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行业地位 - 通威集团是全球光伏行业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也是全球水产和光伏两大行业唯一上榜企业[1] - 2025年公司以914.94亿营收第三次入榜世界500强[3] - 在行业寒冬中保持领先地位 2024年以来国内超150家光伏企业破产清算[4] 产能布局 - 公司为光伏行业少数"从硅料到组件"全产业链布局企业[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 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150GW 组件年产能超90GW[5] - 与天合光能 隆基绿能 晶科能源均有合资公司 2024年与隆基绿能签订近400亿订单[5] 战略调整 - 2025年2月战略放弃电池片进一步扩张计划[7] - 终止原50亿收购润阳股份51%股权计划 避免专利纠纷和东南亚工厂停产风险[7] - 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上半年合计亏损约119.94亿 亏损幅度大于TCL中环 天合光能 晶科能源等同行[7] 硅料业务影响 - 硅料为产业链中最赚钱环节 2022年子公司四川永祥净利润343亿 占通威股份总净利润133%[9] - 2024年以来多晶硅价格下降幅度达35%-40%[9] - 2025年上半年四川永祥亏损29.53亿 占公司总亏损60%[9][10] 财务运作 - 2025年7月为四川永祥融资49.16亿缓解现金流压力[10] - 通过左手止损50亿收购 右手融资50亿 账上资金多留存近100亿[11] - 2025年上半年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超332亿 较2024年底增加39亿[13] 成本控制 - 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用14.5亿 同比下降37.33%[15] - 多晶硅生产成本维持在26-29元/kg区间 高于协鑫科技颗粒硅的25.31元/kg[17] - 旗下永祥新能源新增1万吨/年粒状硅中试线 最终形成10.1万吨多晶硅产能[19] 行业竞争格局 - 通威股份以现金稳定性应对周期 协鑫科技以技术降本应对周期[15][19] - 多晶硅成交均价虽提升 但下游采购积极性仍不高 短期价格反弹可能性较小[15] - 成本控制能力成为穿越行业周期的制胜关键[15]
通威股份,横扫400亿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