元扩产资金因抵押不足被拒,最终300万元贷款被提前收回[2] - 客户拖欠款现象严重,数百万元货款以质量瑕疵为由拖延支付,最终仅支付30%并核减20%合同金额[2] - 调研显示企业主要难题:市场需求不足、成本费用高、政策环境不佳、执法频率高、招标采购不公平等[4] - "三角困境"突出:政策承诺不兑现、融资渠道不稳定、纠纷解决成本高[4] - 超1/3失信人为创业者,90%失信企业为民营企业[16] 法规核心内容 - 最高法院25条指导意见聚焦司法实践统一,确保类似案件类似处理[6] - 三大关键点: 1) 公平竞争:落实"非禁即入",打破市场壁垒[7] 2) 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及个人财产保护[7] 3) 融资支持:规范金融机构断贷抽贷行为,缓解融资难[7] - 其他重点条款: - 第22条:健全失信惩戒与信用修复机制,区分"失信"与"失能",建立动态调整机制[19] - 第4条:确认非典型担保法律效力,如融资租赁保留所有权担保[20] 专家解读 - 常东岳指出三大价值规定: 1) 平等准入与竞争审查:负面清单外领域平等开放,清理隐性壁垒[25] 2) 政务诚信约束:禁止政府以换届等理由违约,需合理补偿[25] 3) 规范涉企执法:禁止"小过重罚",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25] - 鲍乐东建议补充: 1) 建立企业家个人破产制度,参考美国Chapter 7和Chapter 11[27] 2) 简化融资担保程序,探索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方式[27] 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 银行风控导致"强制担保"潜规则: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法人夫妻连带担保,有限责任变无限责任[10][11] - 企业主个人与公司财产混同现象普遍,加剧连带责任风险[15] - 破产制度执行不足,需建立"企业经营者个人债务豁免机制"[28] - 法治化需实现政府守约、银行去"连坐"、破产非"社会性死亡"[29]
拍案丨适用民营经济促进法!最高法这起案件值得关注
新华网· 2025-08-12 06:04
案件背景与纠纷起源 - 河南省南阳市某房地产公司于2006年与政府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但项目因群众以征地补偿标准低为由阻扰施工并起诉而中断 [2] - 当地政府提出解决方案:由公司垫付增加给群众的征地补偿费用 同时承诺通过容积率、配套费政策优惠及出让另一处约40亩土地进行补偿 公司于2011年支付增加补偿费用1658万元及青苗补偿费24.7676万元后纠纷调解成功 [2] 法律介入与判决依据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施行 明确规定地方政府需履行向民营经济组织作出的政策承诺和订立合同 不得以政府换届等理由违约毁约 [3] - 最高人民法院依据该法认定政府行政允诺具有公信力 不能成为"空头支票" 需综合允诺背景、内容合法性及协商过程认定责任归属 [6] 责任认定与赔偿判决 - 最高人民法院认定双方均有过错:政府因允诺细节未书面明确且未积极协商 企业因变更开发计划且沟通不畅 [6] - 2025年5月底最高人民法院撤销一二审判决 判令政府部门承担1682.309万元总损失的一半即841.1545万元 并于判决生效后15日内支付 [7] 案件影响与法治意义 - 该判决是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首次适用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案例 彰显法院助推法治化亲清政商关系的态度 [1][7] - 企业负责人表示判决以法治力量为民营企业"撑腰" 体现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的理念 [7] - 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权利与权力边界 行政机关需做到"清"与"亲" 企业无需因"怕得罪政府"而隐忍 [8]
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中国经济圆桌会”共话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新华网· 2025-08-12 05:57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背景与意义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于2025年5月20日实施,将改革开放以来有效政策实践上升为法律制度,巩固改革成果并提振发展信心 [3] - 法律出台正值民营经济面临新机遇与挑战时期,旨在通过立法解决突出问题,营造高质量发展法律环境 [9] - 立法过程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专班起草后三次审议并广泛征求意见,司法部、发改委等17家单位参与 [13] 法律核心内容与创新点 - 法律共9章78条,首次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国家长期方针 [14][16] - 设立"公平竞争"专章,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生产要素平等使用 [17][19] - 投资融资促进章节细化支持措施,包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建立金融机构尽职免责机制等 [20] - 科技创新章节推动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强化数据、标准、知识产权保护 [22] 民营经济现状与法律保障作用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登记民营企业超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92.3%,个体工商户超1.25亿户 [8] - 民营企业贡献50%以上进出口和税收、80%以上城镇就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超92% [23] - 法律将政策保障升级为刚性法治保障,解决融资难、市场准入等瓶颈问题,确立平等竞争原则 [12][20][22] 法律实施路径与配套措施 - 需统筹推进配套法规立改废释,协调落实支持举措增强系统性有效性 [25] - 发改委将清理市场准入壁垒,加大要素支持,贯彻生产要素公平使用原则 [26] - 通过专家解读、专题培训强化普法宣传,提升各方运用法治思维促进发展的能力 [25][26]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法律为科技型民企提供制度性方案,推动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 [20][22] - 通过公平竞争机制使各类所有制经济同起点竞争,拓展民企市场空间 [22] - 行业预计将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尤其在AI、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28]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最高法最新发文
新华网· 2025-08-12 05:37
新华社权威快报 最高人民法院8月8日发布 关于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的 指导意见 保障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依法引导守法规范经营 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 细化裁判规则,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致力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法律正确实施、统一适用。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 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5条内容。旨在破解民营 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记者:罗沙、齐琪 海报制作:齐琪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 ...
