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锂电行业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 但此轮扩张与2020-2021年以规模为核心的产能军备竞赛存在本质区别 呈现出全球化 高端化和生态化三大新范式 标志着行业从粗放规模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4][26][27] 全球化: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布局" - 中国企业投资版图从聚焦本土转向全球多点开花 2024年电动汽车供应链境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国内投资 其中74%资金投向电池工厂 [6] - 全球化布局地域广泛且具战略纵深 覆盖东南亚 欧洲和美洲关键市场 例如中创新航在葡萄牙建设15GWh电池工厂 宁德时代和瑞浦兰钧在印尼投建新产能 亿纬锂能在马来西亚布局圆柱电池和储能电池基地 [7] - 产业链协同出海特征显著 电池厂海外扩张与终端整车厂全球化紧密协同 如长城汽车和比亚迪2025年启动巴西工厂生产 通过海外建厂规避贸易壁垒并满足国际车企供应链本土化要求 [9] - 电池企业海外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海外营收占比达34% 国轩高科为27% 亿纬锂能和欣旺达分别达25%和40% [10] 高端化:从"规模复制"到"技术迭代" - 本轮资本开支包含大量面向下一代技术的投资 尤其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先进产能 行业驱动力从拼成本转向拼技术 [13][14] - 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密集落地 先导智能2024年固态电池设备订单近1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4-5亿元 全年订单有望达8-10亿元 并成功交付干法混料涂布设备和600MPa等静压设备 [14] - 固态电池生产各环节投资活跃 海目星手握4亿元2GWh固态电池量产设备订单 赢合科技交付固态湿法涂布与辊压设备 杭可科技获得欧洲车企固态电池中试线后段设备订单 利元亨承接国内首条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 [15][16] - 龙头企业采取双轨并行战略 在海外市场规模化扩张成熟LFP和NCM技术 在国内市场技术性升级投建固态 半固态等下一代技术试验线和首批生产线 [17][18] 生态化:从"环节博弈"到"链式共振" - 产业链传导机制更为健康 表现为终端需求驱动 自下而上有序传导的链式共振 [19][21] - 上游材料端复苏明显 2025年6月头部LFP材料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超80% 部分企业达90%以上 触发新一轮扩产计划 [21] - 材料端扩产同样体现高端化和全球化特征 湖南裕能布局西班牙 龙蟠科技布局印尼 国内新建项目对标第四代超高能量密度和高压实密度等高性能产品 [22][23] - 头部企业间深度绑定 宁德时代向上游富临精工预支付15亿元款项锁定2026年底前高压实铁锂材料供应 基于长期订单和预付款的合作模式确保扩产基于真实需求 [24] - 设备端迎来新增和更新双轮驱动 设备更新需求占比从2020年代初约15%逐步提升至2025年20% 2026年35%和2027年43% 2025年上半年先导智能 海目星等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300亿元 同比增长70%至80% [24][25] 从"内卷"到"超越" - 本轮扩张是对上一轮周期内卷式竞争的系统性修正与战略超越 空间维度上通过产能出海开拓全球增量市场 技术维度上通过先进产能迭代升级低端同质化产能 格局维度上头部集中体现市场出清后的有序扩张 [26][27]
锂电新周期开启②:从内卷到“全球”竞合、“优质”产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