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深度:低空经济系列(七),飞行培训行业,卖方主导向买方市场演进

执照管理体系 - 通航飞行执照采用四级管理体系,商业化程度越高、飞机越复杂,飞行经历要求越高[3][13] - 无人机执照采用分层管理架构,遵循“微型豁免、轻型简化、中大型严格”原则[3][20] - 无人机分类等级从低到高为Ⅲ、Ⅳ、XI、XII,高等级执照可向下兼容低等级权限[3][26] - 植保类无人机驾驶员可豁免执照要求,通过生产企业自主培训考核即可[3][20] 通航培训市场供需 - 截至2024年末,国内通航飞行员3650人,对应航空器1982架,架均1.8人,总量供过于求[4][30] - 2024年141部航校整体课程毕业人数同比下降9%,反映高培训成本与低薪资不匹配[4][40] - 通航飞机年均飞行小时数维持在400小时/年,主要集中于培训和非经营性作业市场,商业需求未明显增长[4][46] - 通航飞行员区域分布失衡,中南/华东/华北资源集中,西部和东北受成本制约资源匮乏[4][55] 无人机培训市场供需 - 注册无人机超200万架,但多数为微型/轻型或农用机,不要求持证飞行,“飞手缺口百万”说法夸大[4][58] - 无人机执照数量2018-2024年增长超过5倍,复合年增长率35%,短期缺口有望补足[4][58] - 无人机培训机构数量从2024年初不足500家激增至2025年6月的2690家,供给扩张过快[4][83] - 无人机培训市场规模仅约10余亿元(6亿-16亿),难以支撑数千家机构,存在过剩风险[4][83] 市场风险与转型 - 通航培训市场空置率2023-2024年升至18.2%,部分机构如东方时尚航校营收利润下滑[4][70] - 通航培训市场预计将加速出清与转型,141部航校向61部市场渗透并探索新业态[4][81] - 行业面临三大风险:培训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监管政策收紧、行业竞争加剧[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