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全国领先的专用集成电路、特种芯片及 MEMS 传感器设计与制造企业,已形成红外业务为主,微波、激光等多维感知领域逐步突破的新格局,有力支撑了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1] - 民用红外成像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场景持续增加,未来将有更多新兴市场需求 [1] - 报告公司深耕非制冷红外领域,坚持全产业链布局,已完成下一代 6μm 640×512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产品开发,为红外产品全面进军消费电子领域打下技术基础 [1] - 微波行业市场空间较大,报告公司微波半导体持续建设核心竞争力,微波业务布局已见雏形,增长潜力巨大 [1] - 考虑到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民品销售及无锡华测销售占比提升,报告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下调公司 24 - 25 年净利润分别为 6.07/8.47 亿元(下调幅度分别为 16.4%,8.0%),新增 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0.1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6X/26X/22X,受益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渗透率持续提升,仍维持“买入”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报告公司是全国领先的专用集成电路、特种芯片及 MEMS 传感器设计与制造企业,具备多光谱传感研发、多维感知与 AI 算法研发等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性能卓越的 MEMS 芯片、ASIC 处理器芯片、红外热成像与测温全产业链产品、激光、微波产品及光电系统 [1] - 公司已形成红外业务为主,微波、激光等多维感知领域逐步突破的新格局,产品主要面向特种装备及民用两大市场 [1]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2 亿元,同比 +13.3%;归母净利润 2.2 亿元,同比 -12.9% [1] 行业情况 - 由于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降低,红外热像仪在民用市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根据 Maxtech International 及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预测,2023 年全球民用红外市场规模将达到 74.65 亿美元,根据 Yole 的数据,预计 2024 年全球非制冷民用红外市场规模将达到 44.24 亿美元,未来将有更多新兴市场需求 [1] 公司业务布局 - 红外业务:以传感芯片、探测器、机芯和整机为核心,覆盖红外全产业链,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红外探测器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量产的公司之一,已完成下一代 6μm 640×512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产品开发,样品初测 NETD 小于 50mK,能够满足未来民品市场极致低成本、小型化需求,为红外产品全面进军消费电子领域打下技术基础 [1] - 微波业务:建立了完整产业链,以 T/R 组件、相控阵子系统及雷达整机切入微波领域,同时在底层的微波半导体方面持续建设核心竞争力,2018 年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英飞睿,涉足相控阵天线子系统及地面监视雷达整机等微波业务,2021 年收购无锡华测 56.253%的股权,布局 T/R 组件业务 [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 24 - 25 年净利润分别为 6.07/8.47 亿元(下调幅度分别为 16.4%,8.0%),新增 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0.1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6X/26X/22X [1] 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2022 - 2026E 分别为 26.46 亿元、35.59 亿元、43.00 亿元、52.20 亿元、62.64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48.62%、34.50%、20.83%、21.40%、20.00% [2][6] - 归母净利润:2022 - 2026E 分别为 3.13 亿元、4.96 亿元、6.07 亿元、8.47 亿元、10.10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32.05%、58.20%、22.42%、39.59%、19.17% [2][6] - EPS(元):2022 - 2026E 分别为 0.70、1.11、1.35、1.89、2.25 [2][6] -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022 - 2026E 分别为 7.91%、10.30%、11.31%、13.74%、14.17% [2] - P/E:2024E - 2026E 分别为 36X、26X、22X [1][2][6] - P/B:2024E - 2026E 分别为 4、4、3 [2][6]
睿创微纳:跟踪报告之五:红外装备龙头,产品品类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