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搜索文档
故宫博物院上线青少网站英文版、繁体版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16:18
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升级 - 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英文版和繁体版正式上线,这是公益慈善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五年合作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 [1][3] - 网站于2015年上线,采用手绘插画、动态交互路线、游戏、微动漫、音视频、手账等多种形式为青少年提供传统文化知识 [3] -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专业团队负责内容翻译,针对不同语种的语境差异和使用习惯制定翻译方案,涵盖资讯、参观导览、展览、建筑、藏品、宫廷历史等重要内容 [3] 2025年文化+科技训练营 - 2025年故宫-香港青年文化从业者"文化+科技训练营"开营仪式同期举行 [1] - 训练营从香港4所高校和故宫博物院分别招募青年文化从业者,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主题培训(7月7日至8月3日) [3] - 培训内容包括专家授课、机构调研、集体讨论、工作实践等,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文化+科技"融合人才 [3]
河南商城:“雩风文驿”点亮市民多彩生活
环球网· 2025-07-07 08:54
项目概况 - 河南省商城县推出"雩风文驿"周末公益课堂项目 名称源自古地名"雩娄" 寓意文化传递驿站 [3] - 项目由商城县委宣传部和文明办主导 新时代实践中心具体实施 自3月22日启动至今已开办34期课程 [3] - 课程设置涵盖太极拳、悦读会、民歌演唱、健康养生等10余门免费课程 累计惠及群众千余人次 [1][3] 运营成效 - 课程覆盖全年龄段人群 从孩童到长者均可参与 包括民歌爱好者、短视频创作者、上班族及非遗手艺学习者 [3] - 2023年全县开展文艺展演、经典诵读、节日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超2000场次 包括210场"饺子宴"活动 [3] - 活动总受众达10万人次 形成规模化文化服务效应 [3] 发展规划 - 计划持续扩充课程体系 吸引更多专业领域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 [3] - 将根据群众需求创新活动形式 强化文化传承、技能传授和情感交流功能 [3] - 目标打造集文化传承与情感联结于一体的百姓精神家园 [3]
甲骨刻商史,酒器藏礼魂:中华酒对话殷墟,守护三千年文脉流淌
搜狐网· 2025-07-07 07:35
本期节目在殷墟博物馆副馆长郭卫兵的引领下走进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由特约主持人艾诚与观众一同 触摸甲骨上的刻痕,凝视青铜器上的纹饰,解码那些被神话包裹的文明真相。 在殷墟博物馆的地下展陈区,23座商代车马坑构成了一幅震撼的"地下车展"图景。车厢、车轮、车轴的 精密结构,不仅展现了商代高超的造车技艺,更暗藏着严格的礼制规范。甲骨文中"车"字的象形写法,或方 正或倾斜,甚至有一幅刻画着"车轮断裂、车身倾覆"的"车祸现场",成为中国最早的交通事件记录,让三千 年前的生活场景跃然眼前。 顺着甲骨文的线索,节目来到了殷墟最核心的"文字宇宙"。截至2025年5月,殷墟已出土甲骨文15万余片, 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更记录了商王世系、祭祀战争、天文历法 等海量信息,将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 近日,由中华酒携手新华社"中国名牌"推出的文化探访节目《馆长带您品味中华》第二期《殷墟篇》隆 重上线, "封神故事背后真实的商代女战神比剧情更燃"、"一片甲骨惊天下,一座殷墟展历史""这里简直是 三千年前的车展现场"等话题持续刷屏。这是继首期敦煌莫高窟博物馆获得广泛好评后,作为节目战略合 作伙伴 ...
