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战略与定位 - 小米数字旗舰系列进入平稳发展期后,今年按下加速键推出跨代升级的小米17 Pro Max,从16代直接跃升至17代,体现公司战略转向积极进攻[2][3] - 产品全面对标iPhone,旨在抓住能讨好最多用户的"最大公约数",而非追求行业第一[4] - 目标客群与小米汽车高度重合,女性用户占比显著提升,SU7系列女车主超过40%,实际使用女车主接近50%,显示品牌从极客向泛科技和女性用户扩展[9][11][12] - 公司通过智能家居和汽车成功转化新客户,这些新客户成为旗舰手机主目标群体,产品成为小米有史以来最不极客、最迎合"沉默的大多数"的旗舰机[14][15][99] 设计与工艺 - 摒弃小米13至15代的左上角2×2镜头布局,将镜头deco延伸至机身右侧,并加入背面副屏,设计语言大幅革新[6] - 采用后盖弧形隆起的火山口造型镜头deco,镜头外圈变为锋利直角包边,视觉更精致但可能易刮花[16][18] - 边框弧度显著减小,基本与K80 Ultra保持一致,手感退步但视觉精致度提升[16] - 提供"冷烟紫"配色,接近小米SU7"霞光紫"和YU7"流金粉"漆色,强化与汽车产品的协同效应[9] 核心硬件性能 - 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骁龙8 Elite Gen5)处理器,性能相比前代提升20%[21] - Geekbench 6.5实测CPU单核3515分、多核10666分,GPU 23334分,但分数略低于工程机,可能因系统未更新[22][23] - 散热表现受副屏影响,热源比iPhone更集中[24] - 配备7300mAh巨型电池,支持100W PPS公有协议快充,实测第三方充电器峰值功率达89.2W,兼容性提升[36][37][101] 显示技术突破 - 采用6.9寸大R角直屏,使用M10基材和自研红色发光材料,提升红光发光效率[26][27] - 25%窗口峰值亮度达3500尼特,局部峰值亮度场景效果显著,屏幕功耗比iPhone更低[28] - 独占"超级像素"技术,通过改良OLED蒸镀流程,缩减子像素间距,蓝色子像素以"两个一组"加工,提高开口率、亮度和寿命[29][33] - RGB子像素布局接近正方形,消除彩边现象,显示精细线条和极细文字更通透干净[35] 影像系统升级 - 全焦段5000万像素,主摄和5倍长焦竖向排布,超广角镜头位于deco下方[41][42][44] - 主摄采用1/1.28寸光影猎人950L传感器,搭载LOFIC技术,单帧动态范围达16.5档,超越常见全画幅和中画幅传感器的15档EV[47][48][50] - 5倍潜望长焦在17 Pro和Pro Max采用不同设计,Pro使用JN5传感器(f3.0光圈,20厘米微距),Pro Max使用GN8传感器(f2.6光圈,30厘米微距)[54][55] - 暗光环境下快门速度过慢问题仍未改善,常升至1/50秒,糊片几率较高[60] 副屏功能与应用 - 背面副屏支持主摄级自拍,双击点亮后右划快速打开相机,利用主摄超高宽容度实现高质量自拍,几乎不需避光[62][64] - 新增"大头贴模式",倒计时后自动拍摄多张照片拼接,玩法复古但Y2K韵味浓[65][67] - 录像功能在4K 30帧下背景虚化比iPhone前置自然,美颜效果更丰富,但舒适度不如iPhone的"竖拍横屏视频"[70][71] - 副屏功能完成度不足,仅支持部分动态通知卡片(如倒计时、外卖、音乐),不支持短信、微信通知和付款码,不能直接启动app[90][91] 周边生态与配件 - 推出"复古掌机保护壳"周边,售价299元,内置电池但需单独充电,支持四款内置游戏和RetroArch模拟器,但屏幕尺寸小体验一般[76][78][81][88] - 掌机保护壳影响手机无线充电,需频繁拆装,使用繁琐[80] - 副屏功能可能为"一代单传",明年影像旗舰17 Ultra大概率不加入背屏,更新窗口期仅限今年十月至明年三月[94][95] 定价与市场定位 - 小米17 Pro Max定价5999元(12+512GB),旨在成为"大多数人都买得起的17 Pro Max",正面迎战iPhone[3][101] - 全系列价格:小米17(4499元)、17 Pro(4999元)、17 Pro Max(5999元),电池容量分别为7000mAh、6300mAh、7300mAh[103] - 产品摆脱"性价比"和"发烧"标签,尝试特化功能点,不再追求"水桶机",转向高端化和大众市场[96][100]
小米17Pro Max首发评测:米冲高,要退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