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 - 航运行业正从依赖传统经验转向积极拥抱数字化 数据与算法已成为优化航线 节省燃油和降低碳排放的核心工具[1] - 行业面临数据协同难题 因多元主体拥有独立数据系统与标准 导致数据交互壁垒 制约高效互联互通[2] - 数字化转型需要全球港口 海关 代理等各环节协同推进 各环节数字化水平差异对整体进程提出更高统筹要求[2]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于2019年启动"建云 聚数 创智 兴业"行动 打造航运新基建 解决行业共性问题[3]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24年达1.01亿元 近5年复合增长率23.03% 研发投入强度5.63%[4] - 2024年申请受理和授权发明专利102件 同比增长20% 近5年复合增长率50.28% 获得软件著作权52件[4] 数据生态建设 - 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确保数据流通可追溯且权属清晰 目标将单向服务转变为数据共享[4] - 通过链主企业+生态伙伴协同机制 构建船舶估值 风险画像和保险定价等完整情报体系[4] - 致力于打造开放 可信 共赢的数据生态 使数据成为可增值的数字商品[4] 技术创新与应用 - 自主研发船视宝平台 融合大数据 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 依托221种智能算法服务20多个行业2000多家企业[5] - 推出国内首个航运垂直领域大模型Hi-Dolphin 深度融合专业知识与场景需求 实现全流程智能化[6] - 采用大模型与小模型协同方式 打通语义理解与行业规划执行的高效流程[6] 场景化落地成果 - 在特种运输领域构建知识图谱和智能问答系统 问答准确率超90% 查询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分钟级[7] - 在青岛港部署Hi-Dolphin大模型 3天内上线支撑智能客服 船期查询和堆场调度等功能[7] - 在重工修船报价场景 10-15分钟内自动解析30页以上询价单 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并生成报价单[7] 行业生态协同 - 公司参与全球标准制定与联盟建设 作为国内首家ONE SEA智能航行联盟单位 推进技术交流[9] - 参与国际海事组织关于自主船舶规则的咨询审议 并推进国家级航运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9] - 通过科技能力和数智平台赋能客户提升安全管理 降低能耗排放 增强供应链韧性[9]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明确顺应数字 智能 绿色发展趋势 抢抓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机遇[10] - 目标打造行业大模型 大平台 大数据 着力发展国际领先的航运数智化核心产品和平台[10] - 持续增强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力 全力发展数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10]
“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系列报道 | 中远海科:向航运数字生态赋能者目标持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