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日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 淬火青春
北京青年报· 2025-08-15 08:24
抗日战争历史事件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1] - 一二九运动中数千名北平学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街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华北特殊化[1] - 香山樱桃沟镌刻的"保卫华北"巨石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锤炼抗日本领的见证[1][18] 隐蔽战线斗争 - 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作为华北地区重要情报枢纽,从1939年至1949年秘密电波从未中断,为晋察冀根据地建设、抗战胜利和北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4] - 平西情报站建立大功率地下电台,1941年共产党员王文携带电台在妙峰山附近山洞收发电报,白天伪装农民,夜晚工作[5] - 平西开辟秘密交通线,使爱国青年、革命志士和国际友人往来于根据地和敌占区,包括燕京大学教授董鲁安和英国电讯专家林迈可[5] 革命火种传播 - 崔显芳作为门头沟第一位中共党员,1926年创办田庄完全小学,讲授《共产党宣言》等进步著作,1932年创立京西山区第一个党支部[6] - 崔显芳组织"提灯会"游行反对内战,发动农民请愿迫使当局停收赋税,变卖自家良田解救200多名矿工[7] - 崔显芳1934年因"通共"罪名被捕,出狱12天后去世,临终前在儿子掌心比画"跟党走"[7] 抗战文艺创作 - 1937年麦新受第二十九军大刀队事迹鼓舞创作《大刀进行曲》,8月8日在上海首次公开演唱后迅速传遍全国[14] - 1943年曹火星针对蒋介石"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言论,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更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迅速成为鼓舞抗战的精神旗帜[15] - 麦新、曹火星、冼星海等音乐家的作品凝聚民族力量,为抗战胜利作出不可磨灭贡献[15][20] 抗日武装斗争 - 1937-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创造"推磨""牛刀子钻心"等战术,被毛泽东称赞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6] - 1940年康庄伏击战回民支队以零伤亡歼灭日伪军上百人,"引蛇出洞围点打援战术"被列入抗日军政大学教学案例[16] - 1943年八公桥战斗回民支队采用"牛刀子钻心"战术直插敌军总部,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劲旅[17] 青年抗日运动 - 1936年"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北平师范大学成立,迅速向全国辐射,在天津、武汉等地设立分部[18] - 1936-1937年"民先队"在香山举办夏令营,学生接受军事训练和时事政治教育,樱桃沟"保卫华北"石刻为夏令营学生所刻[18] -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民先队"队员奔赴战场,实现从"拿笔"到"拿枪"的转变,为敌后抗战提供人才支撑[19]
琼崖日军投降前后——侵略者的末路
海南日报· 2025-08-15 03:23
日军投降背景 - 1945年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和中国战场节节失利,虽通过豫湘桂会战打通大陆交通线,但战线延长导致颓势显露[10] - 海南岛日军防卫力量从陆军第23独立混成旅团(1945年1月进驻)撤至广东(1945年5月),仅剩5个海军陆战队驻守[10] - 日军垂死挣扎,1945年2月起在海南岛部署自杀性快艇部队"震洋队"(第32、33、103队),使用前部装炸药的震洋艇,但未实际作战即投降[10][5][6] 日军战时经济困境 - 1943年后日军实施"现地自给"计划,但海南岛生铁生产仅400吨(1944年停产),水泥厂因原料不足未能实现月产3000吨目标[11] - 煤炭运输受阻导致1944年4月后石碌铁矿列车停运,铁矿开采持续至1945年1月(明知矿石无法运往日本)[11] - 1945年6月日军分流铁矿职员至"自主防卫队"和生产队,但种植生产仅开展1个多月即因投降终止[12] 琼崖抗日独立纵队行动 - 1944年12月中共琼崖特委发布反攻指示,1945年8月23日得知日本投降后立即命令部队收缴敌伪武装[13] - 解放儋县、昌江两城及170余村镇,包围那大、金江、北黎据点,迫使琼山县伪军百余人投降,至10月中旬控制全岛2/3面积[14] 日军投降后续 - 海南岛49400名日军和5800名侨民中,1946年4月前绝大部分遣返,86人留用(如工程师伊藤博明),100名战犯送上海审判[14] - 台湾籍人员21122人中,15067名警察队成员移交中国,遣返持续至1949年,部分留在石碌铁矿等地[16] 历史文物证据 - 海南警备府司令伍贺启次郎的海军军刀(现存军事博物馆)为投降时交予国民党第46军军长韩练成,1959年捐赠[9][8]
