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

搜索文档
逐梦星辰大海!这些“大国重器”蕴含的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
央视网· 2025-09-26 03:07
25日19时45分许,航天员王杰打开问天气闸舱舱门,随后出舱。 王杰登上机械臂末端的自动脚限位器,机械臂开始运动。 陈中瑞在舱门处,将相关设备和工具传递给舱外作业的王杰。 20时34分许,航天员陈中瑞出舱,与王杰协同作业。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6日1时35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 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出舱任务,出舱航天员陈中瑞、王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 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李志海称:"这次相当于是在装完自动脚限适配器以后,第一次使用天和舱的机械臂适配器去支持这次的出舱任务,所 以整个的路径规划也都是新的。同时由于这次安装防护板的位置相对还是比较集中的,所以机械臂也做了优化的路径设计,出舱作业的效率会 更高一些,也能更节约更多的时间。这次出舱活动完成以后,我们在整个空间站问天舱段的 之前规划的碎片防护装置都已经完成安装了,也是完成了一项阶段性的工作。" 26日01时35分,出舱航天员陈中瑞、王杰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后关闭舱门,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 完 ...
从“3年15次”到“4年20次” “飞天战袍”护航深空探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6 01:38
舱外航天服技术突破 - 舱外航天服B已累计保障20次出舱任务 实现"4年20次"延寿目标 成为中国空间站首套达成此指标的舱外服 [1] - 第二代"飞天"舱外服原设计寿命为"在轨贮存3年 出舱使用次数不小于15次" 通过动态精准评估实现延寿使用 [2] - 新款舱外服D和E已将设计寿命提升至"4年20次"舱外活动 目前已完成解包检测且状态良好 [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突破长寿命 高安全可靠性 高效作业支持等关键技术 采用头盔躯干一体化设计 四肢可调节 关节使用气密轴承提升灵活性 [4][6] - 采用多层防护设计:包括衬里 液冷通风层 加压气密层 限制层 隔热层和保护层 应对真空 辐射及高低温极端环境 [6] - 实行"一对多"适体性原则 上躯干为硬结构固定设计 下躯干与上肢采用主动适体性调节 手套分型可调以提升操作性 [6] 产品应用与成效 - 舱外服B已被11名航天员在8次载人飞行任务中接力使用 支撑空间站常态化出舱任务 [2] - 中国空间站共配备5套舱外服(A B C D E) 其中新款D E将逐步投入未来任务 [3] 登月服研发进展 - 登月服自2020年启动研制 以轻量化 小型化 高安全可靠为目标 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并确立总体方案 [7] - 针对月面真空 极端温差 月尘和辐射环境设计 需支持行走 攀爬 驾车 科考等多任务 对工效和集成化要求更高 [7] - 采用模块化 轻量化 多用途一体化设计思路 强调环境防护 功能模块互换性和接口兼容性 以适应不同探测任务需求 [7]
“飞天战袍”护航深空探索(知与不知)
人民网· 2025-09-05 22:22
本报记者 刘 峣 首次在轨开展寿命评估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出舱活动中的核心装备,保障着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高效作业。中国空间站 舱外航天服是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按照设计标准,使用寿命为"在轨贮存3年,其间出舱使用次数 不小于15次"。 2021年7月4日,在神舟十二号任务中,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首次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A和B出舱, 并顺利完成出舱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至2024年初,在轨飞行的舱外航天服已经接近"3年15次"的寿 命设计指标极限。 航天服还能不能继续用?为了准确评估舱外服的剩余寿命,科研团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寿命评估、健康 监测方案和在轨检测方法。通过深入挖掘在轨和地面试验数据,科研团队开展了大量材料级和产品级的 验证试验,实现了舱外航天服在轨健康与延寿的动态精准评估。经评估,舱外服B状态稳定良好,从而 成为中国首次在轨开展寿命评估并延寿使用的飞行产品。 目前,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B已由11名航天员在8次载人飞行任务中接力使用,为航天服工程应用质 效提升和空间站常态化出舱活动任务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前,中国空间站内共配备了3套舱外航天服,编号分别为A、B、C。今年7月,天舟九号货运飞 ...
