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整个社会都在喊没钱了,但市场上依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消费冠军
京东集团京东集团(US:JD) 创业家·2025-08-31 10:21

日本消费行业启示 - 日本在"失落的三十年"期间大众工资停滞且老龄化严重但仍涌现出优衣库、宜得利、7-Eleven、唐吉诃德、萨莉亚、明治食品等消费冠军[8][9] - 日本消费行业呈现两大趋势:刚需持续升级(产品丰富度高且性价比突出,便利店餐食仅需10-20元人民币)以及商业业态变革(便利店和折扣店替代超市和百货成为主流)[9] - 平替产品大量出现,消费者从追求奢侈品炫耀转向关注实质,例如优衣库在服装领域和宜得利在家居领域超越宜家[10][11] 中国消费企业学习方向 - 中国企业需学习日本商品的极致性价比、线下零售的全球领先优势以及通过执行效率实现低成本运营[12][13] - 下沉市场将成为中国未来二三十年最主流、最大众、最核心的市场,存在孕育新一代国民品牌和万店连锁的机会[14][15] 京东案例与基础设施变革 - 京东2006年收入仅1亿元且员工百余人的情况下,通过聚焦零售核心(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实现增长,2014年上市后收入增长16倍,利润从2亿元增至350亿元,成为中国首个万亿零售企业[15][16][17][18] - 2016-2017年中国基础设施(物流、仓储等)升级后,新一代创业者能利用新基建以更快速度实现电商规模化发展[21] 启承资本投资成果 - 启承资本自2016年专注消费投资,已投20余家企业(包括京东物流、万物新生、十月稻田、锅圈食汇等),其中15家营收超10亿元、5家超50亿元、3家零售企业2023年营收预计超100亿元[5][24] - 被投企业线下门店规模显著:社区门店超25000家、购物中心门店超4000家,为线下零售投资最多的消费基金[24] - 2023年投资企业德尔玛(A股)、十月稻田和锅圈(港股)上市,这些企业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并抓住食品行业机遇[25][26] 中国消费市场结构性机会 - 当前市场存在两大结构性机会:新一代国民品牌和新一代全国连锁,需关注效率提升和经营能力积累而非单纯规模扩张[27][28][43] - 存量时代企业需聚焦细分市场需求,通过产品创新和品牌出海构建竞争力,例如日本品牌通过本土细分+出海策略维持盈利韧性[36][40] 品牌出海与产品创新策略 - 日本品牌出海经验表明:企业需建立国内基本盘(通过产品创新抓细分需求)和海外基本盘(通过品牌输出提升全球价值链位置)[36] - 无印良品通过定义生活方式的产品开发体系实现30年持续创新,优衣库近5年股价增长10倍,索尼80年代股价涨幅超600%[37][38] - 中国品牌出海需解决文化沟通问题,通过本地化叙事建立信任而非单纯卖产品,例如华为在北美市场的信任体系构建经验[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