今天我们这样纪念抗战
河南日报· 2025-08-14 23:24
抗日战争纪念活动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强调历史不能遗忘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1] 李曌国与抗日战争纪念馆 - 李曌国筹资400余万元建成个人抗日战争纪念馆 搜集展览2000余件侵华日军实物罪证 [5] - 纪念馆免费开放至今已接待参观者2.6万多人次 柘城县中小学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 - 计划扩建展馆 将收集到的1000余份日军日记、家书整理成史料集 [7] 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 - 耿风泉自筹资金300余万元 从3000多处乡村、农家、旧址收集抗战实物 展览馆免费向社会开放 [9] - 展馆珍藏着两万余件珍贵实物 包括边区土造手榴弹、八路军军训教材等 [8] - 开展国防教育大讲堂、国家安全教育大讲堂等宣讲活动 累计千余场 [9] 华中强与西峡口抗战纪实 - 华中强采访100多名亲历西峡口抗战的老兵、民团士兵 记下30万字笔记 [13] - 2014年出版《侵华日军的滑铁卢——西峡口抗战纪实》 真实记述1945年豫西鄂北会战 [14] - 计划推动书籍再版 同时着手影视剧创作 希望把西峡口抗战故事搬上银幕 [15] 李东海与复兴博物馆 - 李东海和战友共同建起复兴博物馆 馆内6万多件藏品中包括抗战时期珍贵史料 [16] - 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累计接待观众超过20万人次 [19] - 今年5月开展西平县抗战史实展 短短3个月参观人数超过3万人次 [19]
今天我们如何讲述抗日战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3 21:50
核心观点 - 抗战历史研究注重个人和家庭层面的真实故事再现 而非仅国家层面大历史 [1] - 通过文物征集和史料挖掘实现展览内容创新 系统性展现根据地全面建设 [2] - 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展厅 引导观众直面战争残酷并珍惜和平 [3] 史料挖掘与文物征集 - 接触老红军老八路及其后人作为重要史料来源 [1] - 查明晋冀鲁豫边区首府驻扎机关旧址达137处 [2] - 收集日军战前测绘资料 包括村庄水系地形道路等详细地图 [4] 展览策划与创新 - 2021年策划"晋冀鲁豫边区政权建设展" 包含13个子展系统展示根据地建设 [2] - 该展览入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 [2] - 策划沉浸式数字展厅"战争与和平" 作为全国红色旅游联盟年会主会场活动 [3] 观众参与趋势 - 近十几年观众对历史了解度显著提升 热度持续升高 [5] - 参观群体从单位组织转向家庭自发和学生主动参与 [5] - 观众对纪念馆情感认同度增强 认可其工作价值 [5] 研究范围拓展 - 加强对敌军历史的研究 包括日军战前数十年在华活动资料 [4] - 利用日军地图作为了解当时环境的重要史料 [4] - 通过敌方资料客观解释战争残酷性的成因 [4] 教育目标 - 展览旨在使观众产生心理触动 形成信仰永恒的内心回响 [6] - 通过展示战争残酷性引导现代人珍惜和平向往和平 [3] - 注重历史真实过程再现以增强观众共鸣效果 [1]
山河壮歌|碧血书长空 忠魂铸史册
央广网· 2025-08-13 08:35
央广网北京8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在江苏南京紫金山北麓,坐落着国内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 纪念馆。31座黑色大理石英烈碑上,镌刻着4299位中外抗日航空英烈的姓名。在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座中外军人雕像,其中就有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第 一个击落日本飞机的中国飞行员高志航的雕像。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英烈碑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次日,日军出动十多架"九六式"轰炸机,在杭州笕桥机场投下炸弹,企图将中国空军为数不多的战机消灭在地面。