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朱啸虎:搬离中国,假装不是中国AI创业公司,是没有用的
创业创业(US:VEMLY) 虎嗅·2025-09-20 14:15

开源AI模型趋势 - DeepSeek等中国开源模型显著影响行业 保证AI技术不被少数私有化公司控制 开源成为AI领域主流趋势[3] - Hugging Face平台中国开源模型下载量已超过美国 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能力差距正迅速缩小 预计半年到一年内可齐头并进[4] - 形成"中国开源vs美国闭源"竞争格局 美国开发者也在采用开源模型 开源生态一旦建立将形成长期壁垒[5][6][7][9] AI应用核心壁垒 - Manus案例显示Go-to-Market能力是关键壁垒 中国创业者技术能力不逊色但市场进入策略存在短板[10] - AI应用公司首要壁垒是发展速度 需要让竞争对手感到绝望的快速增长 其次才是用户留存能力[11] - 中美市场存在Token消耗差异 中国更关注Token消耗量作为"含AI量"指标 日均消耗达百亿级别 大厂提供补贴使性价比显著提升[12][13][14] AI编程赛道分析 - AI编程是大厂主导领域 中美都在进行补贴 美国补贴AI Coding 中国补贴外卖 几乎都是负毛利运营[15] - Cursor从月费改为按流量收费 显示ARR难以维持 负毛利达300%-500% 收入增长越快VC补贴压力越大[16] - 程序员群体忠诚度低 对价格和性能高度敏感 切换成本极低 OpenAI的API调用量曾因Gemini新版本发布而急剧下降[18] 机器人投资策略 - 重点关注能实际干活的"牛马型机器人" 如洗船机器人和按摩机器人 虽然外观不讨巧但能创造真实商业价值[21] - 按摩机器人不仅能按摩理疗 还能实现卖卡功能 转化率甚至高于人工 真正取代整个岗位而非"半个人"[22][23] - 机器人ROI计算必须完整取代岗位 很多创业公司陷入只能取代"半个人"的陷阱 导致ROI测算不真实[22] AI硬件发展逻辑 - AI硬件成功关键是做减法而非加法 优先保证大批量发货能力 许多公司因添加花哨功能无法交货而失败[28] - Plaud案例显示应选择小切入点 使用成熟技术实现商业化 FuzozoAI玩具本质是游戏玩法创新 AI只是噱头[28] - AI时代独有新硬件物种尚未出现 取代手机非常困难 电池 存储 联网等技术瓶颈可能需要10-20年突破[29][30] 全球化战略 - 中国C端App在全球市场具有绝对优势 过去十年超过百亿美金的C端App几乎全是中国创业者开发 美国VC已基本不投Consumer领域[37] - To B应用面临Go-to-Market挑战 PLG模式可做到2000-3000万美金ARR 但要突破5000万美金必须转型SLG模式[38][39] - 出海市场选择取决于团队背景 F-35级别打美国市场 F-20级别打日本市场 F-16级别打东南亚市场[39] 估值与资本环境 - 高估值会压缩犯错空间 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大厂高管创业即获5000万美金估值 但产品上线后第二轮融资就失败[43] - 中国美元基金资金量减少 因大量LP资金被锁在字节 小红书 蚂蚁等未上市公司 总市值约1.5-2万亿美金[45] - 香港成为主要IPO目的地 中国企业应选择在香港上市 全球投资人都认可香港市场的资产购买价值[47] AI创业投资策略 - 投资回报期指现金回收时间 希望市场投放资金在3-6个月内回笼 最佳情况是首月投1元收回0.8元 六个月后能收回2元[50] - 早期投资更关注用户参与度指标 如日活率 周活率 留存率 使用时长等 而非仅看收入数据[51] - AI时代演化速度是移动互联网的三倍速 创业者需在离大厂三条马路之外寻找机会 并以三倍速发展[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