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疆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北疆欢歌 绽放草原”暖城那达慕盛大开幕
内蒙古日报· 2025-08-13 01:27
开幕式现场,彩旗飘扬、骏马飞驰,蓝天白云之下草原欢腾起来。国旗方阵、盛礼迎宾方队、各旗区代 表方队、薪火相传方队、机车方队、那达慕方队,依次盛装入场。 国旗方队入场。 骏马嘶吼,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术表演精彩上演,20名马术队员表演了马背倒立、马上拾哈达、马背叠罗 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赢得现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鄂尔多斯乃日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充分赞 美着鄂尔多斯这片黄河流过的热土,演绎着这里的风土人情。三弦、四胡等传统乐器伴奏,民歌联唱与 弹唱祝颂声交织,乐声与歌声呼应,共谱恢宏乐章。 转自:草原云 8月12日上午,"北疆欢歌 绽放草原"2025鄂尔多斯暖城那达慕在鄂托克旗全民健身广场开幕。这不仅是 一场相约草原的欢聚,更是展现北疆文化魅力、联结民族情感、绽放多元风采的盛会。 开幕式上礼炮齐鸣。 精彩的马术表演。 在那达慕赛场,搏克手如雄鹰展翅般迎面奔来,蒙古族姑娘策马挽弓英姿飒爽,赛马选手你追我赶风驰 电掣…… 从"民族特色"到"非遗探秘",从"草原自驾"到"原创音乐会",本届那达慕将从8月12日持续到 21日。期间将开展体育竞技、群众文旅、金秋助农消费、"美味暖城 创意市集"美食文化周等37项丰富 多彩 ...
探访草原历史名城 传播北疆文化 “俞你同行”直播团队走进呼和浩特
内蒙古日报· 2025-08-05 09:51
公司活动 -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兼东方甄选CEO俞敏洪率直播团队于8月4日在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馆开展全程沉浸式直播活动[1][3] - 直播团队通过5D影院、AR互动和数字投影地图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汉唐明清和亲历史[3] - 团队后续访问大盛魁博物馆和丰州故城博物馆等多处文化场所[7] 文化传播 - 直播活动以穿越时空方式展现昭君出塞历史意义与中华"和合"文化魅力[1] - 俞敏洪强调王昭君故事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3] - 舞剧《昭君》通过古典舞与摔跤舞融合展现民族风情和历史场景[3] 市场反响 - 现场游客评价舞剧表演规模宏大 民族服饰精美 剧情演绎令人沉醉[5] - 俞敏洪称赞表演精彩震撼 北疆文化雄浑与昭君文化博大直抵人心[3] - 直播活动被定义为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 为当地文旅热潮增光添彩[7]
内蒙古乌兰察布:文旅产业焕发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8-03 02:14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乌兰察布市凭借夏季平均气温18.8摄氏度的凉爽气候和便捷交通优势,吸引全国游客,草原旅游热度攀升[3] - 辉腾锡勒草原黄花沟景区7月起客流高峰,景区通过完善接待设施、智慧旅游系统和短视频平台宣传提升游客体验[3] - 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超1300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超154亿元,文旅促消费成效显著[7] 文旅业态创新 - 探索创新文旅业态,通过丰富产品供给、打造地域品牌、推出多彩活动焕发产业新活力[3] - "乌兰察布之夜"主题街区融合灯光艺术、非遗元素与古风景观,营造沉浸式文旅空间,带动景区、餐饮等经营主体发展[4][6] - 推出《草原传奇》实景剧、《相会敖包》等文艺演出,拓展文旅业态创新途径,开辟游客了解草原文化新场景[6] 品牌与消费拉动 - "乌兰察布之夜"街区夜间消费活跃,餐饮店铺酸奶销量暑假期间达每天300多瓶,较暑假前增长30%[6] - 聚焦北疆文化、文旅品牌建设,从游客"玩的、吃的、带的"细节入手增强产业发展动力[7] - 游客可白天草原游览、夜间街区体验美食非遗,游玩选择多样化拉动整体消费[6]
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举办
消费日报网· 2025-07-22 02:53
