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融业务火热,又有券商大幅“提额”

浙商证券融资类业务规模调整 - 浙商证券董事会同意将融资类业务规模指标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 以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及做好规模管控 [2][6] - 公司上半年融资融券余额为237.85亿元 较2024年末减少0.48亿元 降幅0.20% 市场份额提升至1.29% [6] - 有负债的融资融券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80.87% 业务整体风险可控 [6] 券商行业信用业务扩张趋势 - 多家券商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上限 华林证券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调整至80亿元 涵盖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回购等业务 [6] - 华林证券在半年内两次上调信用业务规模 3月末首次提升至62亿元 9月再次上调至80亿元 [7] - 兴业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调整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议案 但未披露具体方案 [7] 两融市场规模及资金流向 - 截至9月23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达24167.88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4000.41亿元 融券余额167.47亿元 [9] - 上半年两融余额18505亿元 同比增长24.95% 同期A股总成交额162.66万亿元 日均成交近1.39万亿元 [9] - 融资资金大幅流入电子设备板块 净买入25.86亿元 专用设备和电器机械板块分别净买入19.44亿元和5.15亿元 [9] - 有色金属、医疗卫生和软件行业融资净偿还金额最高 分别为12.21亿元、9.97亿元和6.83亿元 [9] 券商两融业务发展策略 - 东方证券深耕高净值客户服务 完善融资定价机制 迭代恒生新一代系统 上线信用条件单功能 [9] - 国元证券打造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客户服务体系 实施"交易型+事件型"营销策略 为高净值与战略客户提供精准服务 [10] - 行业通过优化机制、差异化营销和科技赋能等方式积极拓展两融客户及市场份额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