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研发与制造 锻造全球化运营能力
公司发展历程 - 从2005年手机IDH模式起步,首个完整年度即实现盈利 [2] - 2012年凭借TD20、TD28等项目登顶全球智能手机ODM榜首 [3] - 2024年数据业务营收突破200亿元,正式形成"3+N+3"业务布局 [7] 战略演进 - 经历三次战略跃迁:IDH→ODM(2008年)、单品类→多品类ODM、多品类ODM→"3+N+3"全球智能硬件平台 [2][3][4] - 笔记本电脑业务持续投入至2022年底亏损,2025年Q2出货量创新高 [3] - 通过收购东莞华誉精密、南昌春勤精密强化精密结构件自主生产能力 [6] 研发与技术能力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9.6亿元,2024年底研发技术人员超16000人(占员工总数近30%) [5] - 成立Xlab实验室构建声学/光学/热学/射频等技术预研体系 [5] - 研发制造深度联动:研发/运营/制造团队物理协同,工艺工程师提前介入设计阶段 [5] 制造与供应链优势 - 创新"积木式"产线实现柔性生产,模块化单元组合支持快速换型 [5] - 构建国内核心制造基地+海外VMI(越南/墨西哥/印度)双供应体系 [6] - 2024年印度、越南制造基地实现规模化量产交付 [6] 全球化布局 - 2006年组建国际团队启动全球化,现已覆盖研发/制造/供应链全链条 [6] - 产品服务惠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新兴业务拓展 - 汽车电子业务经过三年发展亏损额逐步收窄,积极突破海内外主流客户 [8] - 2024年底将机器人定位为三大新兴业务之一,收购清洁机器人公司加速发展 [7] - 计划2025年完成机器人研发团队搭建及模型机构建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