中 国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率队升空迎战并果断开火,在战友的密切配合下,连续击落、击伤日军战机,首开先河。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研究人员窦若琪说:"'八一四'空战大捷击落了三架日机,在1937年10月南京保卫战期间,高志航与队友也是并肩作战,取得 了击落十几架敌机的优秀战绩。" "八一四"空战,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的首次空中大捷,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1937年11月,高志航奉 命接收苏联支援中国抗战的一批飞机,飞抵河南周家口驻防待命。11月21日,机场突遭11架日机偷袭,高志航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战斗至最后一刻 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
央视网· 2025-08-13 08:26
央视网消息: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一场大规模战役。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徐州会战的重 要组成部分。这场会战不仅关乎徐州地区的安危,更与整个抗战局势的走向紧密相连,成为中日双方战略博弈的关键节点。中国军人 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毙伤日军共2万多人。其中,台儿庄大捷更是提振全国抗日的信心,沉重打击了日军速亡中国的战略企 图。 1938年1月到5月,日军妄图打通津浦铁路,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面攻占徐州地区,打通华北和华中占领区,将南北 战场连成一体,进而全面吞并中国。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中国军队展开了一场持续五个月的大规模防御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 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姜涛表示,对日军而言,占领徐州意味着掌控整个战略全局,可以迅速沿陇海铁路西进直取武汉。一旦武汉失守, 中国抗战局势将陷入更为严峻的境地。 1938年日军调遣华北与华中方面军携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从南北两端向徐州发起进攻。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毙伤日军1万多人,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日军残部向峄城、枣庄撤退。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 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是全体 ...
“抗日模范乡”南阳——“我们不能当亡国奴”
海南日报· 2025-08-11 01:59
"我的父亲出生在南阳乡交东行村一个贫苦的家庭,受革命思潮影响,他9岁就参加了儿童团组 织。"符祥辽介绍,父亲在南阳乡广益小学担任教员期间,结识了陈俊、陈丕茂等革命进步人士。1938 年,经陈俊介绍,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2月10日,日寇入侵琼岛。22日,文昌文城沦陷。国难当头,符致东挺身而出,他在墟市人群 中就地拉来一条长板凳,站在上面,目光敏锐坚定地对人群喊道:"乡亲们!日军今天轰炸了文城,我们 不能当亡国奴!"此后不到10天,他们就拉起了一支120多人的南阳乡抗日游击队,由李良任队长,符致东 担任指导员。 105岁亲历者陈玉兰。受访者供图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操 南阳革命老区既是反"扫荡"中铜墙铁壁的一个光辉典范,也是琼文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带,在这里涌 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抗日杀敌的好儿郎,被誉为"革命模范乡"。 南阳抗战英雄后人讲述 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抗击日寇 南阳抗战英雄符致东的女儿符祥辽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父亲和李良枪林弹雨的抗战往事。 日军占领文昌县城后,一直蠢蠢欲动,觊觎革命活跃的南阳。南阳保卫战第一枪在当年4月中旬打 响。获悉将有3辆满载日军的军车向南阳进犯后,李良和符致东凌晨 ...
