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病"退市不免责 全链条立体化追责
全链条立体化追责体系进展 - 退市公司及责任方追责力度显著加大 体现"退市不免责"原则 [1][2] - 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追责体系 [2] - 全链条追责体系已从理论构建走向实质落地并初见成效 [7] 行政处罚案例 - 泰禾集团因未披露重大诉讼及年报重大遗漏被罚1740万元 [2] - 华铁股份因定期报告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累计被罚5565万元 [3] - 国美通讯因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被罚3396万元 [3] -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因未勤勉尽责被罚没227万元 [4] 刑事追责进展 - 美尚生态退市后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5] - 最高法与证监会联合发文要求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违法犯罪 [5] - 行刑衔接机制在退市公司追责场景中具体应用 [5] 民事赔偿机制突破 - 美尚生态特别代表人诉讼涉及33324名投资者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6] - 特别代表人诉讼大幅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并提高诉讼效率 [6] - 中介机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后主动向配合造假方追偿3.72亿元 [7] 追责范围扩展 - 追责精准指向核心责任人、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失职中介机构 [4] - 首次对配合财务造假的第三方进行法律责任界定和追索 [7] - 中介机构追偿案例拓展追责广度和深度 [7] 制度完善方向 - 需细化行政调查证据与刑事证据标准的衔接机制 [8] - 需明确中介机构勤勉尽责标准和责任边界 [8] - 需探索穿透执行实际控制人个人财产的制度安排 [9] - 需优化投资者维权渠道并健全赔偿基金制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