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观察】强监管是对投资者最好的保护
监管政策动向 - 证监会近期对多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依法从严惩处 亿元级罚单频现[1] - 监管层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释放持续高压监管信号[1] - 强化行政 民事 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 大幅提高违法成本[1] 处罚案例特点 - 亿利洁能等公司即便退市后 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方依然被开出高额罚单[2] - 监管处罚注重"狠"字原则 罚得越狠警示效应越足[1] - 快准狠打击恶性违法违规行为 让违法违规者罚疼罚怕[1] 市场生态影响 - 强监管促使上市公司治理更加规范 努力提升质量回馈投资者[3] - 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进一步压实 更好发挥风险预警作用[3] - 董监高更加讲规矩守规矩 在投资者保护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3] 投资者保护效应 - 个股黑天鹅概率降低 上市公司爆雷风险下降[3] - 投资者安全感提升 更倾向于长期持股和价值投资[3] - 为投资者打造稳定"安全区" 更好地分享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红利[3] 监管长效机制 - 退市并非终点 退市后追责仍会继续[2] - 全链条追责体系使低成本违法违规成为过去式[3] - 监管重拳出击是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的必选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