文博会概况 - 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7月17日至21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主题为"创见北疆 智汇文博" [1] - 设置九大展区,汇聚海外20余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个省(区、市)的500余家展商 [1] - 开幕首日吸引大量观众及专业参观团,部分观众专程从外地前来 [1] 北疆文化展示 - 设立"印象北疆 文脉华章"主题展区,通过三大板块展示内蒙古文化底蕴与发展成果 [2] - 各盟市展示特色文化项目,如呼伦贝尔四季盛景、通辽"科尔沁秘境之门"、锡林郭勒蒙古马超级联赛 [2] - 举办第四届自治区文化品牌(IP)创意设计大赛和"北疆文化新质生产力"研讨会 [2] 科技与文化融合 - "数联万象 智启未来"展区展示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风语筑脑电波可视化技术等创新产品 [3] - 首次设立智慧旅游展区,展示氦豚机器人咖啡吧、云境科技智能温控服饰等50秒至2秒快速响应产品 [3] - 杭州云深处科技展示"绝影Lite3"四足机器人等创新技术 [3] 产业交流与合作 - 吸引宇树科技、商汤科技、风语筑等国内文化科技头部企业参展 [4] - 邀请殷墟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文博机构代表促进文化交流 [4] - 国际展区面积扩容20%,吸引俄罗斯、蒙古国等20余国展商参与 [4] 文化消费与活动 - 设立休闲生活和时尚消费展区,汇集工艺美术、珠宝、茶文化等消费产品 [5] - 举办3项主题活动、5项配套活动和1项总结活动,涵盖展示、推介、研讨等内容 [5] - 文博会持续发挥检阅台、风向标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 [5]
北疆文化神州行|“2025丝绸之路周”内蒙古主宾省活动亮点多
内蒙古日报· 2025-07-11 15:51
2025丝绸之路周活动概况 - 活动于7月11日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 主题为"丝连古今 路通山海" 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宾省 巴西为主宾国 [1] - 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 内蒙古主宾省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文旅厅和文物局承办 [21] - 自2020年起已成功举办5届 吸引全球22个国家200多家文博机构参与 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2000余万 [21] 主题特展内容 - "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特展同步启幕 分为4个单元展示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 [3] - 展陈文物总计213件(套) 其中内蒙古6家文博单位提供181件(套) 含一级文物63件(套) [3] - 展览重点展示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等出土文物 呈现多元文化交融 持续至10月20日 [3] 文化交流活动 - 内蒙古之夜活动包括文物推介和文艺表演 盖之庸副院长分享4件代表性文物故事 [15] - 文艺节目包含马头琴齐奏《海木日》《万马奔腾》及歌曲《天边》《辽阔的草原》等 [11][13][15] - 浙江省舞蹈演员表演《烟雨江南》 巴西作为主宾国带来特色文艺节目 [19][21] 文化推广举措 - 内蒙古计划通过活动展示珍贵文物 推动北疆文化走出去 提升地区文化影响力 [17] - 文博专家将参与学术研讨会等活动 中国丝绸博物馆设置内蒙古文创产品展区 [17] - 推出"万里同行·从浙江到内蒙古"少年研学之旅 联动内蒙古多家博物馆开展创新文化体验 [17] 活动意义与目标 -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表示展览旨在传播丝路精神 促进观众感受东西方文明交融 [9] - 活动通过文物展示、学术交流和文艺表演等形式 持续扩大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21]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四项举措助推北疆文化走深走实
中国发展网· 2025-07-10 08:18
政策文件解读 -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两份文件聚焦校园文化建设和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教育重要论述 [1] - 文件体现教育系统落实"两个结合"根本要求的工作规划和行动实践 [1] 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核心内容 加强北疆文化研究阐释 - 发挥高校智库和学科优势,立项建设"北疆文化学科群"和"北疆文化新型智库" [1] - 为擦亮"北疆文化"品牌提供学术研究和理论支撑 [1] 推进北疆文化进校园 - 将北疆文化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推进 [2] - 通过课程融合、教材建设、环境营造等方式推出科研成果、地方读物、数字资源等 [2] - 打造"识见北疆""课说北疆""思响北疆"等育人品牌,构建多元校园文化格局 [2] 深化北疆文艺创作 - 加大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校园艺术活动组织 [2] - 鼓励参与文学艺术创作和展演,开展多层次展演活动 [2] - 打造校园文化原创精品,建设全国先行先试区 [2] 提升北疆文化传播质效 - 依托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讲好内蒙古故事、北疆建设故事和民族团结故事 [3] - 引导师生成为北疆文化的建设者、推动者和传播者 [3] - 使学校成为北疆文化的传播窗口、传承高地和创新摇篮 [3]
走进黄河“几字弯”文化馆,感受多元文化交织的独特魅力!