战火记忆丨赶走侵略者,保卫家乡
班长看着我笑了笑:"就你小子心眼多!"得到他的回应后,我借着黎明前的薄雾,猫着腰偷偷摸到敌营 南正厅。戴上机枪班的专属头盔,往梯子上一站,"哗啦"一拉枪栓,那些伪军吓得魂都没了,抱头就想 逃跑,可这时局面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三八大盖、轻冲锋枪、短枪,我比划啥他们就扔啥,别提有多 痛快了。这场战斗,我们歼灭敌军中队长以下150多人,缴获轻机枪、步枪、手枪100多支,打出了我们 文西独立营的威风。 这场仗过后,战友们说我"能文能武",营长田夫也总叫我"文化兵",说我"脑袋瓜子比枪杆子还灵"。每 次想起田营长,我的心里都是热乎乎的。1945年暮春,胶东的槐花开得正盛,空气里都是甜的,我把田 夫营长亲手写的推荐信郑重揣进怀里,昂首挺胸奔赴东海司令部。凭借在文西独立营的战绩,我被选为 于得水司令员的警卫员,穿上新军装的那天,我心中满是激动,期盼着能够再立新功。 那时候,已经日暮西山的日本侵略者被围困在据点惶惶不可终日,只能靠外出抢粮为生。5月20日,一 队日伪军400余人自烟台东下"扫荡",于得水司令员指挥麾下的文西独立营、牟平独立营在牟平沙子地 区与日军展开激战。可是,由于向导失误,文西独立营在战斗中丢失制高点,日伪 ...
高凤英:浴血青山的抗战英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8-10 22:20
高凤英生平事迹 - 高凤英原名德勒登 1928年冬与赵莲莲成婚 1929年长子文贵出生 同年受堂姐夫佛鼎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2] - 1930年赴国外系统学习共产主义理论及基础科学课程 1935年以高凤英化名回国从事地下抗日工作[2] - 1938年春为游击队购置机枪配件时被捕 经20多天斡旋获救 期间遭受严刑折磨[3] - 1940年秋任蒙古抗日游击队队长 化名"云吉祥" 带领蒙古族武装转战绥西地区[4] - 1941年秋在与敌军战斗中牺牲 时年32岁 12名游击队员同时殉国[4] 家庭与抗战 - 妻子赵莲莲被敌军抓捕后忍受酷刑拒不透露丈夫行踪 高凤英变卖家产筹款营救[4] - 赵莲莲携子女加入游击队转移 被称为"游击家庭" 夜间行军需保持静默[4] - 1940年高凤英赴任前与妻子诀别 赵莲莲承诺"再苦再累也要带好孩子" 此为最后相见[4] - 新中国成立后次子文精在追悼会上代表烈士子女发言 誓承父志[4] 历史影响 -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中心小学立有高凤英雕像 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2] - 曾成功策反伪军蒙古族士兵整排加入游击队 并为部队争取大量物资支持[3] - 被当地军民称为"云队长" 其抗日事迹通过新华社等官方媒体持续传播[4][5]
抗日英雄谱丨“江抗”东进所向披靡 鼓舞全国抗日信心
央视新闻· 2025-08-10 03:4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关于新四军将领吴焜的详细总结: 吴焜生平与军事生涯 - 吴焜1910年出生于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1930年参加红军川东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3] - 1934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任十七师五十团团长 [3] - 1938年春调往新四军工作,任六团副团长,同年秋调至苏南 [3] - 1939年5月率部东进时化名吴克刚,任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兼二路司令 [4] 重要战役与军事成就 - 1939年5月30日指挥黄土塘战斗,击毙日军30余人包括1名大佐,取得东进首胜 [5][7] - 1939年6月24日夜袭浒墅关火车站,毙伤日军20多人,烧毁营房和车站,炸毁铁轨100多米,导致京沪铁路停运3天 [8][10] - 1939年7月参与夜袭上海虹桥机场,震慑敌军并鼓舞上海民众 [8] - 在青浦击败国民党顽固派武装挑衅,三个月内所向披靡赢得"吴老虎"称号 [8][10] 战术特点与指挥风格 - 虽未受过正规教育但军事才能突出,战斗中身先士卒 [5] - 常亲自吹冲锋号率部作战,临危不惧 [5] - 指挥时冲在第一线,作战勇猛著称 [10][12] - 在长征和抗战期间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12] 牺牲与纪念 - 1939年9月在江阴马镇遭国民党忠救军偷袭,头部中弹牺牲,年仅29岁 [10][12] - 江苏江阴定山立有"吴焜烈士埋葬处纪念碑" [1] - 抗战期间江南敌后流传颂扬其事迹的歌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