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3.00亿元,同比增长41.80%,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股份回购计划规模10-20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激励规模不超过1400万股 [1] 业务板块表现 - 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 [3] - 瑞维鲁胺、达尔西利、恒格列净等医保内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 [3] - 对外许可业务贡献显著,收到默沙东2亿美元及IDEAYA 7500万美元首付款并确认为收入 [3] - 仿制药业务收入小幅提升,主要受益于布比卡因脂质体及注射用紫杉醇等产品增长 [4] 研发创新成果 - 研发投入38.71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32.28亿元,累计研发投入超480亿元 [1][6] - 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包括注射用瑞卡西单抗、硫酸艾玛昔替尼片等 [6] - 6个创新药新适应症获批,涵盖类风湿关节炎、宫颈癌、强直性脊柱炎等领域 [6] - 在研管线包括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全球开展 [7] - 5项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10项临床进入Ⅲ期,22项进入Ⅱ期,15项进入Ⅰ期 [7] - 取得创新药生产批件12个,临床批件62个,2项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7] 技术平台与知识产权 - 完善新分子模式平台及AI药物研发平台,建立恒瑞-灵枢平台及生物信息学平台 [8] - 15个自主研发创新分子进入临床,涵盖小分子化药、抗体、ADC等类型 [8] - ADC平台10余个新型分子获批临床,瑞康曲妥珠单抗9项适应症纳入突破性治疗 [8] - 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864件,PCT专利737件,拥有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125件,国外授权797件 [9] -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建1.32亿元联合基金,强化基础研究能力 [9] 国际化进展 - 与默沙东达成HRS-5346授权协议,获2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7.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11] - 授予德国默克SHR7280商业化权益,获1500万欧元首付款及销售提成 [11] - 与GSK合作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获5亿美元首付款及潜在120亿美元付款 [11] - 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瑞康曲妥珠单抗获FDA孤儿药资格认证 [12] - 五款创新药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12] - 香港上市募资114亿港元,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IPO [13] 学术影响力与人才建设 - 173项研究成果获国际认可,累计影响因子达1351分,发表于JAMA、Lancet Oncology等期刊 [13] - DAWNA-A研究在ASCO公布,涉及5274例患者,证实达尔西利联合治疗显著改善iDFS [13] - 研发团队5600余人,超30%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拥有海外背景 [17] - 连续四年获"中国杰出雇主"认证,全球招募耶鲁、约翰霍普金斯等顶尖高校人才 [17] 行业认可与荣誉 - 自研管线数量位居全球第二(Citeline《2025年医药研发年度回顾》) [18] -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 [18] - 连续七年入选全球制药企业50强(《制药经理人》杂志) [18] - MSCI ESG评级获"AA"级,处于全球医药行业领先水平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