第十飞再受挫,“星舰”前景难料
环球时报· 2025-08-25 23:00
发射任务取消 - 公司取消星舰第十次试飞 因地面系统异常 [1] - 发射目标为第一级助推器受控溅落 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部署8颗模拟卫星 [3] - 下一个发射窗口定于美国中部时间8月25日下午6时30分 [3] 发射基地与运营策略 - 发射地点位于得州南部星舰基地 专用于制造检测试飞 [3] - 基地未来将作为火星任务出发地 [3] - 选择自主运营基地源于猎鹰9号高密度发射占用设施及星舰测试高风险性 [3] 技术规格与项目愿景 - 星舰为史上推力最大运载火箭 高度达123米 超越土星五号 [4] - 公司计划2026年底执行无人火星任务 2029年开展载人火星计划 [4] - 最终目标为未来二三十年在火星建设人类城市 [4] 测试进展与性能表现 - 自2023年4月首飞以来 9次无人测试中仅4次成功 [4] - 2024年V2版本所有3次试飞均失败 [4] - 尚未完成第二级飞船安全返航着陆 [4] 行业专家观点 - 分析师称试飞成功少于失败 未能证明可靠性 [5] - 评论员指设计本质有缺陷 因自重较轻导致结构性失败 [5] - 航天工程教授认为项目可能彻底革新宇宙探索 或根本行不通 [5] 合作与官方计划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2027年年中用改装星舰送宇航员登月 [4]
神二十乘组近日将择机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
央视网· 2025-08-14 23:50
航天任务进展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 [1] - 自6月26日完成第二次出舱后已完成天舟八号送别及天舟九号迎接任务 [1] - 完成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物资清点整理和出舱活动准备工作 [1] 空间科学研究 - 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领域实(试)验任务稳步推进 [1] - 微重力基础物理领域实(试)验任务稳步推进 [1] - 空间新技术与应用领域实(试)验任务稳步推进 [1] 空间站运行状态 - 空间站组合体目前运行稳定 [1]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身心状态良好 [1] - 已完成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1]
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03:14
中新网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4日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 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 自北京时间2025年6月26日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以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先后送别天舟八号、 迎来天舟九号,完成了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物资清点整理和出舱活动准备等工作,承担的空 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基础物理和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领域实(试)验任务稳步推进。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完) [ 责编:袁晴 ] ...
观点丨夏璐:五年实干结硕果,“十五五”扬帆再出发
搜狐财经· 2025-08-04 14:41
经济总量与效率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台阶,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左右,五年增量相当于再造一个广东+江苏+山东的经济规模 [2] - 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2] -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2] 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 [3] - 2024年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增加约1900亿块 [3]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达到10.4%,提高2.6个百分点 [3] 可再生能源发展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2025年5月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0.9亿千瓦,比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翻了一番多 [4] - 全国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电,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预计在十五五期间达25%左右 [4][10] 制造业升级与突破 - 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等装备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3]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覆盖全部工业大类,数字孪生流域、城市、电网成为新基建标配 [11] 资本市场改革 - 科创板、北交所、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写入法律,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扩大到全部中央级科研院所 [3] 对外开放与贸易 - 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覆盖中国东西南北中,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7]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0多个城市,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计划缩减至20项以内 [7][14] 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 - 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公共数据应开放尽开放,企业数据能交易尽交易,个人数据可控可计量 [11] - GDP口径的数据生产税有望试点,数字中国建设从消费互联网迈向产业互联网深水区 [11] 绿色低碳转型 - 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建立全国统一碳足迹数据库,探索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四权合一交易 [10]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50%以上,绿色甲醇、绿氢、可持续航空燃料等零碳产业从示范应用走向规模应用 [10] 人口结构与银发经济 - 政策重心从增量转向提质,生育支持体系升级,普惠托位实现一社区一中心 [12]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国覆盖,适老化改造带动家居、交通、文旅等万亿级市场 [12] 制度型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加入DEPA、CPTPP等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向东北、中西部梯度复制 [14] - 人民币国际化从结算货币走向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多点开花 [14]
美国“龙”飞船发射升空,执行新一期载人航天任务
齐鲁晚报· 2025-08-02 02:22
航天发射任务 -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1日11时43分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2] - 飞船搭载"猎鹰9"火箭升空后与火箭分离 继续飞向国际空间站 [2] - 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2日3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2] 任务细节 - 本次任务代号为"Crew-11" 是载人"龙"飞船第11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轮换宇航员 [2] - 飞船搭载4名宇航员 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俄罗斯 [2] - 宇航员包括美国宇航员泽娜·卡德曼和迈克·芬克、日本宇航员油井龟美也、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普拉托诺夫 [2] 科研计划 - 宇航员将开展多项科研实验 包括模拟月球着陆和测试视力保护策略 [2] - 实验项目还包括探究植物细胞分裂和微重力环境对噬菌体的影响 [2] - 其他研究包括提高人类干细胞产量和按需生成营养物质等载人航天相关实验 [2]
美国“龙”飞船发射升空 执行新一期载人航天任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1 22:21
航天任务执行 -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龙"飞船搭载4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发射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11时43分(北京时间23时43分) [1] - 飞船与火箭分离后继续飞向国际空间站 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2日3时(北京时间15时)完成对接 [1] - 本次任务代号"Crew-11" 是载人"龙"飞船第11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轮换宇航员 [1] 宇航员构成 - 4名宇航员分别来自美国 日本和俄罗斯 包括美国宇航员泽娜·卡德曼 迈克·芬克 日本宇航员油井龟美也 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普拉托诺夫 [1] 科研实验内容 - 宇航员将开展模拟月球着陆 测试视力保护策略等载人航天研究 [1] - 实验项目包括探究植物细胞分裂 微重力环境对噬菌体的影响 [1] - 其他研究涉及提高人类干细胞产量 按需生成营养物质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