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数据监督
icon
搜索文档
沈阳苏家屯区:聚焦惠民政策落实 织密数据监督网
大数据监督模型应用 - 沈阳市苏家屯区纪委监委创新应用大数据构建城乡低保金违规代领监督模型 通过技术手段发现沈水街道大淑堡村村委委员张某某代领郑某某低保金并用于个人消费的案例 [1] - 监督模型有效识别低保金代领环节的异常情况 为案件查办提供突破口 [1] 案件查处与整改措施 - 大淑堡村财报账员张某某在4年期间截留代管的低保金 村"两委"班子因监管失职被党纪处分 [1] - 区纪委监委向区民政局和涉事街道下达监察建议 要求压实主体责任 整改作风问题 [1] - 通过跟踪回访确认被截留的低保金已退还郑某某 [1] 制度完善与全区排查 - 区纪委监委推动民政局细化《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代领备案制度》 规范代领范围、流程及监督机制 [2] - 组织全区12个街道开展自查 追回冒领资金 确保救助款项精准分配 [2] 监督成效 - 案件查办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 提升资源分配公正性 [2] - 监察建议书转化为整改督办书 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1][2]
在创新中狠抓落实丨数据赋能织密监督网
农村集体资产数字化监管 - 合浦县通过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对85亩闲置养殖水面进行挂牌招租并快速完成交易 有效避免集体资产浪费 [1] - 该平台通过合同信息采集和动态监测 围绕14个预设风险点自动排查异常情况 包括资产闲置 合同到期 租金延期等 [1] - 平台嵌入"廉情预警"模块 实时监测全县各村集体资产 今年以来已预警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47条 [1] 纪检监察大数据技术应用 - 北海市纪委监委通过组建专业技术人才库 举办大数据培训 建设分析平台等措施深化大数据监督手段 [2] - 市级大数据分析平台构建"糖料蔗良种补贴"监督模型 通过数据碰撞分析发现铁山港区违规发放补贴问题 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3] - 平台打通内外部数据壁垒 在民生 农业 医疗等重点领域建立7个监督模型 形成5442条疑点数据 立案处分10人 [3] 智慧监督平台建设 - 北海市搭建清廉北海智慧平台 聚焦投诉热点 工作作风 工单处置效能 建立"纪检监察+12345热线"协同监督机制 [4]
实践故事丨攥指成拳打通数据壁垒
基层补贴监管数字化 - 浙江省兰溪市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碰撞比对发现村干部重复领取工资报酬问题,3名涉案人员已退回违规所得并受党纪处分 [1] - 该市搭建18个基层补贴类监督模型,包括"村主职干部违规领取山塘水库巡查员补贴"等三类典型问题模型 [1] - 通过对接基层公权力在线审批平台,系统可自动比对村干部报酬数据,精准识别资金发放异常情况 [1] 跨部门数据协同机制 - 纪委监委联合教育局、住建局等5个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定期接入各领域行权要素信息 [2] - 通过打通业务系统数据壁垒,实现信息要素深度归集,并根据部门反馈持续优化监督模型 [2] - 采用"接力式"核查机制,对模型预警问题先核查处置,再督促主管部门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2] 数字化监督成效 - 建立"室组地"协作机制,通过案件剖析搭建数据模型,实现以算力替代人力的审查调查模式 [2] - 2022年以来推动55项专项问题整治,督促完善23个行业制度,发出98份纪检监察建议书 [2] - 计划加快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网络,提升基层监督精度和力度 [2]
实践故事丨从“人在跑”转向“数在算”
医疗领域监管整治 -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纪委监委聚焦医疗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整治医保基金失管问题[1] - 采用"纪巡审"联动机制,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率[1] - 开发异地就医突出问题监督模型,对2015年以来困难群体、本地和异地医保报销等数据进行全面采集[2] 大数据监督应用 - 建立异地就医突出问题大数据监督模型,设定异常数据筛查比对规则[1] - 对"就医、住院频次"、"医疗、报销费用"等关键数据实时监测、自动预警[2] - 发现部分镇卫生院、敬老院舍近求远安排患者到异地民营医院就医的异常情况[1] 案件查处与制度建设 - 已留置3人,移送审查起诉5人[2] - 向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出台相关制度[2] - 提出升级医疗监管系统建议,完善异地就医大数据监督模型[2] 行业整治成效 - 推动从"人在跑"到"数在算"的监管方式转变[2] - 消除数据壁垒,健全完善监督体系[2] - 持续深化医疗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3]
重庆深化大数据平台应用 智慧监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建设 - 重庆市纪委监委打造"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将1211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监管,构建5大类13个监督模型,通过数据关联、智能预警等方式识别作风和腐败问题 [1] - 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2023年累计筛查异常数据5040条,推动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2646件244人 [1] - 采用"线上预警+线下联动"模式,构建"预警—核查—整改—建制"全链条治理机制,实现问题整改与长效治理闭环 [3] 典型案例查处情况 - 九龙坡区纪委监委查处社区工作人员陈某因业务不精、作风拖沓导致医保办理延误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开展全区作风整顿 [1] - 巴南区纪委监委通过平台预警线索查处干部杨某某利用项目申报职权收受礼金、违规经商问题,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收缴违纪所得 [2] - 大足区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围标串标线索,查处国企高管谭某某通过操纵招投标收受巨额财物问题,给予"双开"处分并移送司法 [2] 制度创新与流程优化 - 沙坪坝区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分级督办超期事项,大足区出台招投标全流程跟踪等20项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4] - 重庆高新区将工程审批时限压缩40%,九龙坡区开展"一次办结"能力提升行动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 [4] - 2023年全市完善32项制度机制,132项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件时长缩短超50%,形成"发现问题—完善制度—优化服务"闭环 [4] 监督效能提升方向 - 计划拓展智慧监管平台数据对接范围,动态优化监督模型以提高问题发现精准度 [4] - 通过"室组地"联动机制强化跨部门协同,2023年大足区通过片区协作发现招投标领域违纪线索13条并全部处分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