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试水早餐、熟食档口 海底捞从商场走向社区

新店型特点 - 公司开设全国首家社区店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 室内面积200平方米 仅设置18张餐桌[1][3] - 采用全品类产品组合和全时段运营模式 覆盖早餐、熟食和火锅 早餐产品包括包子、蒸饺、豆浆和粥 熟食窗口售卖虎皮凤爪、酱牛肉、椒麻鸡等[3][4] - 早餐产品价格亲民 包子等主食售价1.5-4.5元/个 粥品3元/碗[3] - 门店选址社区型商业街区 辐射周边十余个社区及多所高校 目标客群包括社区居民、学生和上班族[3] 战略布局 - 社区店是"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下的全新店型 通过室内室外各200平方米空间灵活设置出餐和用餐区域[3] - 公司近年来持续尝试"火锅+"场景 除社区店外 还布局超级甜品站、牛肉工坊、羊肉工坊等多种形式[1][5] - 公司实施"红石榴计划" 截至今年6月30日 除海底捞火锅外 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 其中"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 门店数量达70家[6] - 社区店团队基于对社区客群与消费习惯的调研 历经数月方案打磨 后期预计上新小吃卤味、烧烤、拌饭等多元化品类[3] 市场机遇 - 社区餐饮消费潜力较大 拥有庞大且稳定的消费群体 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随社区经济发展提升[6] - 服务消费从功能供给转向情绪联结 社区餐饮连锁门店进化为城市毛细血管级的情绪供应站[5] - 全时段经营模式契合消费者对便捷餐饮的需求 有助于公司拓展市场边界 从传统商圈走向居民生活圈[6] 竞争优势 - 公司具备品牌影响力和口碑 能够获得消费者信任 快速吸引社区家庭客群 大幅降低门店获客成本[7] - 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为社区店提供稳定食材供应与严格质量把控 通过集中采购和高效配送支撑门店高效运转[7] - 公司一直以贴心服务作为竞争力 包括美甲、现场甩面、川剧变脸、演唱会接送大巴、洗头、掼蛋等特色服务[7] 面临挑战 - 火锅与早餐、熟食的消费场景差异显著 多元场景融合难度较高 门店布局需精准平衡不同品类的功能定位[8] - 社区餐饮赛道存在众多成熟品牌 消费者选择多元 需在价格与品质间找到差异化平衡点[8] - 社区店高度依赖熟客 需通过调研或消费分析精准匹配社区居民饮食偏好 并推进服务本地化定制[8] - 如何在保持火锅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多品牌协同发展 是公司未来需突破的关键问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