平陆运河风物志㉞ | 三海岩中读古今
广西日报· 2025-07-06 01:59
三海岩历史与艺术价值 - 三海岩是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由钦州知州陶弼发现并命名的岩洞 以沧海桑田之意得名 保存有北宋至民国的169幅摩崖石刻 [3] - 石刻体裁涵盖诗、赋、楹联、题词等 书体包括楷、行、草、隶、篆 被誉为艺术宝库 [3] - 岩洞由月岩、钱岩、龟岩三个连通洞室组成 前厅至月岩东壁石刻最为集中 [4] 三海岩文化传承 - 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岳飞之子岳霖在岩壁留下诗刻 现存3行序文以小楷镌刻 体现其"精忠报国"精神传承 [5] - 110年前灵山中学创办于凤凰山下 使石刻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 成为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 [5] - 当代教师创新教学方式 将三海岩作为陶冶学生心灵的课堂 实现文脉新传承 [6] 地理与时代意义 - 三海岩位于平陆运河沿岸的灵山县凤凰山 洞内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交融 形成"六月无三伏 四季沐清风"的独特环境 [3] - 平陆运河建设被视作今人留给后世的礼物 与三海岩共同构成接续古今的文化地理符号 [6]
《国宝美鉴》第九集:凿石敬心 从云冈凿痕到文明印记
新华网财经· 2025-07-04 02:27
文化专题节目《国宝美鉴》 - 大型文化专题节目《国宝美鉴》由新华网与贵州茅台联合策划推出 共十五集 从五个维度解码国宝背后的文化密码 [1] - 第九集《凿石敬心》聚焦北魏云冈石窟 展现其石雕工艺的开凿与创制 以及"敬人如敬佛"的文化内涵 [1] 云冈石窟的艺术成就 - 云冈石窟在千米崖面上开凿250多个洞窟 51000多尊造像 其中13.7米高的释迦坐像保存完好 背光火焰纹与浮雕工艺精湛 [3] - 早期造像呈现"犍陀罗风格" 中期融合印度笈多风格与汉地审美 爱奥尼亚柱 波斯兽形柱与中原斗拱 飞檐共存 [5] 文明交融的典范 - 云冈石窟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首个皇家主持开凿的石窟工程 集中体现文明碰撞印记 被学者称为"勿问西东"的兼容典范 [5] - 石匠通过创造性的艺术表达 使云冈超越宗教造像范畴 成为文明对话的活化石 展现"没见过 便创造"的勇气 [7] 文化内涵与精神传承 - 云冈造像体现"千相"与"一相"的统一 既是对慈悲的多样想象 也是"敬人如敬佛"心相的集中表达 [7] - 佛像衣褶凿痕清晰可见 融合西域火焰纹与中原衣带当风风格 其凝视众生的目光具有跨越时空的文化力量 [9] - 云冈石窟的精神内核在于"对人间冷暖的敬畏" 佛的慈悲源于对众生的敬意 石窟的永恒体现对文明的坚守 [9]
美国华裔青少年在上海遇见传统与科技的双重魅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2:02
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融合 - 美国华裔青少年通过南翔小笼包制作体验海派美食文化,部分营员创意制作形状独特的小笼包[1][3] - 营员参与黏土舞狮创作及AI生成大白兔奶糖包装设计,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1][5] - 夏令营以"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为核心,展示上海城市活力与文化多样性[1] AI技术应用与互动体验 - 营员使用AI绘图技术设计大白兔奶糖限量包装,融入海派文化元素[5] - 人机对弈活动中,营员挑战围棋/象棋机器人并尝试破解算法[5] - 机器狗通过中文指令完成坐下、跳舞等互动,展现智能硬件技术[5] 跨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 中美青少年组成跨国小组共同完成科技文创项目[5] - 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参观强化营员对"乒乓外交"及体育文化的认知[6] - 活动促进中美青少年友谊,未来计划扩大海外华裔青少年参与规模[8] 城市形象与创新生态 - 上海通过传统美食、AI工作坊等多元场景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城市特质[1][6] - 卢湾高级中学科技设施及机器狗演示体现本地科技创新教育实力[5] - 官方机构强调将跨文化理解转化为创新潜能与长期研究动力[8]
引领视听文艺新浪潮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1:30
行业活动 -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在北京开幕 聚焦人工智能 内容价值 文化传承等核心议题 [1] - 大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作家协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 北京市广电局主办 [1] - 大会以"视听潮涌 文艺生辉"为主题 为期两天 包含6场主题研讨 创作者之夜等多元活动 [3] 内容发布 - "2025北京大视听网络视听精品项目"片单发布 共80部作品 分为六大篇章 涵盖网络剧 网络电影 微短剧 网络综艺等类型 [1] - 北京市广电局发布"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阶段性成果 共征集1070部作品 239部入围复赛 包括138部"好作品"和101部"好故事" [1] - 开幕式举行重点网络视听文艺作品推介仪式 发布《2024北京微短剧报告》 [2] 行业趋势 - 微短剧成为重要内容形式 北京市广电局推动"微短剧+"跨界融合 设置十二大主题赛道 [1] - 网络视听作品带动文旅效应 如《长安十二时辰》推动西安旅游 《长安的荔枝》带动广东荔枝销售 [3] - 创作者关注"当下性" 强调古今共鸣 打通线上线下内容与现实通道 [3] 创作理念 - 马未都提出通过微短剧传播文物知识 传达民族历史成就 [3] - 马伯庸认为创作者需理解如何将专业文化与普通老百姓连接 [3] - 大会旨在推动网络视听文艺提质升级 培育文艺精品 发掘优秀人才 [3]
