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大额存单一上架秒没

大额存单市场动态 - 临近季末和月末 银行揽储气氛浓烈 部分银行推出利率超过2%的大额存单产品引发市场抢购 在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大额存单年利率普遍进入"1"字头背景下 低风险高息产品吸引力凸显 但额度有限且多为季节性产物 存款利率下行仍是主流趋势 [1] 民营银行高息产品详情 - 民营银行成为高息揽储主力 苏商银行推出20万元起存的2年期和3年期大额存单 年利率分别达2.1%和2.3% [3] - 上海华瑞银行推出18个月期和2年期大额存单 年化利率分别为2.15%和2.35% 起存金额20万元 其中2年期产品支持满30天转让 但仅限上海地区购买且18个月期产品已售罄 [3] - 众邦银行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2%和2.05% 支持当日全额或部分转让 富民银行和三湘银行也有利率超2%的产品 部分额度已售罄 [3] 国有大行产品对比 - 国有大行利率显著偏低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1年期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1.4%和1.65% 20万元起售 [3]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1年期、2年期和3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分别为1.20%、1.20%和1.55% 招商银行在售产品最高利率仅1.40% [5] 产品供需与市场特征 - 大额存单普遍存在"限量出售"和"秒光"现象 主要因银行压降存款利率导致中长期产品供给减少 投资者对锁定长期收益需求强烈 [5] - 民营银行通过高利率策略进行市场化竞争 精准吸引对收益敏感的储户群体 以弥补品牌认知度和客户基础方面的差距 [5] - 定期存款短期化成为趋势 银行主动调节期限结构且客户增加流动性需求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高息存款到期后可能面临产品续接难题 [6] - 大额存单相比定期存款具有可转让和支取灵活的优势 能防范流动性风险 即使收益相近仍吸引投资者 [6] 银行净息差状况 - 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 二季度末降至1.42% 处于低位水平 [8] - 上市银行净息差更为严峻 2025年上半年约为1.33% 同比下降13个基点 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息差分别边际变动-2bp、0bp、-1bp、-1bp至1.31%、1.55%、1.37%和1.58% [8] - 招商银行净息差1.88% 较行业平均水平1.42%领先40多个基点 该行活期存款占比超50%且高成本存款占比低 可压降空间小 零售业务占比超50%支撑较高收益 [9][10][11] - 监管引导银行挂牌利率下行 随着存量贷款重定价压力消化和负债端成本压降显效 净息差下滑速度有望放缓 对称降息可能缓释息差下降压力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