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于2011年4月26日成立,注册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前称为深圳玉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3] - 控股股东LIU Jie、钟要齐及李辉女士于2020年11月18日订立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9.55%的权益,并通过A、B股安排控制约79.14%的投票权 [3] - LIU Jie曾任迈瑞医疗国际销售及营销副总裁、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及首席财务官,拥有超过20年医疗保健行业经验 [3] - 钟要齐曾任迈瑞医疗国际销售及营销副总裁及战略发展部高级副总裁 [4] - 公司获得高瓴、深创投、软银中国等机构投资,2023年股份认购估值为82.45亿元 [4] 产品与业务布局 - 产品涵盖生命支持、微创介入、体外诊断三大领域,已商业化产品包括50种生命支持产品、80种微创介入产品和210种体外诊断产品 [6][7] - 拥有70多种候选产品,包括30多种生命支持候选产品、30多种微创介入候选产品和10多种体外诊断候选产品 [8] - 产品覆盖全球逾140个国家及地区,中国累计覆盖超过6000家医院,包括约90%的三级甲等医院 [6] - 在中国输注工作站市场(2018-2024年)和全自动血栓弹力图市场(2021-2024年)销售额排名第一 [11][14] - 在中国消化系统微创介入耗材市场(2022-2024年)销售额排名第二,一次性胆道镜市场(2023-2024年)排名前五 [12] 行业市场空间 - 2024年全球生命支持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751亿美元,中国达557亿元 [6] - 全球内窥镜微创介入市场规模达321亿美元,中国达249亿元 [6] -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1084亿美元,中国达1161亿元 [6] - 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美敦力、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等海内外公司 [8]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9.17亿元增长至2024年13.99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7.87亿元 [15][16] - 毛利率从2022年43.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52.9% [15][16] - 净利润2022年亏损2.26亿元,2023年亏损6450万元,2024年亏损9660万元,2025年上半年盈利4100万元 [15][16]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3.87亿元,主要因研发、技术升级、业务线扩张及全球营销投入 [15] - 收入构成变化:生命支持产品占比从2022年45.3%降至2024年35.3%,微创介入产品从42.1%升至51.6%,体外诊断产品从12.6%微升至13.1% [17][18] 销售与研发投入 - 经销占比超过80%,截至2025年6月底拥有1959个国内经销商和607个海外经销商 [19][20] - 研发团队超过500人,占员工总数25.1% [21] - 研发费用2022年2.37亿元(占收入25.7%),2023年2.81亿元(21.4%),2024年2.91亿元(20.8%),2025年上半年1.27亿元(16.1%) [21][22] - 销售费用2022年2.59亿元(占收入28.2%),2023年3.28亿元(25.0%),2024年3.33亿元(23.8%),2025年上半年1.67亿元(21.2%) [16][22]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累计10.87亿元,高于研发费用累计9.34亿元 [22] 行业政策影响 - 医疗器械定价受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影响,高值医用耗材若纳入集采将面临终端价格控制 [23]
麦科田冲击IPO,迈瑞医疗前高管创办,3年累计亏损3.8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