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公司观察】小米汽车不一样的“大批量召回”

召回事件概述 - 小米汽车近期备案召回计划 决定召回特定日期内生产的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1] - 召回原因为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特殊场景下可能存在识别、预警或处置不足的问题 若驾驶员未及时干预可能增加碰撞风险[1] - 此次为小米汽车第二次大规模召回 2025年1月曾因自动泊车功能误判风险召回超过30,000辆SU7车型[1] - 两次召回累计数量接近150,000辆 已覆盖SU7标准版上市以来很大比例的销量[1] 召回方式特点 - 本次召回通过OTA升级方式免费优化辅助驾驶算法 而非物理返厂维修[2] - 小米汽车按照正式召回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 尽管采用软件升级方式[2] - 汽车厂商通常将软件升级称为"技术升级活动" 但小米此次明确采用"召回"表述[2] 行业监管环境 - 造车新势力的OTA行为正受到严格监管 体现中国汽车监管制度化的新常态[2] - 监管部门近期从多个方面规范汽车行业 包括规范辅助驾驶功能、叫停销售周榜单发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及网络乱象专项整治[3] - 辅助驾驶技术发展迅猛但成熟度仍是关键问题 "史上最严"辅助驾驶新规旨在整治行业无序乱象[2] 行业发展态势 -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3] - 汽车行业正从野蛮生长和无序竞争时代转向安全与责任、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3] - 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小理等车企 在多维度合规挑战中都面临安全层面的严格要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