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表现 - 公司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营收940.4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2] - iPhone营收445.8亿美元 同比增长13.5% [2] - Mac营收80.5亿美元 同比增长14.8% [2] - 服务业务营收274.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3% [2] - iPad营收65.8亿美元 同比下降8.1% [3] - 可穿戴设备/家居/配件营收74亿美元 同比下降9% [3] - 公司毛利率达46.49% [10] 中国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营收153.69亿美元 同比增长4.35% 扭转此前连续下滑趋势 [4][5] - iPhone 16系列通过降价策略(如Pro机型直降2000元至5999元)叠加"国补"政策刺激销量 [6] - 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同比下降4% 但公司出货量1010万台 同比增长4% [6] - 华为Pura 80旗舰机发布较晚减轻竞争压力 [6] 产品策略与影响 - iPhone 16系列降价刺激换机需求 但可能透支下半年iPhone 17基础机型销量 [1] - MacBook Air新品推动新兴市场营收及新用户数双位数增长 [2] - 服务业务增长得益于iCloud订阅用户增加及App Store收入提升 [2] - 激进降价策略可能对品牌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7] 关税与供应链影响 - 关税导致公司第二季度支出8亿美元 预计第三季度达11亿美元 [9] - 10%的销售额增长中有1个百分点源于消费者为避关税提前购买 [8] - 中国组装智能手机在美国出货占比从61%降至25% 印度制造占比从13%激增至44% [10] - 公司正优化供应链 计划在美国采取更多措施降低关税影响 [9] 行业动态 - 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 厂商因关税担忧提前备货导致库存高企 [10] - 印度制造的智能手机在美国市场出货量同比激增240% [10]
苹果在中国市场重回增长 关税政策压力仍存