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收合并背景 -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并注销其独立法人资格 全部业务、财产及债权债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客户权利义务不受影响且已签署合同继续有效[3]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50亿元 注册地上海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规模达120亿元(年均增速29%)存款72亿元(年均增速120%)开户客户1645万人[3] - 邮惠万家银行财务报表已100%纳入邮储银行合并报表 吸收合并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3] 战略整合原因 - 吸收合并符合邮储银行长期战略规划 初衷是依托邮惠万家线上优势弥补物理网点覆盖局限 解决纯线下零售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的发展难题[4] - 因银行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邮储银行数字化转型加快 手机银行功能迭代和电子渠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邮惠万家线上运营优势不再明显[4] - 通过整合邮惠万家线上运营经验 形成线上业务"1+1>2"的发展合力[4] 资源配置优化 - 邮惠万家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积累的专业人才队伍 可依托邮储银行多元业务场景和资源支撑体系融入更大发展平台[4] - 吸收合并后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避免重复建设IT系统及运营风控队伍 资源可投入互补性更强领域提高整体运营效率[5] 财务影响分析 - 作为100%控股全资子公司 吸收合并对邮储银行集团当期财务报表基本无影响[6] - 集团合并层面不改变可控经济资源 不影响对外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银行单体报表增加相关资产负债项目 减少长期股权投资并承接累计留存收益[7] - 长远看邮惠万家存量贷款、存款和资金规模较小 业务自然到期后不再续作 对未来业绩表现整体影响较小[7] 客户业务处置方案 - 个人贷款业务采取逐步关停新增授信和支用 缩短新增支用期限 结余贷款自然消亡退出 股东会公告日停止新增授信 吸收合并日停止存量授信新增支用 业务由邮储银行上海分行接续管理[8] - 个人客户、账户、存款及支付结算业务全量平稳迁移至邮储银行 确保客户对主体变更"无感"[8] - 代销理财业务由邮储银行承接销售管理 合并前后系统平稳迁移 存量客户资产不受影响 新增理财交易转至邮储银行系统操作[8] - 资金同业业务合作机构均为母行客户 吸收合并后由母行继续服务[9] 资本充足率影响 - 吸收合并对集团口径数据无影响 法人口径因子公司资本耗用较低 合并后资本充足率略有提升[10] 数字化转型举措 - 夯实科技能力基座 提升核心系统自主可控能力 推广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 推进资金及财务核心系统建设[11] - 深化业务经营管理 线上以手机银行为核心打造个人客户经营主平台 升级"邮你同赢"服务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11] - 依托数字化技术提升决策分析能力 赋能基层业务拓展 实现内部经营管理降本提效[11] - 筑牢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 升级反欺诈系统和信用审批系统 完善零售及非零售模型 构建智能电诈风险画像[11] - 强化数字金融风险防范 推进数据安全精细化管理 建设监测系统与智能化安全运营平台 提升风险识别与安全分析能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