最高法发布指导意见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证券日报· 2025-08-11 02:35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意见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提出五部分25条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并提供法治保障 [1] -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细化裁判规则和工作机制 [1] 依法平等保护增强信心 - 多措并举保证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1] - 助力民营经济组织拓宽融资渠道并促进解决账款拖欠问题 [1] - 保护民营经济组织科技创新并促进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 引导规范经营夯实基础 - 通过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方式惩治民营经济组织内部腐败等犯罪行为 [2] - 引导民营经济组织规范内部治理、诚信合法经营并规范用工 [2] -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服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安全"出海" [2] 严格公正司法稳定预期 -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并规范处置涉案财产 [2] - 依法纠正涉企冤错案件并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人格权益 [2] - 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 [2] 善意文明司法激发活力 - 在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优化诉讼服务并降低解纷脱困成本 [2] - 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并整治不规范执行行为 [2] - 提升涉外审判效能并加强法治宣传以增强司法服务供给 [2] 下一步工作 - 最高人民法院将持续落实《指导意见》并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2] - 以规则之治激发市场活力并以权益保障释放发展动能 [2] -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并促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 [2]
权威数读 | 一周“靓”数
新华社· 2025-08-09 02:50
货物贸易进出口 - 7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较6月加快1.5个百分点并创年内新高 [1][3]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4][5] 服务贸易 - 上半年服务进出口总额38872.6亿元 同比增长8.0% [10] 中欧班列运营 - 经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班列超3000列 运送货品超30万标箱 通行量占全国总量26.6% [26] 市场化电力交易 - 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达6.18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约63% [24] 财政资金安排 -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10.15亿元 用于应对洪涝干旱灾害及恢复农业生产 [21] 民生政策 - 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 预计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 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14] 民营经济支持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5条指导意见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16][17] 国际赛事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行 规模为历届之最 覆盖110余个国家和地区 参赛运动员达3942人 [19]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指导意见发布 专家分析
央视网· 2025-08-08 23:32
《民营经济促进法》及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发展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已于2023年5月20日正式施行 [1] - 最高人民法院配套出台25条指导意见推动法律落地实施 [1][2] 司法保障机制 - 完善行政诉讼审理制度和机制 依法审理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组织间的招商引资协议及PPP项目协议 [1] - 建立行政协议案件司法裁判规则 明确投资收益分配与风险分担等权利义务关系 [1] - 对机关事业单位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开通绿色通道 并将拖欠行为纳入失信名单 [3] 民营企业权益保护 - 强化产权保护与企业家权益保障 明确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界限 [3] - 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 避免民营企业陷入司法困境 [3] - 处理政府违约纠纷时明确机关需承担赔偿责任 解决"新官不理旧账"问题 [3] 融资支持措施 - 规范金融机构行为 禁止单方面增设贷款条件或提前收贷 [3] - 拓宽融资渠道 稳定金融机构法治预期 [3] - 建立精准发力的融资支持机制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 市场环境优化 - 推行"非禁即入"原则 破除区域壁垒和地方保护 [3] - 法院需对涉及市场准入案件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附带审查 [3] - 遏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的行为 [3] 海外经营指引 - 要求民营企业遵守所在国法律 尊重当地习俗传统 [1] - 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维护国家信誉 [1] - 明确约定管辖选择适用域外法的操作规范 [1]
民营经济促进法 如何贯彻?怎样落实?
央视网· 2025-08-08 22:26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指导意见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共25条意见 [1] - 指导意见旨在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1] - 指导意见明确了最高法出台该文件的原因、具体内容和预期作用 [1]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最高法出台25条指导意见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21:03
政策背景与法律依据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明确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1] -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强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作出全面部署[1] - 2025年5月20日正式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转化为法律规范[1] 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五个方面提出25条意见[2] - 依法平等保护:保证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助力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解决账款拖欠问题,保护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2] - 引导规范经营:通过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方式惩治内部腐败,规范内部治理、诚信合法经营,规范用工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出海"[2] - 严格公正司法:加强产权司法保护,规范处置涉案财产,纠正涉企冤错案件,保护人格权益和合法权益[2] - 善意文明司法:优化诉讼服务,降低解纷成本,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整治不规范执行行为,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提升涉外审判效能[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最高人民法院将持续落实指导意见,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规则之治激发市场活力,以权益保障释放发展动能[3] - 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司法审判工作中落实落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