内蒙古日报· 2025-07-05 08:12
沉浸式实景演出《凤鸣九曲》 - 演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凤凰涅槃"为主题,融合蒙古族非遗音乐(马头琴、呼麦、长调)与非遗艺术(沙画、绸吊、凤凰舞)[3] - 采用全息纱幕、机械鼓阵、光影交互等现代技术,再现草原部落恢宏气象,60分钟内展现鄂尔多斯千年历史跃迁[1][3][5] - 演出地点位于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大殿内,与黄河"几字弯"文化馆形成联动体验[5] 黄河"几字弯"文化馆 - 总面积9702平方米,2024年7月21日开放,已接待国内外游客上万人次[8][14] - 展览内容围绕"衣、食、住、行、礼乐"五大主题,采用数字云展览、纱帘投影、交互式屏幕等数字化手段[8][10] - 服饰展厅设置古代穿越服饰体验多媒体区,饮食展厅展示商周至战国时期饮食器具[10] - 建筑展厅呈现黄河流域建筑演变,交通与礼乐展厅展示元代陶俑及近代乐器[10][11][13] 文化融合与技术创新 - 通过文物展示(清代建筑材料、战国青铜器等)与数字化技术结合,展现鄂尔多斯多民族融合特征[7][10][13] - 鲁迅美术学院团队参与创作壁画、装饰画等艺术作品,还原秦直道等历史场景[13] - 展馆旨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4]
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第二十三次学会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内蒙古日报· 2025-07-02 02:21
会议概况 - 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第二十三次学会工作会议于7月1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主题为"为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社科类社会组织力量" [1] - 参会人员包括全国30个省区市社科联代表、社科类社会组织代表、中央及内蒙古媒体代表共170余人 [1] 主旨报告内容 - 全国政协委员纳日碧力戈作题为《中华民族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的主旨报告,阐释北疆文化的内涵及形成过程 [1] - 报告指出北疆文化在增强文化认同、保障边疆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文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 提出北疆文化建设路径包括坚持守正创新、立足人民群众、加强交流互鉴 [1] 会议成果 - 与会代表分组围绕新时代社科类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进行工作交流 [1] - 会议审议通过《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第二十三次学会工作会议呼和浩特共识》 [1]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北疆文化建设“五维发力”
内蒙古日报· 2025-07-01 15:35
文化惠民活动 - 鄂托克旗举办"文明实践我行动・文化惠民暖人心"百日消夏系列活动,吸引13.2万人次参与,包括露天电影、歌舞擂台等丰富内容 [1] - "品读鄂托克"全民阅读品牌开展127场线上线下活动,覆盖8.6万读者,牧民布仁吉雅获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推广人称号 [8] - 乌兰牧骑全年开展100场以上基层巡演,37场美术摄影展走进社区,建成318个文化阵地形成城乡服务网络 [8] 文艺创作与政策支持 - 近年涌现近70部文艺作品,如散文《牧马人救马》、交响乐《瀚漠长歌交响诗》、百米诗文书画长卷等,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山花奖等国家级奖项 [3] - 修订《鄂托克旗文学艺术激励扶持工程实施办法》,通过资金扶持、平台搭建、人才培育体系催生263部跨领域精品 [3] 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 - 第四次文物普查新发现42处不可移动文物,对阿尔寨石窟实施四期保护工程,数字化扫描19个洞窟采集超10TB数据,出土琉璃瓦当等文物推动研究突破 [4] - 建成7000米防护围栏、76座保护碑与240块公示牌,配合24小时智能监控系统强化遗产保护 [4] - 拥有14项自治区级、41项市级非遗项目,构建"1基地+128文化户+184文艺队"传承网络,2000余名农牧民每年开展1000余场非遗表演 [4] 文旅融合与项目建设 - 建设北疆文化民歌主题公园,收录550余首原生态民歌与40余首漫瀚调,通过互动点歌屏、声景步道实现文化体验 [5] - 推进鄂尔多斯乃日音乐小镇建设,整合乌仁都西山、草原天路、桃力民遗址等资源,打造民宿集群、红色教育基地及研学场景 [5] - 计划举办草原音乐节、暖城那达慕等活动提升地区影响力 [5] 文化交流与品牌推广 - 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展示阿尔寨石窟、阿尔巴斯山羊肉、百眼井群等特色资源 [10] - 举办国际螺旋藻产业发展会议,参加深圳文博会等国际平台推广名优产品与文化 [10] - 通过"草原村播"直播形式传播山羊肉烹饪技艺、蒙古族长调、红色故事等文化IP [10]
北疆文脉传薪火 林海欢歌庆华诞
内蒙古日报· 2025-06-29 02:52
文艺演出活动 - 乌尔旗汉森工公司党委联合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乌尔旗汉分局党委举办职工群众文艺演出,主题为"弘扬北疆文化 唱响林海新歌",献礼建党104周年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2][17] - 演出节目包括原创舞蹈《奋进新时代》、合唱《共筑中国梦》《人民公安向前进》、独唱《我的中国心》《再次相约二十年》、器乐合奏《红太阳照边疆》《阿瓦人民唱新歌》等 [10][14] - 现场观众与演员热情互动,气氛热烈,演出在全场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圆满落幕 [14] 文化融合与传播 - 此次演出是森林文化与北疆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丰富了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17] - 演出首次采用线上直播形式,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领略森林文化魅力 [17] 公司文化战略 - 乌尔旗汉森工公司党委以"文化+文明"驱动,深耕北疆文化建设,搭建平台、打造"黎明之夏"广场文化品牌 [17] - 公司通过文化铸魂、暖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