国货美妆市占率已达55%,上海如何打造全球化妆品品牌高地
第一财经· 2025-07-02 12:16
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TOP50化妆品品牌总零售规模为2334.76亿元,占全国化妆品市场总零售额(10738.22亿元)的21.74% [1] - 国产品牌数量在TOP50中占比最多(22个),但零售额仅占TOP50总额的39.98%,低于全行业国产品牌55%的占比 [1] - 中国化妆品企业平均销售规模(41.16亿元)低于美国(56.19亿元)和法国(52.2亿元)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连续两年超万亿元,2024年达10738.22亿元,同比增长2.8% [3] - 2025年一季度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1149亿元,同比增长3.2% [3] - 五大电商平台2025年上半年化妆品零售额1528.85亿元,同比增长14.68% [3] 品牌发展格局 - 2024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品牌达819个,新增73个,其中50亿元以上品牌从7个增至9个 [4] - TOP10企业零售总额2191.29亿元,占全行业20.41%,第11-50名企业平均份额不足0.36% [4] - 行业呈现"蚂蚁雄兵"格局,缺乏规模效应和品牌矩阵 [5] 上海化妆品产业 - 上海口岸1-5月化妆品进出口总值253.2亿元,占全国35.6% [7] - 东方美谷集聚上海37%化妆品企业,贡献40%销售额,产业规模近千亿元 [8] - 上海1-5月化妆品零售额562.46亿元,同比增长3.0% [8] 政策与创新 - 海关推出11条支持措施,预计为企业节省1/3成品抽样量,放行时间缩短90%以上 [7][8] - 2024年新增化妆品备案产品达201.2万个,国产特殊化妆品备案数从2020年13984个增至32791个 [4] - 东方美谷已联合输出60余种特色原料,推动行业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跨界融合 [9][10] 发展趋势 - 行业正从低质量竞争转向科技含量高的美丽大健康产业 [4] - 需要从流量模式转向品牌模式,培育高端品牌 [6] - 加强研发创新和文化传承是国产品牌崛起关键 [9]
浙师大中外学子走进金华武义 共探中华民间文化智慧与温情
环球网· 2025-07-01 02:14
文化走亲活动 - 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时尚青畲"暑期实践队联合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及非遗传承人,在金华武义县开展"东方生态智慧与艺术乡建创新人才工作坊"活动 [1] - 活动以设计创新视角探寻古村落文化振兴,通过"文化走亲"形式展现"乡土中国"魅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 叶长埠古村考察 - 实践队考察叶长埠古村木雕作坊,观察到"喜鹊登梅"、"五子夺魁"、"采菊南山"等代表作品,展现高超雕刻技艺与文化象征意义 [5] - 钭氏民俗文化展示馆珍藏数千件宋元至民国时期的古物,涵盖生活用具、老屋构件等类别,立体再现武义地区历史生活画卷 [7] - 国际队员关注木质构件的修补痕迹,文化特派员解读其为千年社会变迁的见证,凸显文物保护意义 [7] 非遗技艺体验 - 非遗木雕传承人徐深广向实践队讲解传统拓印技艺并现场演示,中外学子亲身体验"以锤为槌、以纸为鼓"的艺术创作过程 [8] - 坛头马灯非遗项目中,澳洲学生尝试中文演唱民谣,波兰学员创作马赛克风格画作,体现跨文化互动与创新传承 [13][15] 坛头古村乡建模式 - 坛头古村以"非遗+研学"活化模式推动乡村振兴,通过诗歌艺术、非遗体验等激活生态与文化价值 [12] - 乡建者徐成斌提出"以文化认同守护乡愁,用生态价值激活生机"理念,七年间将污染湿地改造为诗意栖居地 [12] - 浙江坛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结合旅游开发体验课程,创新非遗表演形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力 [15] 艺术乡建总结与展望 - 实践队导师王陈辉总结活动核心价值:通过文化互鉴与艺术共创,为艺术乡建的国际对话与省内协同发展提供创新样本 [15] - 实践队将赴丽水遂昌延续"一村一策"精准乡建思路,提炼"生态—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方案,贡献乡村振兴创新智慧 [16]
畅游中国:沈阳,一座用烟火气和历史黄瓦写就的“幸福之城”
凤凰网财经· 2025-06-27 12:45
沈阳文化特色 - 沈阳故宫融合满汉建筑特色 大政殿八角攒尖顶和十王亭军政布局体现游牧民族智慧 建筑色彩比北京故宫更浓烈 独特的绿边象征满族对森林的崇敬 [2] - 满族文化体现在服饰细节 如"哇哈"(马蹄袖)箭袖设计方便骑射 放下袖子行礼是满族传统礼节 [2] - 沈阳文化兼容并蓄 既有满族"口袋房、万字炕"特色 又融合汉族歇山顶与彩绘 体现文化交融 [2] 沈阳美食特色 - 西塔街是东北最大朝鲜族聚居区 以朝鲜辣酱、米酒和炭火烤肉为特色 酱辣蟹选用丹东梭子蟹配秘制辣酱腌制24小时 [3] - 朝鲜族美食包括打糕、炭火烤鸡架和带冰碴的荞麦冷面配辣白菜 是沈阳夏季特色 [4] - 锅包肉是非遗美食 由1907年哈尔滨道台府郑兴文改良自"焦烧肉条" 从咸鲜改为酸甜口味 [8] - 东北特色"豆角烀饼"采用面饼盖炖菜焖熟的方式 面饼吸饱汤汁 体现传统烹饪技艺传承 [8] 城市发展特色 - 沈阳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城市特色体现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新潮的融合 [1] - 沈阳人生活方式体现文化传承 从故宫历史到现代美食 从传统技艺到新潮体验 形成独特城市魅力 [10] - 东古调味品为沈阳美食注入灵魂 如锅包肉使用东古一品鲜调味 22年保持相同口味 体现对传统味道的坚守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