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整体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啤酒行业呈现多数回暖、少数承压的分化格局 头部及区域啤酒企业实现营利双增[2] - 华润啤酒、百威亚太、青岛啤酒以超200亿元营收规模稳居行业前三 五家头部厂商合计营收超840亿元 占据中国啤酒市场近九成份额[2] - 行业步入市场收缩与存量时期 受现饮渠道疲软、消费观念转变影响 增长天花板显现[3] 头部企业竞争态势 - 华润啤酒营收达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 超越百威亚太成为行业第一[6] - 百威亚太营收31.36亿美元(约2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5.6% 主要受中国市场拖累 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净收入减少10.2%[6][7] - 燕京啤酒营收同比增长6.37%至85.58亿元 归母净利润大增45%至11.03亿元 超过2024年全年净利润[9] - 重庆啤酒营收微弱下滑0.24%至88.39亿元 净利润减少4.03%至8.65亿元 与燕京啤酒位次竞争激烈[8] 产品结构与高端化进展 - 本土啤酒企业高端产品增长显著 华润啤酒喜力销量增20%、红爵销量增100% 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营收增9.32% 青岛啤酒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增5.1%[11] - 外资品牌高端化进程放缓 重庆啤酒高端产品仅同比增长0.04%[11] - 国际巨头与本土品牌在高端领域出现攻守易位[10] 渠道转型与创新 - 非即饮渠道成为业绩分化关键因素 百威亚太非即饮渠道占比约50% 低于行业60%的平均水平[14] - 本土企业加速拥抱新零售渠道 华润啤酒与美团歪马送酒、山姆合作 线上GMV增近40% 即时零售GMV增近50%[15] - 外资企业积极布局非即饮渠道 重庆啤酒设立即时零售作战单元 百威亚太在广东加强非即饮团队建设[15] 跨界竞争与品类扩张 - 业外巨头扎堆进入啤酒行业 珍酒李渡推88元/瓶高端精酿 五粮液推19.5元/罐精酿啤酒 好想你、三只松鼠等零食企业推出特色啤酒产品[17] - 啤酒企业反向切入饮料赛道 燕京啤酒推出倍斯特汽水 饮料业务营收8301.5万元同比增98.69%[20][21] - 重庆啤酒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及乌苏能量饮料"电持" 市场反应良好[22] - 兰州黄河通过设立合资公司、收购股权加强饮料业务拓展[23] 产品创新与渠道协同 - 果啤、茶啤等创新品类成为风口 青岛啤酒推樱花味白啤、草莓西柚精酿 华润啤酒推暴打柠檬风味拉格[24] - 啤酒企业利用现有渠道资源降低新品拓展成本 重庆啤酒利用乌苏在新疆2.5万家终端铺货能量饮料 燕京啤酒通过啤酒经销商推广汽水[24] - 跨品类融合存在挑战 华润啤酒坦言啤白融合效果未达预期 因渠道匹配度不足[25] 行业产量与市场环境 - 上半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 延续2024年下滑趋势[18] - 2024年啤酒行业营业收入减少5.7% 是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下滑品类[18] - 行业进入缩量竞争阶段 被描述为"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